应对报复社会型的枪手安全巡逻永远不够

校园枪击案、广场枪击案,影院枪击案等等不仅仅发生在枪支泛滥的美国,自杀式炸弹袭击也不仅是中东战乱国家的专利,以周克华为代表的银行枪击案更是令人防不胜防。

出于美好的愿望,人们不愿深究这些恶性案件发生的真实原因,而官员们为了政绩也往往乐意将恶性事故淡化处理。不过,再严厉的新闻管制也面临社交通讯日益普及带来的冲击,如今,官员们多数都明白了,想“捂”住恶性事故远不如及时正确的响应更能为政绩加分。

然而,再具有爆炸性的新闻也是有时效的,在媒体和大众议论一段时间之后相关事故会进入关注的疲劳期,大众是健忘的,官员们深知这些,便利用舆论宣传工具转移大众的关注目标。

当安全恶性事故位于舆论焦点的时候,整个社会在进行大反思,结果往往是中央政府出台紧急而临时的安全应对政策,调拨相关的人力物力用于安全防范。举例讲,恶性枪击案之后,公众对公共场所的安全不满,安全保卫相关职能便趁机叫苦,以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压力之下,政府便调拨更多的资源,派驻了更多的警力以及安保力量到公共场所进行安全巡逻,于是大众开始在警惕之中稍感放心。

再厉害的犯罪分子在这敏感的时间点也会有所顾虑和收敛,安全巡逻相对长一段时间,自然没有获得什么明显的成绩,然而大众是健忘的,慢慢也放松了警惕,同时安全巡逻力量也逐渐弱化,相关的资源投放可能回收、减少或被挪为它用。结果就是隔三差五,报复社会型的枪击案又上演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又投放到了安全保障领域,新一轮的周而复始又开始了……

这显然是不断上演的一个个社会悲剧,无辜的人们被枪杀,或许他们的家人朋友在责难政府安全保障不力的时候,更多反省了紧急情况的自保之道。虽然说成为枪手来泄愤的靶子甚至人质的平民百姓和疯狂的枪手无冤无仇,但是了解紧急情况之下的正确应对之道,平民百姓仍有捡回一条命以及降低社会整体损失的可能性。

举例讲,抢劫银行及珠宝店的枪手往往并不愿意乱杀无辜,但是对于可能阻碍其抢劫行为的,则不会有一点手软,所以,在劫匪眼皮之下,即使你的妈妈打电话来或憋出尿来或蜜蜂飞到你的鼻子上,都要强忍住表现乖乖的,不要在劫匪面前表现出任何小动作或小聪明,特别是要让劫匪能够明显看到你的手,以防止其误认为你要去掏武器或报警先给你一枪。

而如果乱杀无辜的枪手进入了你的写字楼,你获得通知,此时还有时间应对,则不该出门逃生,而应立即关闭门窗,并尽可能用坚固的物体抵挡以防止枪手轻易破门窗而入,然后躲避在室内相对安全的地带,并且保持安静,如果情况允许,可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而当判断几无从恶匪手下生存之可能时,则应避免无为的牺牲,应拼死猛力一击,以求重创恶匪,或能捡回一条命,或至少令恶匪损失严重,同时亦利于拯救他人。

实际上,上述只是一小部分应对之策,类似的正确应对方法还有许多,我们不是说不需要安全巡逻,安全巡逻力量貌似永远不够,而这些社会安全资源投入的收效可能并非如人意。亭长朗然公司的安全观察员James Dong说:如果人人都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人人皆兵,则无需令太多社会安全资源进入闲置状态,反而更能保护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能令疯狂的广场狙击手们有所收敛。

要想人人拥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无非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以防止人们的“健忘”,还需定期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不论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真实的互动式培训课件,还是身临其境般的场景模拟演习,都是最好的安全意识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