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数字星辰——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指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里之舟,覆于微浪。”
 ——《孙子兵法·计篇》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业务、数据乃至声誉,都日益依赖于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一次微小的疏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一次及时的警觉,则能化险为夷。为帮助全体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防线,本文将以四大典型信息安全事件为切入口,展开深入剖析,随后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即将启动的安全意识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个人的安全素养、知识与技能。


一、案例一:Cephalus 勒索软件——RDP 失守的血的教训

事件回顾

2025 年 6 月中旬,一个新兴勒索团伙 Cephalus(源自希腊神话中“精准之矢”的化身)首次露面。该团伙的作案手法极具针对性:窃取未开启多因素认证(MFA)的远程桌面协议(RDP)账户凭据,随后潜入目标网络,部署自研的 Go 语言编写的勒索软件。

Cephalus 在进入系统后,立即执行以下破坏性操作:

  1. 关闭 Windows Defender 实时防护。
  2. 删除所有 Volume Shadow Copy Service(VSS)备份,阻断系统回滚。
  3. 终止 Veeam、SQL Server 等关键业务服务,确保加密过程不被干扰。
  4. 使用 AES‑CTR 单钥加密全部文件,并通过 SecureMemory 结构将真实密钥锁定在内存中,防止被磁盘转储捕获。
  5. 生成 1 024 字节的假 Key 缓冲区,循环写入 "FAKE_AES_KEY_FOR_CONFUSION_ONLY!",企图迷惑动态分析工具。

受害组织往往在被加密后不久,收到附带 GoFile 链接的勒索信,攻击者以已泄露的数据作胁迫手段,逼迫受害方支付赎金。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缺乏 MFA 仅靠用户名/密码的 RDP 账户轻易被暴力破解或凭据沽卖 为所有 RDP 登录强制 MFA,最好采用硬件令牌或生物特征
外部端口暴露 直接将 3389 端口映射至公网上,无任何访问控制 使用 VPN 或 Zero‑Trust Access Gateways,限制来源 IP
未实施最小权限 入侵后获得 Administrators 权限,导致全局破坏 根据岗位分配最小权限,RDP 登录仅授予必要权限
备份策略薄弱 删除 VSS、终止备份服务后,现场已无可恢复数据 实施离线、异地、不可变的备份(如对象存储 + 写一次读多次)
缺乏监测 未能及时发现异常进程、网络流量异常 部署 EDR/XDR、行为分析平台,开启异常登录、文件加密行为警报

教训浓缩

  • MFA 是防止凭据失窃的第一道防线。
  • 远程访问必须在受控、可审计的环境中进行。
  • 备份不只是“有”,更要“可用、不可改”。
  • 及时的行为监测与响应,能在加密前把攻击者踢出网络。

二、案例二:AI 侧边栏钓鱼攻击——技术炫耀背后的暗流

事件回顾

2024 年底,安全公司 Unit 42 报告称,一批伪装成 AI 助手侧边栏(类似 ChatGPT、Copilot)的恶意浏览器插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受害者在打开常用的企业门户或内部系统时,侧边栏弹出“智能写作”“自动填表”等功能,实则收集用户输入的账号、密码、甚至内部文档。

该攻击的核心手法包括:

  1. 伪装成正版扩展,通过社交工程诱导用户自行下载并安装。
  2. 利用 WebSocket 持久连接,将采集的敏感信息实时回传 C2 服务器。
  3. 在用户不注意时,自动在企业内部网站植入恶意脚本,实现 跨站请求伪造(CSRF)会话劫持
  4. 通过 混淆压缩多层加密 隐藏恶意代码,普通安全扫描难以检测。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随意安装扩展 员工未经过 IT 审批便自行下载 Chrome/Edge 插件 建立企业插件白名单,禁止非授权扩展;采用浏览器管理策略统一推送
缺乏网络分段 AI 侧边栏在同一网络内即可访问内部系统 实施微分段(Micro‑Segmentation),关键业务系统仅对可信终端开放
浏览器安全设置薄弱 未禁用第三方脚本执行、未启用 CSP(内容安全策略) 强化浏览器 CSP、SRI(子资源完整性)等防护;开启浏览器安全插件
安全培训不足 员工对 AI 助手的安全风险认知缺失 开展针对性培训,讲解“官方渠道下载、授权审查”原则

教训浓缩

  • 插件即代码,未经审计严禁入内。
  • AI 不是万能的“安全神药”,同样可能是攻击的搬运工。
  • 企业网络的分段与最小信任原则,是防止横向渗透的关键。

三、案例三:ClickFix 武装视频攻击——视觉诱惑背后的自我感染

事件回顾

2025 年 2 月,一波名为 ClickFix 的新型攻击威胁迅速走红。攻击者在社交媒体、邮件营销甚至内部公告中嵌入 “自我感染” 的视频链接。当受害者点击播放后,视频本体会加载隐藏的 JavaScript,触发浏览器下载并执行 PE(Portable Executable) 恶意载荷。更为离谱的是,载荷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身复制到本地文件夹,并持续循环播放,形成“看了不止一次”的“病毒式”感染。

该攻击的技术要点包括:

  1. 视频文件采用混合流媒体技术,正常播放时不触发警报。
  2. 利用浏览器漏洞(如 CVE‑2024‑XXXX),实现未经授权的本地执行。
  3. 植入加密的 PowerShell 代码,在后台下载并执行 C2 控制的进一步 payload。
  4. 自删除特性——感染后会尝试清除痕迹,使取证难度加大。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点击未知链接 员工在工作群、邮件中随意点击陌生视频链接 建立“未知链接不点、不下载”制度;使用 URL 过滤网关
浏览器未及时更新 使用旧版浏览器导致已知漏洞被利用 强制统一浏览器版本,开启自动更新或采用受管浏览器
缺乏内容安全策略 企业内部门户未配置 CSP,导致嵌入式恶意脚本得逞 实施 CSP、X‑Content‑Type‑Options、X‑Frame‑Options 等防护
终端防护薄弱 未部署具行为监控的 EDR,导致恶意 PowerShell 运行未被阻止 引入具可信执行监控的终端安全平台,禁用不必要的脚本执行

教训浓缩

  •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视频也能暗藏刀枪。
  • 保持软件最新是抵御漏洞攻击的根本手段。
  • 内容安全策略是浏览器防线的“防火墙”。

四、案例四:LANDFALL Android 零日木马——移动终端的暗礁

事件回顾

2024 年 11 月,安全团队公开了一款代号 LANDFALL 的 Android 恶意软件。该木马利用 Samsung 设备内部的 0‑Day 漏洞,通过 WhatsApp 发来的图片文件进行隐蔽植入。一次图片下载后,系统在解码阶段触发漏洞,恶意代码在后台悄然执行,完成以下恶意行为:

  1. 收集聊天记录、联系人、短信,并上传至攻击者 C2。
  2. 劫持手机摄像头与麦克风,进行实时监控。
  3. 植入银行劫持模块,在用户打开金融类 App 时,自动弹出钓鱼页面。
  4. 持久化:通过修改系统属性、注入系统服务实现开机自启。

值得注意的是,LANDFALL 的传播链条极其隐蔽,仅在特定的 Samsung 机型上触发,且利用的是 未公开的系统级漏洞,使得普通防病毒软件难以检测。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移动端安全意识薄弱 员工在工作手机上随意下载非官方渠道的图片、游戏 实施移动设备管理(MDM),限制非官方来源的安装
系统补丁未及时更新 设备长期停留在旧版系统,未收到关键安全更新 强制推送系统补丁,开启自动更新或设置强制升级窗口
缺乏应用白名单 未对企业内部使用的移动 App 进行审计 使用应用白名单,禁止未授权 App 运行
数据泄露防护不足 未对敏感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或容器化 对企业数据采用加密存储、企业级容器,降低泄露风险

教训浓缩

  • 移动端是“新战场”,漏洞即是暗礁,须随时排查。
  • 企业级 MDM 与安全审计,是移动安全的“防波堤”。
  • 系统补丁不是可选项,而是基本防线。

二、从案例到行动: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生态

1. 信息化时代的安全基石——是第一道防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说林上》

无论技术防护多么完善,最终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上述四起事件的共同点,都指向人的失误:弱密码、随意点击、忽视更新、缺乏审计。只有让每位员工都养成“安全第一、风险先行”的思维模式,才能让技术措施发挥最大效能。

2. 培训的意义——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

我们即将启动的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灌输,更是一场思维的升级。培训内容将围绕以下几大模块展开:

模块 关键要点 预期收获
安全基础 密码管理、MFA、最小权限原则 建立安全的登录习惯
社交工程防御 钓鱼邮件识别、恶意链接辨别、伪装插件识别 提高对欺骗手段的警觉
终端安全 设备补丁、移动端 MDM、备份策略 确保工作终端的完整性
网络分段与零信任 VPN、Zero‑Trust Access、微分段 限制攻击横向渗透路径
应急响应 事件报告流程、日志保全、快速隔离 确保在事件初期即可遏制扩散
案例复盘 Cephalus、AI 侧边栏、ClickFix、LANDFALL 从真实案例中提炼防御要点

3. 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灵活、可追溯

  • 线上微课:每周 30 分钟,随时随地学习。
  • 线下工作坊:情景演练、红蓝对抗,亲身体验攻防。
  • 互动测评:每月一次安全测验,成绩计入个人绩效。
  • 安全积分系统:发现潜在风险、提交改进建议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公司福利或学习资源。

4. 组织层面的配套措施

措施 说明
安全治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安全政策、审计执行情况、评估新技术风险。
统一身份管理(IAM)平台 实现统一登录、统一 MFA、统一访问审计。
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 集中日志、实时关联分析、自动化告警。
终端检测与响应(EDR) 行为监控、可疑进程隔离、快速取证。
备份与恢复 采用 3‑2‑1 法则:三份拷贝、两种介质、一份离线。
定期渗透测试 通过红队演练发现潜在漏洞;报告闭环处理。

5. 倡导文化——安全是“共享的价值”,不是“单点的责任”

安全不是 IT 部门的专属任务,而是 全员的共同事业。我们鼓励每位同事在工作中:

  • 主动报告:发现可疑邮件、异常登录、陌生设备,第一时间使用内部安全通道上报。
  • 相互提醒:同事之间相互检查密码强度、设备更新情况,形成互助机制。
  • 持续学习:关注公司安全简报、参加行业研讨,提升个人安全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让我们把“利其器”落到实处,从技术制度意识三位一体的角度,构建坚不可摧的数字防线。


三、行动号召:加入安全学习大军,共筑企业防御长城

亲爱的同事们,面对 Cephalus 的勒索狂潮、AI 侧边栏 的隐蔽钓鱼、ClickFix 的视频自感染以及 LANDFALL 的移动零日,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威胁已不再是“远在天涯”,而是潜伏在每一次登录、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更新之中

现在,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报名通道已经打开:

  • 报名入口:企业内部门户 → “培训与发展”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培训时间:2025 年 12 月 5 日(线上微课),随后每周一次线下工作坊,持续两个月。
  • 目标人群:全体正式员工(实习生、合同工亦可报名),尤其是涉及远程运维、客服、财务、研发等高风险岗位。

请大家在 本周五(12 月 3 日) 前完成报名,届时我们将依据报名情况分配学习小组,确保每位同事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演练。

让我们一起

  1. 锁好密码,开启 MFA;
  2. 拒绝陌生插件,只用官方渠道;
  3. 及时打补丁,保持系统“最新血统”;
  4. 定期备份,构筑数据的“保险箱”;
  5. 主动报告,让安全事件在萌芽阶段即被扑灭。

在这个信息化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也是观众;每一次安全失误,都可能成为全局的“翻车”。唯有全员共学、共防、共进,我们才能真正把“数字星辰”守护在手心,让企业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业务拓展,都在安全的光环下闪耀。

“万古常青,唯安全不倒。”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每一次点击、每一次登录、每一次更新,做最有“安全感”的自己!

键盘敲击声中,安全的信号灯正缓缓亮起——期待与你并肩守护!


信息安全关键词:
勒索软件 RDP 多因素认证 移动端安全 零信任


关键词:勒索软件 RDP 多因素认证 移动端安全 零信任

键盘敲击声中,安全的信号灯正缓缓亮起——期待与你并肩守护!

— (repeat?)守护数字星辰——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指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里之舟,覆于微浪。”
 ——《孙子兵法·计篇》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业务、数据乃至声誉,都日益依赖于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一次微小的疏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一次及时的警觉,则能化险为夷。为帮助全体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防线,本文将以四大典型信息安全事件为切入口,展开深入剖析,随后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即将启动的安全意识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个人的安全素养、知识与技能。


一、案例一:Cephalus 勒索软件——RDP 失守的血的教训

事件回顾

2025 年 6 月中旬,一个新兴勒索团伙 Cephalus(源自希腊神话中“精准之矢”的化身)首次露面。该团伙的作案手法极具针对性:窃取未开启多因素认证(MFA)的远程桌面协议(RDP)账户凭据,随后潜入目标网络,部署自研的 Go 语言编写的勒索软件。

Cephalus 在进入系统后,立即执行以下破坏性操作:

  1. 关闭 Windows Defender 实时防护。
  2. 删除所有 Volume Shadow Copy Service(VSS)备份,阻断系统回滚。
  3. 终止 Veeam、SQL Server 等关键业务服务,确保加密过程不被干扰。
  4. 使用 AES‑CTR 单钥加密全部文件,并通过 SecureMemory 结构将真实密钥锁定在内存中,防止被磁盘转储捕获。
  5. 生成 1 024 字节的假 Key 缓冲区,循环写入 "FAKE_AES_KEY_FOR_CONFUSION_ONLY!",企图迷惑动态分析工具。

受害组织往往在被加密后不久,收到附带 GoFile 链接的勒索信,攻击者以已泄露的数据作胁迫手段,逼迫受害方支付赎金。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缺乏 MFA 仅靠用户名/密码的 RDP 账户轻易被暴力破解或凭据沽卖 为所有 RDP 登录强制 MFA,最好采用硬件令牌或生物特征
外部端口暴露 直接将 3389 端口映射至公网上,无任何访问控制 使用 VPN 或 Zero‑Trust Access Gateways,限制来源 IP
未实施最小权限 入侵后获得 Administrators 权限,导致全局破坏 根据岗位分配最小权限,RDP 登录仅授予必要权限
备份策略薄弱 删除 VSS、终止备份服务后,现场已无可恢复数据 实施离线、异地、不可变的备份(如对象存储 + 写一次读多次)
缺乏监测 未能及时发现异常进程、网络流量异常 部署 EDR/XDR、行为分析平台,开启异常登录、文件加密行为警报

教训浓缩

  • MFA 是防止凭据失窃的第一道防线。
  • 远程访问必须在受控、可审计的环境中进行。
  • 备份不只是“有”,更要“可用、不可改”。
  • 及时的行为监测与响应,能在加密前把攻击者踢出网络。

二、案例二:AI 侧边栏钓鱼攻击——技术炫耀背后的暗流

事件回顾

2024 年底,安全公司 Unit 42 报告称,一批伪装成 AI 助手侧边栏(类似 ChatGPT、Copilot)的恶意浏览器插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受害者在打开常用的企业门户或内部系统时,侧边栏弹出“智能写作”“自动填表”等功能,实则收集用户输入的账号、密码、甚至内部文档。

该攻击的核心手法包括:

  1. 伪装成正版扩展,通过社交工程诱导用户自行下载并安装。
  2. 利用 WebSocket 持久连接,将采集的敏感信息实时回传 C2 服务器。
  3. 在用户不注意时,自动在企业内部网站植入恶意脚本,实现 跨站请求伪造(CSRF)会话劫持
  4. 通过 混淆压缩多层加密 隐藏恶意代码,普通安全扫描难以检测。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随意安装扩展 员工未经过 IT 审批便自行下载 Chrome/Edge 插件 建立企业插件白名单,禁止非授权扩展;采用浏览器管理策略统一推送
缺乏网络分段 AI 侧边栏在同一网络内即可访问内部系统 实施微分段(Micro‑Segmentation),关键业务系统仅对可信终端开放
浏览器安全设置薄弱 未禁用第三方脚本执行、未启用 CSP(内容安全策略) 强化浏览器 CSP、SRI(子资源完整性)等防护;开启浏览器安全插件
安全培训不足 员工对 AI 助手的安全风险认知缺失 开展针对性培训,讲解“官方渠道下载、授权审查”原则

教训浓缩

  • 插件即代码,未经审计严禁入内。
  • AI 不是万能的“安全神药”,同样可能是攻击的搬运工。
  • 企业网络的分段与最小信任原则,是防止横向渗透的关键。

三、案例三:ClickFix 武装视频攻击——视觉诱惑背后的自我感染

事件回顾

2025 年 2 月,一波名为 ClickFix 的新型攻击威胁迅速走红。攻击者在社交媒体、邮件营销甚至内部公告中嵌入 “自我感染” 的视频链接。当受害者点击播放后,视频本体会加载隐藏的 JavaScript,触发浏览器下载并执行 PE(Portable Executable) 恶意载荷。更为离谱的是,载荷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身复制到本地文件夹,并持续循环播放,形成“看了不止一次”的“病毒式”感染。

该攻击的技术要点包括:

  1. 视频文件采用混合流媒体技术,正常播放时不触发警报。
  2. 利用浏览器漏洞(如 CVE‑2024‑XXXX),实现未经授权的本地执行。
  3. 植入加密的 PowerShell 代码,在后台下载并执行 C2 控制的进一步 payload。
  4. 自删除特性——感染后会尝试清除痕迹,使取证难度加大。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点击未知链接 员工在工作群、邮件中随意点击陌生视频链接 建立“未知链接不点、不下载”制度;使用 URL 过滤网关
浏览器未及时更新 使用旧版浏览器导致已知漏洞被利用 强制统一浏览器版本,开启自动更新或采用受管浏览器
缺乏内容安全策略 企业内部门户未配置 CSP,导致嵌入式恶意脚本得逞 实施 CSP、X‑Content‑Type‑Options、X‑Frame‑Options 等防护
终端防护薄弱 未部署具行为监控的 EDR,导致恶意 PowerShell 运行未被阻止 引入具可信执行监控的终端安全平台,禁用不必要的脚本执行

教训浓缩

  •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视频也能暗藏刀枪。
  • 保持软件最新是抵御漏洞攻击的根本手段。
  • 内容安全策略是浏览器防线的“防火墙”。

四、案例四:LANDFALL Android 零日木马——移动终端的暗礁

事件回顾

2024 年 11 月,安全团队公开了一款代号 LANDFALL 的 Android 恶意软件。该木马利用 Samsung 设备内部的 0‑Day 漏洞,通过 WhatsApp 发来的图片文件进行隐蔽植入。一次图片下载后,系统在解码阶段触发漏洞,恶意代码在后台悄然执行,完成以下恶意行为:

  1. 收集聊天记录、联系人、短信,并上传至攻击者 C2。
  2. 劫持手机摄像头与麦克风,进行实时监控。
  3. 植入银行劫持模块,在用户打开金融类 App 时,自动弹出钓鱼页面。
  4. 持久化:通过修改系统属性、注入系统服务实现开机自启。

值得注意的是,LANDFALL 的传播链条极其隐蔽,仅在特定的 Samsung 机型上触发,且利用的是 未公开的系统级漏洞,使得普通防病毒软件难以检测。

安全失误剖析

失误点 具体表现 防护建议
移动端安全意识薄弱 员工在工作手机上随意下载非官方渠道的图片、游戏 实施移动设备管理(MDM),限制非官方来源的安装
系统补丁未及时更新 设备长期停留在旧版系统,未收到关键安全更新 强制推送系统补丁,开启自动更新或设置强制升级窗口
缺乏应用白名单 未对企业内部使用的移动 App 进行审计 使用应用白名单,禁止未授权 App 运行
数据泄露防护不足 未对敏感业务数据进行加密或容器化 对企业数据采用加密存储、企业级容器,降低泄露风险

教训浓缩

  • 移动端是“新战场”,漏洞即是暗礁,须随时排查。
  • 企业级 MDM 与安全审计,是移动安全的“防波堤”。
  • 系统补丁不是可选项,而是基本防线。

二、从案例到行动: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生态

1. 信息化时代的安全基石——是第一道防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说林上》

无论技术防护多么完善,最终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上述四起事件的共同点,都指向人的失误:弱密码、随意点击、忽视更新、缺乏审计。只有让每位员工都养成“安全第一、风险先行”的思维模式,才能让技术措施发挥最大效能。

2. 培训的意义——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

我们即将启动的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灌输,更是一场思维的升级。培训内容将围绕以下几大模块展开:

模块 关键要点 预期收获
安全基础 密码管理、MFA、最小权限原则 建立安全的登录习惯
社交工程防御 钓鱼邮件识别、恶意链接辨别、伪装插件识别 提高对欺骗手段的警觉
终端安全 设备补丁、移动端 MDM、备份策略 确保工作终端的完整性
网络分段与零信任 VPN、Zero‑Trust Access、微分段 限制攻击横向渗透路径
应急响应 事件报告流程、日志保全、快速隔离 确保在事件初期即可遏制扩散
案例复盘 Cephalus、AI 侧边栏、ClickFix、LANDFALL 从真实案例中提炼防御要点

3. 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灵活、可追溯

  • 线上微课:每周 30 分钟,随时随地学习。
  • 线下工作坊:情景演练、红蓝对抗,亲身体验攻防。
  • 互动测评:每月一次安全测验,成绩计入个人绩效。
  • 安全积分系统:发现潜在风险、提交改进建议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公司福利或学习资源。

4. 组织层面的配套措施

措施 说明
安全治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安全政策、审计执行情况、评估新技术风险。
统一身份管理(IAM)平台 实现统一登录、统一 MFA、统一访问审计。
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 集中日志、实时关联分析、自动化告警。
终端检测与响应(EDR) 行为监控、可疑进程隔离、快速取证。
备份与恢复 采用 3‑2‑1 法则:三份拷贝、两种介质、一份离线。
定期渗透测试 通过红队演练发现潜在漏洞;报告闭环处理。

5. 倡导文化——安全是“共享的价值”,不是“单点的责任”

安全不是 IT 部门的专属任务,而是 全员的共同事业。我们鼓励每位同事在工作中:

  • 主动报告:发现可疑邮件、异常登录、陌生设备,第一时间使用内部安全通道上报。
  • 相互提醒:同事之间相互检查密码强度、设备更新情况,形成互助机制。
  • 持续学习:关注公司安全简报、参加行业研讨,提升个人安全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让我们把“利其器”落到实处,从技术制度意识三位一体的角度,构建坚不可摧的数字防线。


三、行动号召:加入安全学习大军,共筑企业防御长城

亲爱的同事们,面对 Cephalus 的勒索狂潮、AI 侧边栏 的隐蔽钓鱼、ClickFix 的视频自感染以及 LANDFALL 的移动零日,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威胁已不再是“远在天涯”,而是潜伏在每一次登录、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更新之中

现在,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报名通道已经打开:

  • 报名入口:企业内部门户 → “培训与发展”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培训时间:2025 年 12 月 5 日(线上微课),随后每周一次线下工作坊,持续两个月。
  • 目标人群:全体正式员工(实习生、合同工亦可报名),尤其是涉及远程运维、客服、财务、研发等高风险岗位。

请大家在 本周五(12 月 3 日) 前完成报名,届时我们将依据报名情况分配学习小组,确保每位同事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演练。

让我们一起

  1. 锁好密码,开启 MFA;
  2. 拒绝陌生插件,只用官方渠道;
  3. 及时打补丁,保持系统“最新血统”;
  4. 定期备份,构筑数据的“保险箱”;
  5. 主动报告,让安全事件在萌芽阶段即被扑灭。

在这个信息化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也是观众;每一次安全失误,都可能成为全局的“翻车”。唯有全员共学、共防、共进,我们才能真正把“数字星辰”守护在手心,让企业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业务拓展,都在安全的光环下闪耀。

“万古常青,唯安全不倒。”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每一次点击、每一次登录、每一次更新,做最有“安全感”的自己!

键盘敲击声中,安全的信号灯正缓缓亮起——期待与你并肩守护!


关键词:勒索软件 RDP 多因素认证 移动端安全 零信任

在数据合规日益重要的今天,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全面的合规意识培训服务。我们帮助您的团队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合规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期待与您携手,共筑安全合规的坚实后盾。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