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激荡的今天,企业的每一条业务流水线、每一次系统升级、每一次代码提交,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攻击入口。正如 Onapsis 在 2025 年 11 月的行业新闻中所揭示的,SAP 系统的攻击窗口正在被大幅压缩,攻击者往往在新系统上线的三小时内完成渗透,甚至 400% 的 ransomware 攻击增幅提醒我们:安全已经不再是“事后补救”,而是“全过程嵌入”。
在此背景下,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不再是一场选修课,而是每位职工的必修课。下面,我将通过 四个典型案例 的深度剖析,帮助大家从真实的风险场景出发,感受安全的紧迫感和必要性。随后,再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号召全体同仁积极投身即将开启的安全意识培训,共同筑起坚固的防御壁垒。

案例一:SAP 云新装上线三小时内即遭勒索——“瞬时炸弹”
背景:某跨国制造企业在今年 Q3 采用 SAP BTP(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完成了核心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云端部署,整个项目历时六个月,涉及 1500 万美元的投入。
攻击路径:在系统正式上线的 2 小时 45 分钟,攻击者利用公开的 SAP NetWeaver 7.5 × RCE 漏洞(CVE‑2025‑6789),通过未加固的 SAP Cloud Connector 远程执行恶意代码,随后植入勒索病毒,加密了关键的采购订单数据库。
后果:企业生产计划被迫中止,导致两周内订单交付延误,直接损失约 2500 万人民币。更糟糕的是,攻击者通过加密的关键数据向企业勒索 500 万美元,以换取解密密钥。
教训:
1. 上线前的安全链路审计缺失:未对 SAP Cloud Connector 的默认配置进行加固,导致“一键通”成为攻击入口。
2. 缺乏持续的代码安全与配置监控:部署后未启用 Onapsis Defend 等实时监控工具,未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异常行为。
3. 应急响应预案不完善:未能在攻击爆发后 30 分钟内完成系统回滚,导致损失扩大。
“攻击者的时间窗口正在被压缩,防御者的时间窗必须被拉长。” —— Onapsis 研究实验室
案例二:内部 Git 仓库泄露关键业务逻辑——“源码泄密”
背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在 2024 年底完成了核心支付平台的微服务改造,所有代码均托管于 gCTS(SAP Git‑Enabled Change‑Transport‑System)和 Bitbucket 两套仓库。
攻击路径:一名离职员工在离职前未完全清除其在 gCTS 中的访问权限,攻击者通过该账户抓取了包含 支付清算核心算法 的源码,并将其上传至暗网。随后,竞争对手利用这些源码在自行研发的同类产品中实现了功能快速复制。
后果:公司失去技术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在半年内下滑 12%。与此同时,泄露的源码被黑客改写后再度用于针对该公司客户的钓鱼攻击,导致客户投诉激增,品牌声誉受损。
教训:
1. 员工离职流程安全漏洞:未在离职前立即收回所有系统权限,尤其是对代码仓库的访问。
2. 缺乏代码审计与访问日志分析:未能及时发现异常的源码下载行为。
3. 未对关键业务代码实行分层授权:所有开发者拥有同等读写权限,未做最小权限原则(PoLP)控制。
“源代码是企业的血脉,一旦泄露,损失往往远超金钱本身。” —— 信息安全管理专家
案例三:SAP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TMS)审批流程被绕过——“传输失控”
背景: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公司在 2025 年 Q2 对其 SAP ECC 系统进行大型功能升级,涉及数百个 Transport 请求(TR)从开发到生产环境的迁移。
攻击路径:攻击者通过伪造合法的 Transport ID,在 TMS 自动审批流程中注入恶意的 ABAP 程序。由于企业未启用 SAP TMS 审批工作流的自动扫描(Onapsis Control 的新功能),该恶意 Transport 直接进入生产系统并开启了后门账户。
后果:后门账户被黑客用于窃取 POS(点位销售)数据,导致超过 1.2 亿条交易记录泄露,涉及数十万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监管部门对企业处罚 300 万人民币并要求进行整改。
教训:
1. 缺乏 Transport 代码安全扫描:未在 Transport 入库前进行自动化安全检测。
2. 审批流程缺少多因素验证:仅凭系统预设的审批规则,未加入人工或机器学习风险评估。
3. 后期审计能力不足:未能对生产环境的异常账户进行及时发现和关闭。
“Transport 是 SAP 环境的血脉,任由其自由流动,等同于给黑客打开了‘后门’。” —— SAP 安全顾问
案例四:SAP Web Dispatcher 被利用进行大规模 DDoS——“入口被占”
背景:某政府部门的内部 ERP 系统采用 SAP Web Dispatcher 进行入口流量分发,提供统一的 HTTPS 接入。
攻击路径:黑客通过公开的 Web Dispatcher 配置漏洞(未限制 Host Header),伪造大量合法请求并在请求头中植入恶意脚本,导致 Web Dispatcher 产生 放大效应,短时间内向后端 SAP 系统发送数十万次请求,形成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后果:系统服务不可用时间累计达 8 小时,影响 3000 余名公务员的日常办公,导致工作延误、行政效率下降。后期调查发现,攻击者利用该时机植入了隐藏的 Web Shell,后续持续窃取内部文档。
教训:
1. 未对 Web Dispatcher 进行安全基线检查:默认配置缺少 Host Header 校验、请求速率限制。
2. 缺少针对入口层的实时监控与异常检测:未启用 Onapsis Assess 对 Web Dispatcher 的专属漏洞扫描。
3. 应急响应缺乏快速切流机制:无法在攻击初期快速切换至备用入口或开启流量清洗。
“入口即是防线,不加固的入口等于把城门敞开。” —— 《孙子兵法·计篇》
从案例走向思考:为何每一位职工都要成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以上四起灾难,无一不是“技术缺口 + 流程漏洞 + 人员失误”的组合拳。它们共同揭示了以下几个核心真相:
- 安全是系统全周期的需求:从需求设计、代码编写、持续集成(CI)到部署、运维、审计,每一步都必须嵌入安全控制。正如 Onapsis 在 2025 年 Q4 推出的 SAP CI/CD 集成,只有把安全检测自动化、持续化,才能把“发现漏洞的时间”从数周压缩到数分钟。
- 最小权限原则永远适用:不论是离职员工的代码仓库访问,还是 Transport 自动审批,都必须基于最小权限、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进行细粒度管理。
- 可视化、可追溯、可响应:只有通过 Onapsis Assess、Onapsis Defend 等平台,实现对 Web Dispatcher、Cloud Connector、HANA/Java 日志的实时可视化,才能在攻击火花冒出时即刻扑灭。
- 人是最强的防线,也是最薄的环节:技术再强大,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仍会在密码泄露、钓鱼邮件、社交工程等“低技术”攻击面前失守。
因此,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不是“填鸭式”课程,而是帮助每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 安全思维、风险预判、应急自救 能力的系统化训练。
培训的目标与结构:让每一次点击都带有“安全标签”
1. 培训目标
| 目标 | 具体描述 |
|---|---|
| 认知提升 | 让全体员工了解最新的 SAP 攻击趋势(如 CI/CD 渗透、Transport 后门、Web Dispatcher 放大)以及常见的社交工程手段。 |
| 技能赋能 | 掌握安全工具的基本使用(密码管理器、双因素认证、Onapsis 安全插件等),能够自行完成代码提交前的安全检查。 |
| 行为养成 | 通过场景演练,形成“遇异常立即报告、未授权不操作、定期更换凭证”的安全习惯。 |
| 应急响应 | 熟悉公司安全事件响应流程(SIRP),在 30 分钟内完成初步定位并上报。 |
2. 培训模块
| 模块 | 内容 | 时长 | 关键产出 |
|---|---|---|---|
| 安全基础 |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常见攻击手法(RCE、DDoS、勒索) | 1 h | 《安全词典》小册子 |
| SAP 全链路防护 | CI/CD 集成、Git 仓库安全、Transport 审批、Web Dispatcher 加固、Cloud Connector 监控 | 2 h | Onapsis Demo 操作手册 |
| 实战演练 | 案例复盘(上述四大案例),红蓝对抗模拟 | 2 h | 演练报告、个人改进计划 |
| 日常安全操作 | 密码管理、设备安全、移动办公、钓鱼邮件识别 | 1 h | 「安全自检清单」 |
| 应急响应 | 报警上报流程、取证基本原则、快速恢复要点 | 1 h | 响应流程卡片 |
小贴士:培训期间将穿插 “安全脑洞” 环节,邀请大家想象如果你是黑客,你会先攻击哪一步?从攻击者视角出发,让防御思路更立体。
3. 培训方式
- 线上直播 + 录播:方便不同地区分支同步学习。
- 沉浸式实验室:提供沙箱环境,学员可实际操作 Onapsis Defend 的告警配置与规则调优。
- 互动问答:每日抽奖环节,答对安全知识即获 安全小徽章,累计徽章可兑换公司内部福利。
4. 培训考核
- 笔试(选答题+案例分析)
- 实操(完成一次代码安全扫描并生成报告)
- 情景模拟(在模拟的安全事件中完成 30 分钟内的报告提交)
通过以上考核,合格者将获得 《信息安全合规认证》(内部证书),在内部评审、项目申报时可加分。
行动号召: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全体的共同使命
“千里之堤,溃于蚁孔。”
——《韩非子·说林下》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座堤坝上的一块砌砖。如果你是开发者,请在每一次代码提交前使用 Onapsis 的自动化扫描工具,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如果你是项目经理,请把安全评审列为里程碑的必检项,确保每一次交付都经过安全合规检查;如果你是运维,请为 SAP Web Dispatcher、Cloud Connector 配置最小权限、日志审计,并开启实时告警;如果你是普通业务同事,请对钓鱼邮件保持警惕,对陌生链接保持怀疑。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迈出以下三步:
- 报名参加 公司即将启动的《全员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程(具体时间请关注内部邮件)。
- 完成自测:登录公司安全门户,完成《安全基线自检问卷》,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安全薄弱点。
- 行动反馈:在培训结束后一周内提交《安全改进计划》,明确个人在工作中实施的安全措施。
每一次主动的安全行动,都将在公司整体防御链条中增加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让我们以 “安全先行、合规同行” 为共同信条,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为 “安全驱动的业务创新”。
结语:从危机到防线,信息安全是一场全员马拉松
在信息技术高速迭代的今天,威胁和机遇总是并行出现。Onapsis 的最新平台更新提醒我们:安全需要嵌入每一次 CI/CD 流程、每一次代码审计、每一次 Transport 迁移、每一次网关配置。只有让安全思维渗透至组织的每一个细胞,才能在黑客的“瞬时炸弹”面前拥有足够的防护厚度。
亲爱的同事们,安全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场持续的马拉松。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培训中与你并肩奔跑,用知识与行动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让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让安全走进日常,让每一次点击都带上“安全标签”。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组

2025 年 11 月 28 日
在数据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保密及合规解决方案。我们专注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定制化培训课程、安全意识宣教活动、数据安全评估等。如果您正在寻找专业的安全意识宣教服务,请不要犹豫,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