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董志军,在健康服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从事网络安全工作。或许有人觉得信息安全是高高在上、与日常运营无关的“技术活”,但我要告诉大家,在健康服务领域,信息安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值,而是关乎生命安全、行业发展、社会信任的生命线。
我深信,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人员意识的综合体现。我今天站在这里,并非要讲一堆枯燥的理论,而是要结合我多年来亲身经历的案例,分享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健康服务生态。
一、 警钟长鸣:我亲历的几起信息安全事件与人员意识的教训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过无数信息安全事件,其中一些经历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这些事件,如同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员意识薄弱是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
凭证填充的陷阱: 曾经有一家大型医疗集团,由于员工对密码管理不够重视,大量员工习惯于在不同平台之间复制粘贴密码,导致凭证填充工具轻易获取了他们的凭证。结果,集团内部的电子病历系统、财务系统、甚至患者信息管理系统,都遭到了未经授权的访问。这不仅仅是技术漏洞,更是员工安全意识缺失的直接体现。他们没有意识到,密码的“随意性”如同敞开的大门,让黑客轻易进入。
-
内部窃贼的隐患: 还有一次,我们发现一名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长期私自复制、备份患者的医疗记录,并将其转移到个人存储设备上。这名员工的动机复杂,可能是经济压力,也可能是对医院的不满。然而,无论动机如何,他都违反了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患者的隐私权益。这充分说明,即使是内部人员,也可能成为信息安全威胁的源头,而这往往源于他们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轻视和道德底线的缺失。
-
变脸诈骗的阴影: 近年来,变脸诈骗层出不穷,针对医疗行业的诈骗也屡见不鲜。攻击者通过伪造身份、冒充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诱骗患者泄露个人信息、支付医疗费用,甚至获取患者的医疗资源。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声誉。这反映出,患者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识别诈骗的能力,并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
-
供应链攻击的风险: 供应链攻击是一个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一家医疗设备供应商的服务器被黑客入侵,黑客利用该服务器作为跳板,攻击了多家医院的设备管理系统,导致部分医疗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这提醒我们,信息安全不能孤立存在,需要关注整个供应链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跨站攻击的隐患: 跨站攻击是Web应用安全领域常见的攻击方式。我们曾经发现,一家医院的在线预约系统存在跨站脚本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恶意代码窃取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这再次证明,Web应用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
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人员意识薄弱。无论是密码管理不当、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患者的盲目信任,还是开发人员的安全疏忽,都与人员意识的缺失密切相关。
二、 全面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多维度建设
要有效应对信息安全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文化培育、制度优化、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等多个维度,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
战略规划: 信息安全战略不应是“填鸭式”的,而应与组织整体业务战略深度融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安全的目标、原则、范围,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组织架构: 建立一个独立、有权力的信息安全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同时,在各业务部门中设立安全负责人,确保信息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
文化培育: 信息安全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为谁服务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重视安全、人人有责的文化氛围。这包括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宣传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
制度优化: 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包括访问控制制度、数据备份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这些制度必须具有法律效力,并严格执行。
-
监督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同时,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威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策略。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常规的网络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以提升组织的安全防护能力:
- 多因素认证(MFA): 强制所有用户使用多因素认证,有效防止凭证被盗后被恶意利用。
-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即使数据泄露,也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 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攻击。
-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 收集、分析和关联安全事件,帮助安全人员快速响应和处理安全威胁。
- 漏洞管理: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消除安全漏洞。
- 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及时恢复。
三、 意识提升:创新实践助力信息安全文化建设
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屏障。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更要重视人员意识的提升。
我多年来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积累了一些关于信息安全意识计划的经验。其中,我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创新实践:
- 情景模拟演练: 定期组织情景模拟演练,模拟各种安全事件,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 安全知识竞赛: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安全意识。
- 安全故事分享: 鼓励员工分享安全故事,让大家在交流中学习,共同进步。
- 安全提示推送: 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定期推送安全提示,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游戏化学习: 将安全知识融入游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也增强了他们对信息安全的责任感。
四、 结语:守护健康,从安全开始
信息安全,绝非技术人员的专属,而是关乎每个人的责任。在健康服务行业,信息安全更是关乎生命安全、行业发展、社会信任的生命线。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从多维度构建安全管理体系,从人员意识入手,加强安全培训,营造安全文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健康服务生态,守护每一个人的健康。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健康服务!
在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保密不仅是一种服务,而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我们通过提供高效的保密协议管理和培训来支持客户维护其核心竞争力。欢迎各界客户与我们交流,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