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无论是购买日常用品,还是选购心仪的商品,网购的便捷性和多样性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伴随而来的网络诈骗和购物陷阱也时刻威胁着消费者的权益。近年来,特别是网络购物平台上,出现了一些极为恶劣的欺诈行为,例如商家通过发空包裹进行换货或直接发空包裹欺骗消费者,导致不少消费者遭遇财产损失和精神困扰。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退款不退货”政策让电商平台陷入进一步的价格内卷,也让入驻商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消费者的美好时光似乎到来了,然而各种营销花招甚至骗术却总是不断翻新变化,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落入圈套。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分析当前网购中存在的风险与漏洞,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帮助消费者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成为购物诈骗的受害者。
案例一:陈女士的空包裹换货经历
陈女士在某知名电商平台的一个皇冠级店铺购买了两件衣服,价格合计200多元。然而,当她收到包裹并打开时,发现衣物的质量与店铺展示的图片相差甚远,面料粗糙,款式也不如预期。于是,陈女士决定退货换货。
根据店铺的退换货政策,卖家同意了换货请求,陈女士将不满意的商品寄回店铺。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收到的换货包裹竟然是一个空包裹。包裹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些填充材料。陈女士立即与卖家联系,但卖家坚称已经发货并已签收,否认了包裹内空包的事实。经过多次沟通未果,陈女士只能向电商平台客服求助,最终通过提供物流信息和证据,成功追回了款项。
启示:遇到空包裹问题时,消费者应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如物流单号、拍摄商品的照片等,并向电商平台举报和投诉。若无法解决,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案例二:0元下单,确认收货后付款的骗局
张女士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看到一则“0元抢购”的广告,宣传某品牌的厨房电器限时免费赠送,只需支付邮费即可领取。广告页面写明只限前100名用户,张女士看到这个诱人的优惠信息后,毫不犹豫地点击了“抢购”按钮,成功下单,并支付了9.9元的邮费。她认为这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交易,毕竟商品本身是免费的。
然而,几天后,她收到了一个包裹。张女士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并不是自己期待的厨房电器,而是一小袋无关的商品。她感到非常困惑,并检查了订单信息。原来,商家的系统已经在她签收包裹后,自动确认了收货并扣除了全额款项,甚至在她未曾同意的情况下,扣除了剩余的商品费用。
张女士立即联系了商家要求退款,但商家表示“交易已经完成”且“确认收货后不能退货”。她尝试联系客服,但客服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经过与商家沟通未果后,张女士向电商平台投诉,但因时间已过一定期限,平台也未能为她提供有效帮助。最终,她只能报警求助。
启示:消费者在遇到“0元下单”或“免单促销”活动时,往往忽视了其中隐藏的陷阱。商家通过“确认收货后付款”的方式,可能让消费者在未确认商品是否符合预期时就被扣款,甚至商品根本未发出。为避免此类骗局,消费者应谨慎对待这些“看似免费”的促销活动,尤其要注意确认收货的时间和流程,避免自动确认收货后不必要的付款。遇到疑问时,及时与商家或平台进行沟通,保护自身权益。
案例三:张女士的虚假优惠陷阱
张女士在某购物平台上看到一则“限时抢购”的广告,宣传一款高科技电器打折促销。广告中声称商品原价高达3000元,现在仅需999元,数量有限,手快有。张女士心动不已,立即下单购买。几天后,包裹如期到达,她打开包裹时,却发现里面的商品完全与广告中描述的不同。商品不仅型号不符,而且质量也差劲。
张女士马上联系卖家要求退款,但卖家称商品已发货,不接受退货,并且封锁了她的联系方式。张女士随后向平台客服投诉,但由于时间拖延,最终未能获得退款。
启示:消费者应警惕过于低价的“限时抢购”和优惠活动,特别是对不知名品牌的商品进行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商家信誉和商品评价,避免掉入虚假广告和低价陷阱。购物前要确保了解清楚商品的退换货政策,并尽量选择有保障的支付方式。
案例四:李先生的恶意自动扣款事件
李先生在某平台购买了一个电子产品,并使用了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选项。几个月后,李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不明扣款。经过查询,他发现有商家通过他此前购买的商品信息,恶意扣除了多笔不明费用。
李先生联系平台客服,但平台表示扣款问题与商家相关,建议他直接与商家沟通解决。李先生未能通过客服有效解决问题,最终只能报警处理。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商家通过修改支付信息,非法设置了自动续费功能,造成了李先生账户被扣款。
启示:在进行网购时,消费者应当仔细审查支付信息和结算页面,尤其是针对“自动续费”或“分期付款”类的支付方式要特别注意。遇到不明扣款时,及时向银行和平台投诉,必要时报警处理。
网络购物中的常见诈骗手段与防范策略
一、空包裹诈骗
空包裹诈骗是当前网购中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卖家通过发空包裹或者故意替换商品,骗取消费者的钱财。消费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保持警惕,在签收包裹时注意检查包裹的重量、外观以及包装的完整性。如果发现包裹异常,应当拒签并要求快递员带回,确保损失最小化。
如果已经签收并发现商品与预期不符,应当尽早拍摄包裹和商品的照片,保存相关证据,并尽快向卖家和平台投诉,争取及时解决问题。
二、虚假广告和低价陷阱
低价商品背后可能隐藏着虚假的广告和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在遇到大幅折扣或“限时抢购”时,要提高警惕。应当核实商家的资质和商品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品牌或商家,要先查看评价和销量,避免因贪便宜而受到损失。
三、恶意自动扣款
部分不良商家可能通过自动续费或者“隐性”费用的方式,非法扣除消费者的账户资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在支付时应当仔细查看订单信息和支付页面,避免勾选“自动续费”等选项,确保自己的账户信息不被恶意篡改。
四、购买虚假商品
某些商家可能会销售虚假的商品,甚至会利用消费者对某些热门商品的需求,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度较高的商家,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链接和广告购买商品。
总结与建议
在享受网购带来的便捷和优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其中潜藏的风险。通过本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应当保持高度的警觉,尤其是在签收包裹、付款结算、选择商家时,要做到全面核实和谨慎决策。
最后,提醒广大消费者:
-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商品时要查看店铺的评分、评价和销量,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商品。
- 签收包裹时注意检查:收货时要核对包裹重量,发现异常及时开箱检查,并保留相关证据。
- 了解退换货政策:在购物前,详细了解商家的退换货政策,尽量选择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平台进行购物。
- 谨防虚假广告和低价陷阱:遇到超低价格时,要保持警惕,避免掉入虚假广告的陷阱。
- 保护个人信息:在支付时要确保支付信息的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范购物诈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消费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希望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繁荣的网购环境中,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享受安全、愉快的购物体验。
为了帮助客户提升用户们和IT人员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了大量的安全宣教素材,如果您需要为全体员工提供包括在线安全在内的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安全意识教育,欢迎联系我们,索取作品清单,在线体验作品内容,并洽谈采购事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