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提升网络安全的六个必要招数

每隔几秒钟,就会有人们的网络身份被盗,包括电脑被黑客入侵、支付钱包被盗、信用卡被盗等等。网络窃贼一天的收入可能要比我们大多数人一年的收入都还高。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通过媒体,我们经常能够知道有关涉及数百万个帐号的数据泄露事件。每次事件数据泄露都可能造成数千万元的直接损失,当然,受害的组织机构还需蒙受巨大的潜在财务损失和信誉损害。不要以为有几年风平浪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知道,入侵者可能已经悄悄潜伏在您的工作单位中了,只是您不知情而已。攻击者潜伏的时间越长,被攻击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害就会越大。

那么,该如何识别出工作单位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如潜伏着的攻击者,并将其剔除出去呢?如下,我们向您分享一些普通职员、一般网民都可以进行的安全动作。

一、保持所有信息系统处于最新状态。攻击者经常利用未及时更新的系统漏洞或弱点,入侵和控制系统,保持各类软件、硬件和网络设备的更新,就能减少攻击者成功的机会。需要提醒的是,当系统提醒您,您需要进行更新的安装甚至重新启动时,不要觉得它们烦恼,及时进行更新,抢在攻击者之前切断他们的路子。

二、删除不必要的软件程序,禁用不必要的功能模块。现在很多程序做的很大,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根本用不上,开启它们不但会耗用计算资源,拖慢速度,也会带来新的安全漏洞,进而造成更多安全隐患。这个道理很简单,使用的应用程序越少,被入侵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注意需要删除、卸载或禁用的可能还包括不必要的浏览器扩展、不使用的小程序等等。

三、保护网络身份防止失窃,启用强健的密码,启用双因素验证(两步验证)。在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应该为所有提供两步验证或身份验证的帐户进行设置。唯一的一次性代码会发送到您的手机或邮箱或身份鉴别设备之中,该代码必须在登录字段中成功输入。新型的技术会添加对您的指纹或面部识别的验证。这些双因素身份验证都会让入侵者的身份盗用变得艰难,因为即使他们窃取了您的密码这第一个身份鉴别因素,他们能难同时窃取到另一个因素。同时,注意检查账户的登录活动。某些系统允许您检查帐户登录活动,以让您查看帐户是否有被未经授权的人员登录过。当您在发现账户有异常登录记录之时,即时更改账户的登录密码,并强化账户的安全设置。

四、保护工作区域和计算设备的安全,通过锁定屏幕保护您的移动设备。通常来讲,智能手机具有密码形式的锁屏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同样,工作电脑也应受到适当的保护,以防范非授权的用户访问。设置带密码的屏幕保护非常重要。切记,保护计算设备的安全,也包括桌面上的移动存储介质、身份令牌等。用胶带遮盖工作场所的网络摄像头,以避免网络骗子以此方式监视和偷窥工作环境。离开座位时保持桌面的清洁也很重要,确保没有在纸片上写下登录信息。

五、加密通信消息。加密软件和安全通讯协议会对您的电子邮件和其他通讯消息进行加密,以防潜伏在网络中的入侵者非法窥视。如果在外部,例如在咖啡馆必须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时,请安装虚拟专用网络来加密网络通信。

六、防范社交网络泄露隐私。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人性的弱点冒充您或您信任的机构人员。在与全世界分享您的个人生活时,请将所有社交媒体帐户设置为所需的私人设置。确保您发布的图像未对地址信息进行地理标记。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留下的个人生活信息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绕过安全保护,例如冒充成您,向银行或运营商打电话,进而重置您的账户登录密码。所以请细想一想,您在社交媒体上披露多少您的个人兴趣爱好,有多少个账户使用这些个人兴趣爱好信息来辅助进行“密码重置提醒”?

总之,保障网络安全,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科学技术,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采取必要的安全行动,便可将常规的网络入侵者拒之门外。坚持上述几点安全招数,即使是技术高超的网络潜伏和渗透,也会被及时发现和阻止。但是前提条件是,所有员工都能明白这一点,并严格执行。因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人才,每家组织机构的网络安全也都依赖全体员工的努力。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帮助各类型组织机构提升职员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我们帮助客户策划和制定安全意识培训及沟通计划,并提供各种安全意识课程内容资源,以及安全宣教教育活动的支持。欢迎有兴趣和有需要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

防范“无意识泄密”需强化保密意识教育

每逢岁尾年头,各机关单位里都会检查评比保密工作情况,我就会想到、提及曾经在某知名航空集团公司的访问见闻–看看人家那里,竟是从上层领导高度重视,强调“人人都把保密关”,到各基层单位参观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组织保密知识竞赛等活动常年不断。惟此,他们被国资委列为保密工作A级企业,乃是势所必至。

保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保密办公室或几名保密员的责任。“人人都把保密关”,这个提法好。当然要注意,不是事事要保密,保密的范围不宜轻易扩大,该公开的事务切不可保密。然而同时要注意,该保密的事务岂可公开,人人都该为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扣紧思想上一根弦。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提高保守机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现代国家运作并行不悖的两个轮子。

“咱这机关的同事都素养好、可靠,也需要保密防范和教育?”需要,一样需要。须知内外勾结有意窃密者毕竟少,但无意识泄密的场合则多得多。

我想到一个身边的故事。很多年前了,友人小白大学毕业后进机关,升任处级干部后工作够忙,常将一皮包的内部文件带回家晚上翻阅。“唉,真是会扣帽子,他竟说我带文件回家,是什么‘非法行为’!我到这个级别嘛,可以看就可以带嘛。”–终于有一天,小白在电话中这样向我诉苦。为的是一名老同学来访发现小白桌上、沙发上随便放着几份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保密文件,便提醒小白。因为见小白不以为然,老友后来在争论中有些批评的份量就较重了,确有“非法”一说。作为“裁判者”,我对小白的诉苦无法同情,我的回答是:虽说人家的批评是火辣的,可毕竟是正确的。那种对待机密文件“可以看就可以带”的观点要不得。因为当时已经发布《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指明列入“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者,不止是那些“不应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而携带、存放了的,还包括那些“可以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未经办理手续,私自携带、留存属于该项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这种“非法持有”,主观上不是窃密,但客观上同样会使国家秘密失去范围,导致一传十、十传百。

现代化大业的成功,亟待严格管理,不容一盘散沙。保密工作,尤其如此。事实一再提醒,处在信息化时代,稍不重视,无意识泄密随即生焉。诸如个人U盘载有涉密资料、把手机带入涉密场所、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等等,都是行不得也。请谨记,现行的保密法讲的不是“结果论”,而是“行为论”,即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了严重违规行为一概依法究责。

就该变“无意识泄密”为“有意识保密”。保密意识须强化再强化。记得一则关于某知名航空公司组织机关人员观看保密教育警示篇的报道:“整个播放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在安全、独立的会议室进行。播放使用的DVD播放器也与互联网隔离。播放期间,会议室内未采用任何形式的摄像、摄影和视频。”看个片子也如此讲究?对呀,就该随时随处令行禁止,遵守制度,扣紧保密之弦。什么叫做“有意识”?这就是。

不过话说回来,保密意识宣传视频和在线保密教程本身往往并不涉密,所以您可以随便看,看完之后也不用写什么心得体会,但是要将其中的保密精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哦!

如下便是强化保密意识教育,防范“无意识泄密”的创新教程–“圣诺灯”保密意识在线教程,欢迎体验!更欢迎保密培训负责人员来电来信,和我们谈合作。

china-national-privacy-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