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几招保护个人数字足迹的方法

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成为数字时代的每个人不得不重视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所有数据都处于危险之中。从安全机关的监控系统到商业机构的广告投放,从黑客犯罪团伙到网络钓鱼及电信诈骗人员,无不对我们的数字生活虎视眈眈。尽管网络安全相关机构想保护我们,但是仍然有大量机构不想让我们受到保护。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不要对隐私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对网络安全执法机关的能耐、对网络犯罪团伙的良心抱有太高的期望和幻想,保护自身的个人数据及隐私,最大的责任在于自己。接下来我们提出几个保护个人数字足迹的思考,希望与您一起探讨。

设置复杂的登录保护

不管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它们都支持一定的启动密码保护。不过,现实中有些人比较懒,不愿意启动如硬盘密码、锁屏幕密码等,或者他们使用较简单的纯数字或图案密码,以便快速进入系统。然而这些都是一些安全隐患,容易在计算设备失窃或被盗,甚至在自己短暂离开时,让计算设备被他人轻松进入并加以不当利用。因此,我们建议稍稍花些时间,熟悉一下设备的设置,启用密码等身份验证保护,并且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或生物特征鉴别措施,如指纹、面部和声音识别。不过,鉴于较为智能的生物特征识别有一定的误判率,并且可能会被蒙骗或挟持,因此我们建议高危级别的人士慎重使用。

另一种辅助的安全方式是双因素身份验证(亦有称双因子验证、两步验证、二次验证等),即除了密码之外,还需要另一项附加的身份验证措施,通常是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智能卡或数字令牌。我们应该尽量启用双因素身份验证功能,以避免密码失窃造成数字身份失窃的可能。

尽量少地披露个人信息

大数据“画像”让人不寒而栗,要避免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被不法使用,最关键的是尽可能少地披露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在社交网络沟通中、在朋友圈里尽可能少地发布个人隐私相关的信息,“低调”的数字隐士生活让网络犯罪分子和人工智能技术摸不着北,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数字存在。

数字跟踪是大数据“画像”的基础,应对数字跟踪,在进行网络浏览或搜索时,尽可能使用“隐私浏览”功能,如果有更高安全隐私要求,可以使用匿名代理,这样网络服务商根本不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操作的。比较麻烦的是通过网络账户的跟踪,一个比较激进的想法是经常变换账号,比如在电商平台上完成一次购物并验收之后,及时销掉或弃用该账号,下次再用一个新的。此外,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也定期更换,不过,这样做的话,真的有些过于极端了。

当今,移动应用盗窃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情况太普遍,特别是读取存储、读取手机通讯和短信的应用权限,当然也有人很重视地理信息定位。一方面,我们建议只给应用程序最小的访问权限,定期检查和禁用不必要的应用访问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考虑将通讯和应用分开,比如手机专用于通信,另外搞个专门的平板设备或备用手机来玩应用,上面不存任何电话号码、隐私照片和通讯文件。虽然这样做显得有些麻烦,但是这种“物理隔离”措施才是最保险的。

注意常规安全行为细节

保护数字足迹并不仅仅是应对来自网络的不法分子,不少扒手、强盗、偷窥者、身边的人甚至擦身而过的路人也可能会窃取或无意获得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计算设备的时候注意周边环境,防止偷拍、偷听和偷看,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隐私保护膜或只在安全的地方进行语音通讯、进行屏幕操作。

当然,定期删除不必要的应用软件,尽量少使用云端服务,防止受到恶意软件特别是监控类木马程序等的感染,离开时随时锁屏并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等非常基本的安全习惯,也会对保护我们的数字足迹非常重要。在关键时刻,这些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保护数字足迹的行动倡议

上述我们列出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有些探索过于极端,比如经常更换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对有些人来讲就有些不方便。不过,总之,尽管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大环境会越来越好,但是保护个人数字足迹,不能指望他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行动起来,记住:安全在你我的手中。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一些个人隐私与商业机密保护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动画视频、宣传图片、电子课件和互动游戏,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索取预览和洽谈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

万物互联来得迟安全却不容忽视

如智能手机等计算设备已经遍布于我们个人生活和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都依赖它们多次进行信息交流。同时,物联网(智能家电)也越来越普及,虽然物联网没有专家们预计的那么来势汹汹,但是明显越来越多的计算设备具有了连接到互联网的功能,在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网络罪犯提供了可能的入侵切入点。

物联网对使用这些智能设备的人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很容易安装允许访问敏感信息的应用程序,这会使智能设备更容易受到攻击。例如,智能手机的无线连接很容易受到监控,并且密码信息可能会被拦截。更不用说,大多数已安装部署的物联网设备并没有使用标准化的安全协议,以便安全地接入到云端网络。

不要以为智慧城市之类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可靠的,企业的信息基础架构设施更可能会发生故障。因此,继续解决基础架构各个部分的问题至关重要。基础架构服务商不仅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建立安全性,还需要在流程、制度和人员中建立安全性。员工们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和持续的知识更新来提高安全意识。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各类型的客户对员工(受众)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宣教,以便计算设备和信息的用户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从容地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如下我们向您分享一张保障家庭“物联网”安全的宣传图片。如果您有兴趣,在保留我司LOGO及字号的情况下,可以免费在组织机构的内部使用。需要印刷品使用的也欢迎联系我们,以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获取高清版PSD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