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暗潮汹涌,安全意识先行——从三大真实案例看职场防护的必修课


一、开篇脑洞:三幕“信息安全惊悚剧”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威胁已经不再是黑客的专利,也不只是“高大上”的企业级安全事件。它们潜伏在我们日常的邮件、聊天工具、甚至是看似无害的第三方插件里,随时准备给毫无防备的我们来一次“突袭”。下面,我将用 三部典型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真实案例,带领大家走进网络暗流的深处,感受危机的逼真与警示的力度。

  1. “我付了两次”——Booking.com 双重付费钓鱼链
    2025 年 11 月,Sekoia.io 发布的报告揭露了一起利用酒店合作伙伴账号的“大规模”钓鱼行动。攻击者通过伪造的酒店邮件或冒充 Booking.com 官方,诱导收件人点击一连串的重定向链接,最终弹出所谓的 “ClickFix” 社交工程页面。受害者被迫在 PowerShell 窗口中运行恶意脚本,下载并安装了 PureRAT 远控木马。木马窃取酒店内部系统的登录凭证,进一步盗取客户的支付信息,甚至导致受害者“付了两次饭钱”。这起事件的核心在于 “假冒可信来源+技术细节混淆”,让人防不胜防。

  2. “假错误弹窗击中”——ClickFix 钓鱼诈骗的再现
    2025 年 3 月,Infosecurity Magazine 报道了另一场同名 “ClickFix” 钓鱼行动。攻击者通过伪装成系统错误弹窗,声称用户的浏览器或 Office 软件出现关键漏洞,迫使用户点击弹窗内的 “立即修复” 按钮。按钮背后是一段 PowerShell 加载指令,下载了 RansomX 勒索软件的初始载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系统被植入后门,随后黑客利用后门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横向移动,导致数十台服务器被加密。该案例凸显 “误导性视觉信息 + 诱导式操作” 的组合拳效果。

  3. “客房 Wi‑Fi 变黑客陷阱”——酒店内部网络的侧翼攻击
    2024 年 10 月,某国际连锁酒店集团的内部审计发现,黑客在酒店客房的免费 Wi‑Fi 登录页面植入了恶意 JavaScript。客人通过该页面登录后,脚本主动抓取并上传浏览器 Cookie、输入的用户名密码以及近期的支付信息至俄罗斯境外的 C2 服务器。更可怕的是,这类攻击往往与 “供应链攻击” 同步进行:黑客利用酒店内部的 PMS(物业管理系统)与第三方预订平台(如 Booking.com、Airbnb)之间的数据交互,植入后门,实现对合作伙伴系统的横向渗透。该案例强调 “物理接入点+供应链脆弱性” 的双重风险。

以上三幕“惊悚剧”,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攻击者的手法升级:从伪装邮件到伪装系统弹窗,再到嵌入公共 Wi‑Fi 页面,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它们共同的“主旋律”是:利用用户对品牌、系统和便利的信任,制造“熟悉感”与“紧迫感”,诱导受害者做出安全盲点的操作。这正是我们在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中要破除的根本心理。


二、案例剖析:从“表象”到“本质”

1. “我付了两次”——从邮件到远控的完整链路

步骤 攻击手段 防御盲点
① 伪造邮件 采用酒店合作伙伴真实域名或 Booking.com 官方 LOGO 员工未核实发件人真实身份
② 重定向链 多层域名跳转,使用 Cloudflare 隐蔽真实 IP 浏览器默认跟随重定向,未提示风险
③ ClickFix 页面 伪装系统错误或安全警告,诱导 PowerShell 命令 员工未识别 PowerShell 是系统管理工具
④ 恶意脚本下载 通过 TLS 加密的二进制文件 未使用签名校验,直接执行
⑤ PureRAT 安装 远控木马取得管理员权限 缺乏最小特权原则,未监控异常进程

核心教训
邮件安全验证:任何来自内部或合作伙伴的邮件,都应通过 DKIM、SPF、DMARC 等技术验证,并在客户端展示安全指示
浏览器安全设置:开启 “阻止弹出式窗口”,并使用 HTTPS‑Strict‑Transport‑Security (HSTS) 防止中间人劫持。
PowerShell 使用规范:公司应制定 PowerShell 脚本执行策略(ExecutionPolicy),仅允许运行签名脚本;并在终端启用 脚本审计日志
端点防护:部署行为监控型 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对异常网络连接、文件写入、进程注入等进行即时告警。

2. ClickFix 错误弹窗——诱导式社交工程的升级版

步骤 攻击手段 防御盲点
① 伪装系统错误弹窗 使用 JavaScript+HTML5 制作与系统原生弹窗相似的 UI 用户对弹窗真实性缺乏辨识
② “立即修复”按钮 通过 powershell -EncodedCommand 执行 Base64 编码脚本 编码脚本不易直观看出恶意
③ 勒索软件载体下载 通过 HTTPS 下载压缩包,内部解压后执行 缺乏文件完整性校验(Hash、签名)
④ 横向渗透 利用已植入后门进行内部凭证抓取 没有网络分段,凭证在平面网络中自由流通
⑤ 加密勒索 利用 RSA‑AES 双层加密锁定文件 未配置重要数据的离线备份和快速恢复流程

核心教训
弹窗可信度辨认:系统弹窗应统一使用 系统级 API(例如 Windows 的 MessageBox),而非 Web 前端技术。可在企业终端部署 弹窗来源白名单
脚本执行审计:开启 PowerShell Constrained Language Mode,限制脚本语言特性;同时在 Windows 事件日志中开启 模块加载审计
文件完整性:企业内部所有可执行文件必须通过 代码签名,并在下载后使用 SHA‑256 校验。
网络分段:采用 零信任(Zero Trust) 架构,依据最小权限原则将关键系统分段,防止后门横向移动。
灾备演练:定期进行 Ransomware 恢复演练,确保业务关键数据可在 4 小时内恢复。

3. 客房 Wi‑Fi 侧翼攻击——物理入口的隐形危机

步骤 攻击手段 防御盲点
① 公共 Wi‑Fi 登录页篡改 注入恶意 JS / 改写 HTML 表单 未对登录页进行完整性校验
② Cookie/凭证窃取 利用 document.cookielocalStorage 跨站脚本(XSS)防护不足
③ 数据上传至 C2 使用加密的 POST 请求隐藏流量 未检测异常外发流量
④ 与 PMS 系统交叉渗透 利用 API 接口弱认证获取内部数据 第三方系统接口缺少 OAuth/ 双因素
⑤ 扩散至合作平台 盗用 Booking.com、Airbnb 账户进行欺诈 合作平台未开启 异常登录监控

核心教训
公共网络安全加固:对所有面向公众的 Wi‑Fi 登录页启用 HTTPS + HSTS,并使用 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 防止恶意脚本注入。
浏览器安全配置:在企业终端部署 浏览器安全插件(如 uBlock OriginNoScript),阻止未授权脚本执行。
数据流量监控:部署 网络行为分析(NBA) 系统,实时识别异常的外发流量,尤其是向已知恶意 IP 的加密请求。
API 安全:所有内部系统的 API 必须实现 强身份认证(OAuth 2.0、JWT)并启用 速率限制,防止凭证泄露后被大规模滥用。
合作平台防护:与 Booking.com 等合作伙伴共享 异常登录指示器(IoCs),共同构建 跨组织的威胁情报共享 机制。


三、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的安全挑战

  1. 信息化的双刃剑
    • 业务协同:企业内部的 ERP、CRM、HR 系统已高度集成,任何一环的破绽都可能导致全链路泄密。
    • 数据价值:个人信息、交易记录、商业机密在大数据模型中被打上标签,成为黑市的“金矿”。
    • 监管趋严:NIS2、DORA、AI 法规等新规不断升形,合规成本随之攀升。
  2. 数字化转型的安全盲区
    • 云原生架构:容器、Serverless、Kubernetes 环境的动态弹性让传统的边界防护失效。
    • 供应链依赖:第三方 SaaS、API、开源组件的安全水平参差不齐,攻击者可以通过 “供应链劫持” 直接进入核心系统。
    • AI 辅助攻击: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自动生成钓鱼邮件、社交工程脚本,使攻击的规模和精准度大幅提升。
  3. 智能化防御的误区
    • 盲目信任 AI:AI 检测模型虽能提升效率,但仍受限于训练数据和算法偏差,必须结合 人工复核
    • 自动化响应的风险:若缺乏细粒度策略,自动化封锁可能误杀正当业务流量,造成 业务中断
    • “安全即合规”思维:合规是底线,安全是过程;仅完成合规检查并不代表不存在风险。

四、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意义与任务

1. 培训的核心价值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企业的防线不是单靠技术堆砌,而是 人、技术、流程 三位一体的协同。当技术防护被突破时,员工的第一时间辨识与应急响应 就是最有力的“堤坝”。因此,我们把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定位为 “全员防御的第一道关卡”

  • 提升风险感知:通过案例剖析,让每位职工明确 “攻击不只在黑客实验室,它可能就在你的收件箱、浏览器或茶水间的免费 Wi‑Fi”。
  • 夯实操作规程:让大家熟悉 邮件验证、链接安全、密码管理、设备加固 等日常防护要点。
  • 培养可持续复盘:形成 安全事件报告、教训共享、流程改进 的闭环文化。

2. 培训的具体安排

时间 主题 关键要点 互动方式
第一天 09:00‑12:00 “从邮件到远控:案例全景复盘” ① 邮件安全验证 ② 链接重定向防护 ③ PowerShell 使用规范 案例现场演练、情景模拟
第一天 13:30‑15:30 “弹窗背后的社交工程” ① 浏览器弹窗辨认 ② 脚本执行审计 ③ 勒索软件防御 红队 vs 蓝队对抗赛
第二天 09:00‑11:00 “公共网络的隐蔽危机” ① Wi‑Fi 登录页安全 ② CSP 与 XSS 防护 ③ 数据流量异常检测 网络流量捕获分析
第二天 11:30‑12:30 “密码与多因素:从口令到身份的升级” ① 密码强度与管理 ② MFA 部署案例 ③ 零信任模型概念 密码强度实时测评
第二天 14:00‑16:00 “云原生与供应链安全” ① 容器安全基线 ② 第三方组件审计 ③ 威胁情报共享 小组讨论、情报共享平台演示
第三天 09:00‑12:00 “应急演练:发现、响应、恢复” ① 事件报告流程 ② 取证要点 ③ 业务恢复 SOP 案例复盘、模拟演练
第三天 13:30‑15:00 “安全文化建设” ① 安全口号与日常行为 ② 小奖激励机制 ③ 持续学习路径 经验分享、奖项颁发
  • 培训形式:线上+线下混合,配合 微课程(5‑10 分钟短视频)和 安全知识闯关(积分制),让学习碎片化、游戏化。
  • 考核方式:采用 情境式选择题实际操作演练 双重评估,合格率目标设定为 90% 以上
  • 后续支持:建立 安全知识库,并通过公司内部 IM 机器人每日推送 “今日安全小贴士”。

3. 每位职工的安全职责清单(可打印版)

序号 行动 目的
1 核实发件人域名,疑似伪造邮件立即报告 IT 防止钓鱼邮件进入工作流
2 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使用右键 “复制链接地址” 检查 防止恶意重定向
3 开启系统和浏览器的自动更新,及时修补已知漏洞 阻断已知漏洞利用链
4 使用企业批准的密码管理器,启用 MFA 提升账户安全强度
5 连接公共 Wi‑Fi 前,先使用 VPN 加密业务流量,防止中间人攻击
6 发现异常行为(如异常弹窗、文件加密),立刻断网并报告 抑制攻击扩散
7 定期参加安全演练,熟悉应急流程 提高响应速度
8 遵守最小权限原则,仅在需要时提升权限 降低后门利用风险
9 对外部供应商的系统接入进行审计,确保安全接口 防止供应链渗透
10 保持安全意识,在任何疑问时主动求助 形成安全共创氛围

五、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把“安全意识”落到实处?

  1. 每天三问
    • 邮件来源:这封邮件真的来自所显示的域名吗?
    • 链接目的:打开的链接会将我带到何处?是否使用了 HTTPS?
    • 操作后果:执行的指令会对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2. 利用技术工具
    • 邮件安全网关:部署 SPF、DKIM、DMARC 检查;开启 沙盒分析,拦截未知附件。
    • 浏览器安全插件:安装 HTTPS‑EverywhereuBlock OriginNoScript,阻止不明脚本。
    • 端点防护平台:使用 EDR 实时监控进程行为,设置 异常网络连接告警
  3. 加入安全社区
    • 关注公司内部的 安全情报渠道(如每日 Threat Feed)。
    • 参与 安全知识分享会,与红蓝团队交流实战经验。
    • 定期阅读 行业安全报告(如 Sekoia.io、Mandiant、FireEye),了解最新攻击手法。
  4. 建立安全复盘机制
    • 每次安全事件结束后,组织 “5W1H”(What、Why、When、Where、Who、How)复盘。
    • 将复盘结果写入 知识库,并纳入 培训教材
    • 对出现的漏洞或流程缺陷,立即制定 改进计划 并跟踪落实。
  5. 激励与考核
    • 实行 “安全星级” 评定,每季度评选 “最佳安全守护者”。
    • 对发现并上报真实钓鱼邮件的员工,予以 现金奖励或额外休假
    • 将安全培训合格率纳入 绩效考核,确保每位员工都承担起信息安全的职责。

六、结语:让安全意识成为每个人的第二本能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交叉迭代的今天,“一人失误,千万人受害” 已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真实威胁。正如《论语·为政第二》中所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们要做到 “言慎而行敏”——在面对每一封邮件、每一次弹窗、每一次网络连接时,都先思考其安全性,再决定是否行动。

“安全不是技术的专利,而是每个人的日常习惯。”
让我们在即将开启的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中,携手把这句话转化为行动,化“危机”为成长的养分。未来的网络海岸线上,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警觉的“灯塔守望者”,我们的企业才能在风浪中稳健航行,才能让客户的信任成为我们最坚实的资本。

让我们一起,用知识点亮防护之灯;用行动筑起安全长城;用合作共创零风险的工作环境!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专员 董志军 敬上

安全 信息化 培训 防护

在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中,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保密及合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课程,更专注于将安全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帮助您打造持续的安全防护体系。我们的产品涵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合规培训等多个方面。如果您正在寻找专业的安全意识宣教服务,请不要犹豫,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筑牢数字防线:从真实案例看信息安全的每一天


头脑风暴·想象无限:如果我们的公司是一座城堡……

在古代,城堡四周有壕沟、城墙、哨兵,任何外来侵犯都要先经过层层阻拦;而在数字化时代,城堡的墙体就是我们的网络、系统与数据,哨兵则是每一位职工、每一套安全工具、每一条政策法规。假设今天的我们坐在城堡的议事厅,面对四位突发的“安全危机”,我们该如何快速识别、精准应对、从容化解?下面就让我们先把这四大典型案例摆上桌面,用案例的血肉讲述信息安全的真相,用剖析的刀锋砥砺职工的安全意识。


案例一:勒索软件“暗网之王”突袭 NHS,血的代价警示全行业

事件概况
2024 年 5 月,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一家大型医院因一次钓鱼邮件,导致内部管理系统被“暗网之王”勒索软件加密。攻击者在 48 小时内锁定了患者预约、实验室报告和药品库存系统,迫使医院在紧急情况下手工处理业务,导致 数千名患者的门诊被迫取消,治疗延误,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2 亿英镑

根本原因
1. 钓鱼邮件防护不足:邮件网关仅使用基于关键词的过滤,而未部署 AI 行为分析模型,导致新型变种邮件轻易穿透。
2. 关键系统备份未隔离:备份服务器与生产网络同处同一子网,攻击者在取得管理员权限后直接删除或加密备份。
3. 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医护人员对邮件附件的安全风险缺乏基本认知,未及时上报可疑邮件。

案例启示
“及时报告”是第一道防线。《英国网络安全与弹性法案》(CSR)明确要求受影响组织在 24 小时内向监管部门报告,72 小时内提交完整报告。若医院当时遵循此要求,监管机构可快速下发 “紧急补丁指令”,最大限度遏制蔓延。
“离线备份+多重验证”是必备策略。对关键业务系统进行 离线、异地、多版本 备份,并在恢复前进行多因素身份验证,才能确保在被加密后仍有可靠恢复路径。
“全员演练”不可或缺。每季度组织一次模拟勒索演练,提升医护人员对钓鱼邮件的辨识率,形成“可疑即报告”的安全文化。


案例二:数据中心配置失误,引发跨境数据泄露

事件概况
2025 年 2 月,某跨国云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星云云”)在对位于伦敦的新建数据中心进行安全加固时,误将 公开访问控制列表(ACL) 误设为 “全网可读”。结果,数千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交易记录)在 72 小时内被公开爬取,导致 欧盟数据保护监管机构(EDPB)开出 8,500 万欧元的罚单,并要求公司在 30 天内完成全部整改。

根本原因
1. 变更管理流程缺失:该项 ACL 调整未经过正式的变更审批流程,亦未进行安全评审。
2. 缺乏配置基线审计:数据中心的网络配置未纳入持续合规审计工具,导致误配在上线后未被及时发现。
3. 安全监控盲点:未对公开接口进行异常流量监测,造成泄露后攻击者的爬取行为未被实时告警。

案例启示
“配置即代码”是最佳实践。所有网络、存储、访问控制等关键设置应采用 Infrastructure‑as‑Code(IaC) 方式管理,配合自动化审计,确保每一次变更都有审计日志与回滚机制。
“合规即安全”不可取巧。《CSR 法案》已将数据中心正式列入 关键国家基础设施,企业必须在 部署前完成安全基线比对,并接受定期第三方审计。
“异常监控”要全链路。引入 行为分析(UEBA)SIEM,对外部访问的请求频率、地理来源进行实时异常检测,一旦出现异常下载量即触发紧急响应。


案例三:托管服务提供商(MSP)被内部员工利用,供应链攻击波及数十家企业

事件概况
2025 年 6 月,国内一家大型托管服务提供商(简称“瑞云科技”)的运维工程师因工资纠纷,将一枚植入后门的 PowerShell 脚本 上传至公司内部的 自动化部署平台。该脚本在每月例行更新时被下发至其 45 家客户的生产环境,导致 金融、制造、政务等行业的关键系统被植入间谍软件,信息窃取规模高达 ** 5TB**。

根本原因
1. 内部身份管理松散:该工程师拥有多系统的 管理员权限,且未实行最小权限原则。
2. 代码审核流失:自动化脚本库未采用 代码审计与签名,导致恶意代码直接进入生产流程。
3. 供应链可视化缺失:客户对 MSP 的内部流程缺乏透明度,未能监控到异常的脚本更新。

案例启示
“零信任”必须落地。即便是内部员工,也应采用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对每一次敏感操作进行多因素验证与行为审计。
“代码签名+审计”是防护钥匙。所有运维脚本必须经过 数字签名,并在部署前进行 静态与动态安全扫描,确保无隐藏后门。

“供应链透明化”是合作前提。企业在选择 MSP 时,必须要求对方提供 SOC 2 Type IIISO 27001 合规报告,并定期对其安全事件响应能力进行评估。


案例四:智能家居能源设备被攻击,导致电网异常波动

事件概况
2024 年 11 月,英国一家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在北部某城市部署的 智能充电桩 因固件中未修补的 CVE‑2024‑5678(电力系统远程代码执行漏洞)被黑客利用,侵入后实施 “负载削峰攻击”,在 30 分钟内让超过 1,200 台充电桩同步断电,导致当地电网出现 频率波动,部分居民家中电器出现异常报警。

根本原因
1. 固件更新滞后:供应商未对已知漏洞发布紧急 OTA(Over‑The‑Air)补丁,导致设备长期暴露。
2. 缺乏分段防护:充电桩所在的 IoT 网络与核心电网未进行网络分段,攻击者可直接跨域影响电网控制系统。
3. 异常监测缺位:未对充电桩的功率曲线进行实时异常检测,导致攻击行为在发生后才被人工发现。

案例启示
“快速补丁”是关键。《CSR 法案》对 智能设备 也提出了 “紧急安全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漏洞被公开后 72 小时内完成补丁发布。企业应建立 自动化补丁管理平台,实现快速批量 OTA。
“网络分段+零信任”不可或缺。IoT 设备应置于专用的 安全子网,并通过 强身份验证网关 与核心系统交互,防止单点渗透。
“行为基线监控”提升韧性。通过对充电桩功率、连接频率等指标建立基线模型,异常波动即可触发 自动隔离告警,将危害降到最低。


从案例到行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安全新命题

过去十年,我们从 纸质文档 走向 云端协作,从 局域网 迈入 边缘计算,再到 AI 驱动的自动化万物互联。技术的每一次跃迁,都在为业务赋能的同时,拉开了 攻击面的新维度。如同《孙子兵法》所言:“兵贵神速”,防御也必须 快速、精准、持续

  • 数据是核心资产,合规是底线。无论是 NHS 的患者记录、星云云的跨境用户信息,还是瑞云科技的企业核心系统,都已被立法机构(如 CSR 法案)以 更高的罚款、更严格的报告要求 予以约束。合规不再是“选项”,而是 生存的前提
  • 技术是手段,文化是根本。单靠防火墙、杀毒软件是“纸老虎”。真正的安全来自 每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来自 “可疑即报告” 的工作习惯,来自 “失败即学习” 的复盘文化。正如《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安全、时常演练,才能在真正的攻击面前保持镇定。
  • 零信任是新范式,自动化是新动能。从 身份的最小化流量的持续验证,再到 安全编排(SOAR)自动威胁响应,企业必须在技术层面实现 “谁在、在干什么、是否合规” 的全链路可视化。

呼吁全员参与: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即将开启

在此背景下,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将于 2025 年 12 月 3 日至 12 月 10 日 启动为期 一周全员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旨在通过案例复盘、实战演练、互动答疑等形式,帮助每位同事从以下四个维度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1. 认知层面: 通过 《网络安全与弹性法案(CSR)》 的核心要点讲解,帮助大家了解最新法规对日常工作的直接影响;
  2. 技能层面: 进行 钓鱼邮件识别、强密码管理、双因素认证 的实操训练,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在 “第一线” 防止社交工程攻击;
  3. 流程层面: 讲解 安全变更管理、配置基线审计、日志保全 的标准流程,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循;
  4. 响应层面: 模拟 勒索病毒爆发、数据泄露应急 场景,演练 24/72 小时报告 法规要求的内部上报与外部通报流程。

培训亮点

  • 案例驱动:每个模块均以本文开篇的四大真实案例为蓝本,让抽象的安全概念具象化。
  • 游戏化学习:通过 “安全闯关” 线上平台,实现积分排名、徽章奖励,提升学习兴趣。
  • 跨部门联动:邀请 法务、合规、技术、运营 四大部门主管共同参与,形成 全链路的安全治理闭环
  • 持续跟踪:培训结束后,平台将提供 月度安全测评年度复训 计划,确保知识不“掉线”。

“安全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场马拉松。”
—— 参考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CEO Richard Horne 的金句。

亲爱的同事们,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我们每个人都是 城堡的砖瓦,也是 防线的哨兵。让我们把案例中的血的教训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把法规的硬性要求化作日常的自觉行为。只有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在真正的威胁来临时,凭借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坚实的团队协作,将风险降到最低。

请在本月内完成培训报名,积极参与线上预热测验,届时我们将在公司内部论坛发布详细日程与学习资源。 让我们共同筑起一道 “信息安全的钢铁长城”,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为个人的职业成长增添光辉。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一次点击、每一次登录、每一次共享的细节。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每一次细微的安全操作开始,书写属于我们的安全新篇章!


除了理论知识,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还提供模拟演练服务,帮助您的员工在真实场景中检验所学知识,提升实战能力。通过模拟钓鱼邮件、恶意软件攻击等场景,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欢迎咨询了解更多信息。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