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遐想

互联网行业变迁迅速,我们这一代IT人都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当驱动着和支撑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类应用、数据都分布于云端之后,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呢?世界将走向何处呢?

您可能觉得这个话题太大,远离了我们的视野范围。其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至少对我来讲,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远见。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志军总结说:本人做了多年网络安全技术工作和企业信息安全咨询工作,经历过一波又一波安全控制产品和技术的热潮,目睹着一批又一批一夜暴富的安全厂商和竞争失利暗淡出局的昨日黄花。

说到这儿,相信您也会深有同感并心生感叹,我们都希望能够预见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安全领域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呢?

首先,云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终端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移动化,传统的接入管道和网络边界的会逐渐变成人们视而不见的基础设施,虽然不会消亡,但不能一直处于扩充态势。这样看来,那些内网安全、网关安全之类的措施,与云端化和移动化大趋势不够契合,所以在未来的日子,这些类型的产品也会成为配角,需求少了,厂商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艰难。

其次,随着消费者对隐私保护的关注、运算能力的增强、安全证书的降价普及,加之防线路窃听和中间人攻击的刚需,端对端的加密传输必将大行其道。这样一来,那些靠协议分析的网络安全产品将失去用武之地。虽然加密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和数据传统的安全,但是却不被监管机关喜欢,他们需要能实时解密的利器,以便进行追踪和审计。处于云端的服务商自然必须得向管理当局提供特殊的用于解密的密钥,但是管局显然不会满足于解密大众的主流化网络应用,其实我们也知道,管理当局直接让服务商派专员入驻提供现场服务的情形更为常见。只是,管理当局真正想要的宝贝是对常规性的加密协议进行解密的利器,目前估计也只有美国的监管机构有这个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我国早晚得拥有,而且是不公开的拥有。这里面关键的不见得是技术难题,而是整合能力,那些和政府机构关系密切的厂商如何能抓好这个机会,必将挖出一个大金库。

最后,终端安全已经被360和BAT这些大腕们搞到没一点儿利润空间,所以有不少厂商将目光放到云端安全。这里面可以搞的创新就很多了,把传统的网络安全服务搬到互联网云端是最快捷的了。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是网络安全厂商的顾客们往往是政企大客户,受制于互联网保密等法规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完全开放地拥抱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安全的消费者主流只能是非政府控股的机构——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家庭用户,而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安全意识太低,似乎只相信360和BAT。想搞定又能搞定360和BAT的,又有多少呢?当有这个水平的时候,或许早被人高薪挖去了。剩下的那些只靠整几个WEB安全漏洞,忽悠稍小一点又能有钱的互联网服务商,意欲从中分一杯羹。说到Web安全,很多渗透测试人员自称“安全专家”也不脸红,说到底就是一个会使用扫描探测工具和远程溢出工具的“脚本小子”,根本不懂WEB软件编程,和开发人员聊报告的时候就瞎吹,你说东他说西,说到底,就是厚着脸皮把客户吹晕……

唉,其实说来惭愧,笔者曾经就是这种“渗透测试人员”,只是还有一点良心,觉得做这些渗透测试工作不实在、心里不踏实,还给真正有能力的白帽黑客团体抹黑。要说在业界咱也接触过不少真正的高手,这些高手们话不多,却干活很利索,还经常鼓励人们多学习新东西,多分享新知识。

咱没什么领先的科技知识分享,但是至少可以分享一些对信息安全未来的看法。以后的网络信息安全,必将是一种内嵌式的安全,也就是说安全将成为应用的一部分,没有全面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技能积累,只能做些简单的低端的活儿,甚至没有机会。托工业文明、IT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福,现在的日子还算是太平和富足,除了吃饱穿暖这些早已经被满足的基础需求,似乎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了。年轻的信息安全人,勿贪图享受和玩乐,也勿行尸走肉得过且过,行动起来吧,喜欢与人交流的,可以多学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喜欢与机器交流的,可以多学习各种IT技术……

虽然我不喜欢分享黑客技术,但是并不表示没有分享的或不能够进行分享,而是我更愿意分享反黑客的方法。对此,我们创作了信息安全管理者快速课程,以帮助各类安全管理专员和行业从业人员,从宏观的层面,了解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知识,以及反黑客的更广泛更普遍的方法。即使您更喜欢玩儿技术,而不是与人打交道,您也可以了解一些无妨。

如上是本人的一己之见,由于本人知识和经验有限,不管您对此文任何话题有任何的意见,都欢迎您随时通过如下方式快速联系到我。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董志军

手机:18206751343

微信:18206751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767022898

如何让员工在面临选择时三思安全而后行

think-security-ahead
人类的群居本性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的社会分工协作促使我们建立起一个个用户社群、组织机构和兴趣团体,同样人们也学会了帮助和利用他人。在以公司形式存在的组织机构内外,更是如此,想要混得如鱼得水,不仅仅需要埋头努力工作,也需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识更多的朋友,让自己变得更受人们的欢迎,也是多数职场人士特别是公司职员们的天性。

以诈骗为业的入侵者也深谙此道,他们利用人们的天性弱点,铺设种种陷阱,且步步紧逼,他们伺机刺探情报,且望风而动,在达到目的之后,立即擦除痕迹,并飘然离去。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防诈骗教育委员会James Dong说:尽管骗术五花八门,但是关注经典和流行的招数,及时定期地搜集这些骗术并展示给员工们,可以帮助员工们在面临同样的骗局时做出正确的应对行动。不过,当遇到能灵活应用心理骗术的顶级骗子之时,典型的案例显然不够激起善良的员工们对安全问题的顾虑。

如何让员工们在面临各类事先未经历、学习或定义过的情景之中想到安全呢?亭长朗然公司James说:我们曾经结交过一些非常值得的好朋友,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家伙们滥用我们的友情付出,有了一些阅人经历之后,我们学习着在做结交之前先判断人品和信誉。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合企业安全意识培训,我们要教会员工在面临选择之前进行安全相关的思考,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安全判断。

想要让员工们主动在实际工作中思考信息安全问题,仅仅依赖简单的说教式填鸭式培训难取得好的效果,我们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模拟场景,但并不急于给出标准的正确答案,而是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思考、内心搏斗甚至伦理辨识。足够的安全挑战式模拟场景能够在员工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关联式的链接,并逐渐在日常工作中形成条件反射,最终使安全意识进入员工们潜在的思维基因和企业安全文化之中。

举例来讲,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保密工作人员都希望员工们在向他人提供公司信息数据之前三思而后行,至少考虑三个问题:一、这些信息是否涉密?二、我是否有权提供这些信息?三、对方是否有权获得这些信息?但是诈骗分子可能伪装成公司高管向员工索取敏感信息,员工可能激动的让取悦领导的潜意识占了上风,甚至完全忘掉基本的安全意识,更别提去校验对方的真实身份了。

如果员工们经历过一次电话诈骗相关的挑战式模拟场景,即使此后碰到的不是同样的问题,但有些类似,相信这些印象已经变成经验,选择之时的“三思而后行”再也不是问题了。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开发出近百集各类安全挑战式场景,可以帮助各公司提升员工们的信息安全感知意识和安全敏感度,让“三思安全而后行”成为员工们的行为习惯和企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也自主开发和制作,并且帮助客户量身定制设计创作了大量的安全意识主题内容,欢迎有兴趣的客户及行业合作伙伴与我们取得联系,洽谈进一步合作事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