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脑风暴:两则警示式安全事件
在信息化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安全威胁往往潜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文件、邮件附件甚至是日常的协作平台之中。下面,我将通过两则极具代表性的攻击案例,把这些潜伏的“炸弹”剥开包装,供大家细细品鉴、深思熟虑。

案例一: “俄罗斯套娃”式 Office 文档的致命一击
事件概述:2025 年 11 月,某大型国企的财务部门收到一封标题为《2025 年度合同汇总(已签)》的邮件,附件是一个看似普通的
contract.docx。收件人按常规打开后,Word 正常显示合同内容,却在页面底部出现一段“请点击此处查看附件”的提示。实际上,这段提示背后隐藏的是一个altChunk关联的 RTF 文件Engaging.rtf。该 RTF 通过 CVE‑2017‑11882(Equation Editor 远程代码执行)植入了恶意 shellcode,进一步下载并执行了伪装成license.ini的 DLL,最终在受害机器上开启了后门。
技术细节:
1. 嵌套包装:攻击者利用 OOXML(.docx)容器的<w:altChunk>节点,将恶意 RTF 作为子文件嵌入,其中 RTF 再通过 Matryoshka(套娃) 技术实现层层嵌套,使得防病毒软件在扫描时只能看到外层的 DOCX,而看不到内部的 RTF 与 DLL。
2. 方程编辑器漏洞:CVE‑2017‑11882 是一个已公开多年但仍被利用的漏洞,攻击者通过特制的 EQN 编辑器对象触发任意代码执行。
3. 后续 DLL 加载:恶意 RTF 在内存中生成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license.ini,随后通过rundll32.exe以IEX入口函数执行,完成持久化与网络回连。
危害评估:该攻击实现了 零点击(只需打开 Word)+ 零文件写入(除临时 DLL),极大缩短了攻击链,导致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内部财务数据、企业内部网络结构,甚至被用于横向渗透。
教训总结:
– 文件内部结构安全审计:仅检查文件扩展名远远不够,必须对压缩容器(ZIP、OOXML)进行深度解析。
– 禁用不必要的组件:Equation Editor 已被微软标记为不安全,企业应通过组策略禁用该组件或升级至已打补丁的 Office 版本。
– 末端防御升级:启用基于行为的防御(EDR)对异常进程(如rundll32.exe IEX)进行实时监控和阻断。
案例二:假冒领导的“紧急通知”钓鱼邮件,宏病毒惊魂
事件概述:2024 年 9 月,某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收到一封标题为《紧急:请立即更新服务器安全策略》的邮件,发件人显示为公司 CEO “张总”。邮件正文附带一个名为
UpdatePolicy.xlsm的 Excel 文件,文件中嵌入了 VBA 宏,声称通过宏自动连接内部 AD 服务器下载最新安全策略。用户打开后,宏自动执行Shell "powershell -EncodedCommand …",下载并安装了一个具备 PowerShell 反射式加载 能力的加载器,随后在系统中植入了持久化的 Cobalt Strike 井。
技术细节:
1. 伪造邮件头:攻击者使用开放的邮件中继服务器,将From:字段伪装为 CEO 的企业邮箱,提升可信度。
2. 宏代码混淆:宏使用 Base64 编码的 PowerShell 语句,并通过Split、Replace等函数进行混淆,使得常规宏安全扫描难以识别恶意行为。
3. 反射式加载:下载的 PE 文件并未写入磁盘,而是直接通过Invoke-Expression进行内存注入,规避了防病毒的文件特征检测。
4. 横向渗透:利用已获取的 AD 权限,攻击者在数小时内扫描并感染了同一子网的 12 台关键服务器。
危害评估:该事件导致公司核心研发数据被窃取,业务系统被植入后门,后续的勒索攻击亦因已获取的加密密钥而轻而易举。损失估计超过 3000 万人民币。

教训总结:
– 邮件来源验证:企业应启用 DMARC、DKIM、SPF 等邮件认证机制,并对高危发件人采用二次确认(如短信或内部 IM)。
– 宏安全策略:默认禁用 Excel、Word 等 Office 应用的宏执行,必要时使用 “签名宏” 机制,仅允许运行已签名的宏脚本。
– 安全意识培养:强制全员接受钓鱼邮件辨识训练,利用仿真钓鱼平台提升警惕性。
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安全挑战
现代企业正处于 数字化转型 的高速轨道:云服务、容器化部署、AI 分析平台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攻击者的 武器库 也在同步升级,从传统的病毒、木马,演进为 供应链攻击、深度学习驱动的恶意代码、零日漏洞利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息安全已经不再是 IT 部门的专属职责,而是所有 业务岗位、管理层、甚至每一位普通员工 必须共同承担的“国防任务”。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网络空间,“伐谋” 正是对敌方计划的情报搜集与阻断;“伐交” 表现为供应链防护;“伐兵” 则对应于终端防护、IDS/IPS;“攻城” 则是对已被破坏的系统进行恢复。我们必须从 “伐谋” 做起,让每位员工成为第一道防线。
1. 人才即防线——安全意识是最有效的“杀伤酱”。
研究表明,超过 90% 的网络攻击链起始点是 人为失误:点击钓鱼邮件、使用弱口令、随意安装未授权软件。正因如此,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成为企业最具成本效益的防御手段。
2. 技术与制度缺一不可。
– 技术层面:部署 EDR、零信任网络、统一身份认证(IAM),并结合机器学习提升异常检测能力。
– 制度层面: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移动办公安全规范》,明确职责、处罚与奖励机制。
3. 持续演练,方能巩固防线。
开展 红蓝对抗演练、业务连续性演练(BCP),通过真实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让安全防护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检验”。
三、号召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 整体安全韧性,我们即将在 2025 年 12 月 5 日 正式启动 《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与实战演练》 培训项目。培训分为 线上自学 与 线下实战 两大模块,内容覆盖但不限于:
- 社交工程与钓鱼邮件辨识:通过仿真钓鱼平台,让大家亲身体验攻击者的诱惑手段,学会“一眼识破”。
- Office 文档安全:解析 AltChunk、宏、嵌套 RTF 等高级攻击手法,教会大家如何使用 安全宏签名、文档属性审计。
- 密码与身份管理:推行 密码管理器、多因素认证(MFA) 的落地实践,杜绝“密码123456”的尴尬。
- 移动办公与云安全:在 BYOD(自带设备)环境下,如何做好 设备加固 与 数据脱敏。
- 应急响应与报告:一旦发现安全异常,如何按照 ISO 27001 的流程快速上报、隔离、恢复。
培训亮点:
- 游戏化学习:采用积分制、排行榜,让学习过程充满竞争与乐趣。
- 专家现场答疑:邀请行业资深安全顾问现场解析真实案例,现场答疑。
- 奖惩激励: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获得 “信息安全卫士” 电子徽章及 公司内部积分 奖励;未完成者将被列入 安全合规提示名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让我们在信息安全的“高楼”上,持续“更上一层楼”。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演练,都是对企业资产、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双重护航。
四、结语:安全是全员的共同责任
信息安全不再是 IT 小组的“专利”,它已经渗透到 邮件、文档、协作平台、移动终端 的每一个细胞。正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颗看似微不足道的安全疏漏,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 数据泄露、业务中断、声誉受损。唯有 全员参与、全链条防护,方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请大家 准时参加培训,切实把学习到的安全知识转化为日常工作的自觉行动。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 用安全的思维方式审视每一次点击,用防御的主动姿态守护每一份数据。让安全理念在每一位同事的脑中根深叶茂,让公司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

让安全成为习惯,让防护成为文化——从你我做起!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倡导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加强信息安全文化。我们的产品不仅涵盖基础知识,还包括高级应用场景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需要的客户欢迎参观我们的示范课程。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