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脑风暴:设想两场极具警示意义的安全事件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企业的安全边界早已不再是物理机房的围墙,而是纵横于云端、端点、代码与业务流程的无形网络。若要让全体职工体会“防御在先、风险可控”的重要性,必须先从最能触动人心的真实案例入手。下面,我以《The Register》近期报道的两起事件为蓝本,进行一次“脑力演练”,构建两幅典型而深刻的安全场景:

- “收购陷阱”——Akira 勒索软件借助遗留的 SonicWall 设备潜入收购方网络
- “云端暗涌”——供应链中的未打补丁的容器镜像被植入后门,导致业务系统被横向渗透
通过对这两起事件的细致剖析,可以让大家从“谁在偷看我们的数据?”、“我们的业务链条是否已经被暗植木马?”这两个切入点,快速进入信息安全的思考模式。
二、案例一:收购陷阱——Akira 勒索软件的“链式入侵”
1. 事件概述
2025 年上半年,全球知名安全情报公司 ReliaQuest 在其公开博客中披露,一系列针对企业并购(M&A)场景的 Akira 勒索软件攻击,均源自 SonicWall SSL VPN 设备的已知漏洞。攻击者先在被收购的中小企业内部利用 SonicWall 的漏洞获取根权限,随后在并购完成后,凭借这些遗留的设备及其默认/可预测的主机名,直接渗透至收购方的内部网络,最快 5 小时内便获取域控制器(DC)权限,随后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完成勒索payload的部署。
2. 攻击链细节
| 步骤 | 攻击手段 | 关键漏洞或失误 |
|---|---|---|
| ① 信息收集 | 利用公开的资产信息、Shodan 搜索 SonicWall 设备 | 设备默认管理口令、弱密码 |
| ② 资产接管 | 通过 CVE‑2023‑XXXX(SonicWall SSL VPN 任意代码执行)植入 webshell | 未及时打补丁 |
| ③ 持久化 | 创建隐藏的管理员账户、开启后门端口 | 缺乏账号审计 |
| ④ 并购转移 | 收购方未清点网络资产、未删除旧设备 | “收购即安全”误区 |
| ⑤ 横向渗透 | 利用 “默认或可预测主机名” 扫描高价值服务器 | 缺乏主机命名规范 |
| ⑥ 权限提升 | 盗用遗留的 MSP(托管服务提供商)账号、旧的本地管理员凭证 | 账号轮转不及时 |
| ⑦ 勒索部署 | DLL sideloading 关闭 EDR,随后加密关键数据 | 端点防护不完整 |
3. 教训提炼
- 并购资产清点不可忽视
并购过程往往聚焦财务、业务整合,却忽略了 IT 资产的完整盘点。未清理的旧设备、遗留的网络拓扑都是“潜伏的炸弹”。 -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必须闭环
所有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VPN、IDS/IPS)要建立 “采购—部署—维护—报废” 的全流程,并确保每个节点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 默认配置是攻击者的首选
“默认口令”“可预测的主机名”“未更改的 SNMP 社区字符串”在攻击者眼中是免费自助餐。 - 端点检测与响应(EDR)是最后的防线
即便前端防护失效,EDR 仍能在横向移动阶段发现异常进程、异常网络流量。缺失 EDR 就等于留下后门。
三、案例二:云端暗涌——容器供应链攻击的隐形危机
1. 事件概述
同年 9 月,某国内大型金融服务平台在一次例行的安全审计中发现,生产环境的微服务集群内部出现 未知的后门进程。经深度取证后确认,攻击者在 Docker Hub 中的一个流行基础镜像(ubuntu:22.04)植入了恶意二进制文件,该镜像随后被内部 CI/CD 流程自动拉取、构建,导致数百台容器实例被植入 C2(Command & Control) 客户端。攻击者通过这些后门对内部网络进行横向渗透,最终偷走了数千条客户交易记录。
2. 攻击链细节
| 步骤 | 攻击手段 | 关键漏洞或失误 |
|---|---|---|
| ① 镜像投毒 | 攻击者在未受监管的公共仓库上传带有后门的 ubuntu:22.04 镜像 |
镜像签名缺失、仓库未审计 |
| ② CI/CD 拉取 | 自动化构建脚本使用 docker pull ubuntu:22.04 |
未使用可信的镜像来源 |
| ③ 镜像构建 | 基础镜像被直接用于业务容器,后门随代码一起运行 | 镜像扫描工具未启用 |
| ④ 横向移动 | 通过容器网络桥接(bridge network)访问内部服务 | 网络分段不足 |
| ⑤ 数据窃取 | 利用后门将数据库查询结果发送至外部 C2 服务器 | 数据库访问审计不完整 |
| ⑥ 持续潜伏 | 通过 Kubernetes CronJob 定期刷新后门 | 定时任务审计缺失 |
3. 教训提炼
- 容器镜像必须经过签名验证
使用 Notary / Cosign 对镜像进行 签名,并在 CI/CD 中强制校验签名,防止“供应链注入”。 - 镜像安全扫描是必经之路
在构建阶段集成 Trivy、Clair、Anchore 等扫描工具,对每一层镜像进行漏洞与恶意代码检测。 - 网络分段与零信任不可或缺
容器网络应采用 NetworkPolicy、Service Mesh(如 Istio)实现最小授权,阻断横向流量。 - 审计日志全链路覆盖
从 镜像拉取、容器启动、网络连接 到 数据库访问,全链路日志必须统一收集、实时分析。
四、从案例到行动: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必要性
1. 时代背景下的安全挑战
- 信息化:企业核心业务已深度嵌入 ERP、CRM、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流动速度快、节点多。
- 数字化:AI、机器学习模型在业务决策中被广泛使用,模型训练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
- 智能化:IoT 设备、边缘计算节点的激增,使得攻击面呈指数级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 “防火墙 + 防毒” 已难以抵御 APT、勒索、供应链攻击。人 是最脆弱也是最有潜力的防线。统计数据显示,超过 70% 的安全事件根源于 员工的疏忽或误操作。因此,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思维”成为企业最具性价比的防御手段。
2. 培训目标的四大维度
| 维度 | 具体目标 | 对应能力 |
|---|---|---|
| 认知层 | 让员工了解最新威胁态势(如 Akira、供应链攻击) | 威胁感知 |
| 技能层 | 掌握密码管理、多因素认证、安全文档审阅等实操技能 | 防御技能 |
| 行为层 | 培养安全的工作习惯(如不随意点击链接、定期更新系统) | 安全行为 |
| 文化层 | 构建“安全人人有责、发现及时上报”的企业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 |
3. 培训形式的多元化组合
- 情景演练:模拟“收购后遗留设备被利用”的案例,让员工亲历风险排查流程。
- 微课短视频:每周 5 分钟的安全小贴士,覆盖密码策略、钓鱼邮件辨别、云资源权限检查等。
- 互动问答:通过线上平台设立安全知识闯关,答对即获得“小红书”式的徽章,激发学习动力。
- 实战演习:组织红蓝对抗演练,亲身感受攻击者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做好防御。
4. 预约即将开启的培训计划
| 时间 | 主题 | 讲师 | 目标受众 |
|---|---|---|---|
| 10 月 5 日(周二) | “并购安全”全流程审计 | 前海安全顾问(资深 CISO) | 管理层、IT 运维 |
| 10 月 12 日(周二) | “容器供应链防护”实战技巧 | 云原生安全专家 | 开发、运维、DevOps |
| 10 月 19 日(周二) | “密码与身份”最佳实践 | 信息安全实验室(密码学博士) | 全体员工 |
| 10 月 26 日(周二) | “零信任”从概念到落地 | 零信任方案架构师 | 中层管理、技术骨干 |
报名渠道:请登录公司内部网的 “安全自助学习平台”,在 “培训报名” 页面填写个人信息,系统会自动推送对应课程链接。提前报名 可获得 “安全先锋” 荣誉称号及公司内部积分奖励。
五、让安全意识深入血液:从个人到组织的闭环
- 每日一检:每位职工在上下班时,用 3 分钟检查个人工作站的补丁状态、密码强度、双因素认证是否开启。
- 月度安全回顾: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案例分享会,鼓励“谁发现、谁报告、谁解决”。
- 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可疑邮件或异常登录,立即使用公司内部的 “一键上报” 小程序,安全团队将在 15 分钟内响应。
- 奖励与惩戒并行:对主动发现并协助修复安全漏洞的个人或团队予以 额外绩效,对因疏忽导致安全事件的行为进行 警示教育,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六、结语: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回望历史,从 “木马” 到 “勒索”,从 “蠕虫” 到 “供应链攻击”,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伴随攻击手段的升级。只要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以技术护航、以制度防线、以文化浸润” 四位一体的安全治理理念,信息安全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防火墙”,而是每位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让我们在即将开启的培训中,不仅学会如何关闭泄露的大门,更要懂得如何在门前安置智能的守卫,让黑客的每一次尝试,都在我们的“警报声”中止步。

安全不是一次性项目,而是全员参与、持续演进的长期旅程。愿我们携手同行,让企业的数字化腾飞在坚如磐石的安全基座上完成!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安全事件响应培训,帮助企业在面临数据泄露或其他安全威胁时迅速反应。通过我们的培训计划,员工将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紧急情况。有需要的客户可以联系我们进行详细了解。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