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信息安全意识沙龙参加者寥寥无几

公司信息安全的管理负责人员都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实施再多最先进的安全检测、监控和报警等控制措施,仍然有员工可能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在详细了解员工的种种安全违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之后,往往会发现多数问题的根源并非这些员工为了一些私利而冒险,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公司带来安全隐患,这就让信息安全管理层开始检讨与员工进行安全沟通的不足。

的确,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不应该仅仅只是安全部门的工作,信息安全更应是全体员工的职责,每位员工都会接触和处理公司的重要信息资产,公司不可能为每位员工配备一名24小时跟随的专职安全人员,所以,不少公司的安全负责团队开始加强与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沟通,比如协同员工培训部门、员工关系部门和IT部门等等,共同开设安全培训课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信息安全沙龙等等。

公司各个部门的总监经理们也都希望下属员工多参加这些安全活动,因为他们也担负着保护本部门信息安全的职责,下属员工的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可能会给整个部门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照理说,有了各级总监经理主管们的支持,会有不少员工报名参加信息安全相关的培训活动,比如安全意识沙龙,毕竟这是接受在岗培训,结识其它部门员工,甚至离开工作岗位享受一段清闲时光的好机会,然而,活动的举办者却经常发现参加者寥寥无几,更无法达到预期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培训沙龙的举办者可能会有些许“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感觉,甚至在想要么要求公司业务部门强制员工轮流参加,要么放弃这项让员工自主参加的活动。

其实有这样的结局并不应该感到意外,现在有太多好玩儿的了,员工通常面临着不少的工作压力,无聊的员工并不太多,除非员工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或直接工作需求,否则非强制性的公司活动很难吸引多数员工的注意力。

有什么好的解决之道呢?如果下定决心要安全培训活动,就要搞出特色,搞出成绩,首先要确保应该接受安全意识教育的员工参加,对安全感兴趣的或者安全部门的员工都不能计算在内,因为他们的安全意识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是那些不想来的或不愿意参加的反而更应受到安全意识教育,如何搞定他们来参加安全沙龙呢?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可以派上用场。首先来硬的,同各部门经理主管们协商,确定各部门需参加安全意识培训的人数,具体的参与者名单由部门负责人决定并交安全培训组织人员;再来软的,凡参加安全培训活动的员工都有一份小礼品,学习积极和表现良好的员工有更多的奖励;施恩,有过安全违规记录的员工在接受安全意识培训后可以抵消一次违规行为的记录;显威,不参加指定的培训或参加培训后考核不合格将视为安全违规一次。

如果在公司内难以强制方式获得员工参加安全意识沙龙活动,比如未能获得各部门负责人对强制派人方式的理解和支持,则可放弃举办信息安全意识沙龙活动,转而考虑改用其它更易被员工们接受的方式,前面所讲,现在有太多好玩儿的东西可以吸引员工们的注意力,安全意识培训方案也应考虑到包装成好玩儿的互动方式,比如搞在线电子竞赛、信息安全游戏、安全知识大挑战、安全意识夺宝活动,安全擂主争霸赛等等。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在针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提供样式繁多的安全意识推广活动资源,同时也提供安全文化建设的咨询顾问服务,欢迎在安全培训方面有任何问题的业界朋友们与亭长朗然的安全培训讲师联系。

大多数效率及协作方面的移动应用程序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您可能遭遇过重要的提醒事件或备忘录丢失事故,不要再怀疑是移动设备的应用系统出现意外故障,国为这是对您的一种信号或警示,您要小心使用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及协同合作的移动应用程序。

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不少开发者纷纷制作出基于移动设备的终端应用程序,他们要解决至少两个关键的问题——网络连通和文件分享,WIFI,3G等成了基本的配置,网络的连通性似乎并不太难,为了让这些终端系统更容易识别出彼此,开发者或设置中央认证系统,或开发终端的网络服务功能,问题不在这些连通性本身的发出点之上,而是这些它们的安全性存在问题。

使用中央认证系统意味着终端用户要冒至少两方面的风险——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网络通讯的安全性,中央认证系统和终端系统都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更不提不良开发者窃取资料的可能性,而连接至中央认证系统网络通讯往往路途漫长,更易被监听、截取和篡改。

为近距离的网络连通提供便利的另一种方式莫过于为终端开发网络服务功能,不少开发者热衷于此,于是各类基于WIFI的网络服务功能问世,它的优点是快捷便利,问题仍然是安全性不够,服务本身可能被轻易开启,甚至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被开启,对来访者不进行身份验证,也不对通讯流量进行加密,这使得近距离的攻击者可以轻易发起不良攻击。

在文件分享方面,网盘文件同步、配置同步是最为流行的移动终端应用,甚至大量免费,免费的代价当然是安全和隐私的丧失,更有些许小型网上存储服务商为了在安全上省钱,而对流量不进行加密,这使攻击者可以轻松获得终端用户的各类文件。

近距离的文件分享往往借助于设备本身所启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无线USB存储、无线分享、移动磁盘、移动桌面、移动打印、无线同步、近距离协助等类似的移动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稍不留心,便会让攻击者获得用户终端设备上的关键文件信息。

有没有好的解决之道?当然,首先要建立应用程序安装使用的批准机制,在对个人电脑进行管理时,安全管理负责人会要求向员工提供标准软件清单,并且对不在清单上的软件安装走申请和授权的流程,移动设备的软件程序管理也应如此,安全管理团队要评测出安全可靠的效率及协作移动应用程序供员工安装使用,针对移动设备终端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措施也应跟上,并且更应加强移动终端设备安全使用情况的监管。

此外,在终端管理体系尚不成熟或全面的时刻,更重要的一块儿是要加强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要让他们认识的使用移动设备时可能会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移动设备以便积极应对这些安全威胁。当用户有了这些基本的安全意识认知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时候,移动终端的安全管理便成为轻松的话题。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移动终端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服务,包括咨询顾问和项目实施,并且有开发出针对企业用户的移动终端安全使用培训课程,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