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的网络安全战争

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痛苦何时才能结束呀?当您一次一次从网络环境中赶走黑客或清除掉内部威胁时,您会发现,这是一件永远没有终点的战斗。原因其实很简单,网络攻击永远不会结束,黑客和内部威胁可能会随时重新开始。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网络安全组织和人员才有其长期存在的客观必要。

很多数组织都认为,当黑客入侵您的网络时,就会开始有数据泄露事件。但是实际上很久以前数据泄露就已经开始了,其中包括糟糕的安全行为习惯、错误的安全配置、对安全隐患的轻视、少得可怜的安全预算、以及对旧设备的依赖或没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等等。

网络安全事件发发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它会唤醒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并且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意识学习。当发生安全事故后,相关人员都对信息安全感兴趣一段时间,这有助于人们吸取教训,找出安全弱点并采取补救行动。

不过,并非所有机构能真的获救,很多组织遭遇安全事故后,虽然能够及时恢复,但是经常不知道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邀请的网络安全渗透测试专家团队也给不出使人信服的答案。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顾问董志军表示:技术人员喜欢孤立、片面地看安全事件本身,而不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这固然是受职位的限制,更多的情况是对安全事件起因的不了解。网络安全攻击事件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虽然并非偶然的,但是也需要多种必要条件,比如该修复的安全补丁没有及时安装、该强化的安全配置却没有进行、错误的将配置文件放置于公开地点、通过网络或社交媒体发布了本该保密的信息……

在遭受例如品牌损毁、信誉丧失,以及销售放缓、客户流失的恶果之后,现在,安全团队知道必须将时间花在安全更新和部署新技术上,可能会要求资金不足的团队在六个月内执行一项为期三年的安全计划,当然欲速则不达,这通常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效的网络安全植根于强大的组织文化,它重视一致且专注的安全实践和行动能力,治其表不难,难在治其本。要使网络安全战略发挥作用,需要制定全面的安全计划,包括技术上的安全控制措施,更需要管理安全以及人员安全。

当来自外部的黑客、病毒等无法利用网络层面的技术漏洞入侵时,便会开始利用管理与人员的漏洞。因此,安全预算不能仅仅花在购买新设备上,更需要考虑提升管理层以及全员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不是技术问题,却是很严重的问题。不是花钱请技术高超的人员就能轻易解决的,需要时间来让人们在安全方面不再自大自满、充满警惕,更需要时间让人们摈弃不良的不安全的旧习惯,逐渐适应新的安全要求和提升对安全威胁的敏感度。

我总是和网络安全负责人员说,处理掉一起安全事故,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防止另一起安全事件再发呢?借机建立和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将信息安全纳为优先事项,投入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不仅仅是直接用于安全和保密的资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合规的要求,更需要实际行动,比如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组织,设立信息安全工作改进计划,制定网络安全可量化的指标,设置人员安全绩效考核,定期进行安全管理沟通等等。

建立信息安全意识计划往往是第一步行动,即如果没有完好科学的安全认知,就无法拥有良好的信息安全。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决策,就无法保护自己的组织。安全意识计划包括管理层和员工层。

管理层可以不懂具体的技术实现,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晓得安全原理,那可能迷失方向,瞎指挥的同时又怪下属们能力不足、工作不力,同时对如何管理风险的信念也是如此。

员工们如果没有基本的计算设备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保护理念,他们会随便使用计算机设备,主动引入病毒并成为黑客的带路人,甚至还会主动向外界泄露机密信息。

使安全成为整个组织的习惯和心态,从高管到组织的每个层面。这需要时间培育,需要资源配置,需要制度配合,需要管理加强,更需要意识培训。

最后,即使您今天没有安全预算,也要将所有这些内容纳入为期三年的安全计划。包括制定好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有效的安全沟通计划等等。在保护组织的品牌、销售和客户忠诚度方面,信息安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源于组织上下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态度和认知能力。

网络安全是一起永无止境的战争,网络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他们转向组织的脆弱点——缺乏安全意识的高管和员工,利用他们,搞一搞社工诈骗和网络钓鱼,比苦心研究网络系统的技术弱点要容易的多。因此,要想赢,就得做好打长期战争的准备,更要认识到这并非军人对入侵者的战争,而是一场发动全员的人民战争,并非信息安全团队对黑客和病毒的技术战争,而是全体职员对各类安全威胁的全线网络安全战争。

要记得未来的网络安全战争,我们必须要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防线,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安全前线,旨在帮助各类型的组织机构构建强大的人员安全防线。我们的方法是强化对全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在线学习、安全测试等等,我们提供大量的课程素材资源,包括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电子课件、宣传图片等等,欢迎有兴趣和需要的客户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

安全事故之后的安全流程评审

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甚至被人们当做口号和政治任务。可是从科学角度讲,安全事故无法百分百避免,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响应便成为一项关键安全控管流程。

旨在降低可能损失的应急响应流程在最后的输出往往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和防范未然之道。不可否认,信息安全事故的原因往往都是人为的,即使是信息系统或者外界环境方面的因素,往往也会有适当的防范和补救方案。说到底,不管什么因素,都需要流程方面的防范措施,通过有效的流程控管和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

如何知晓在信息安全管理流程上缺乏什么呢?如何知道将如何改善安全作业流程呢?这不是看表面拍脑袋想当然的事情,需要科学的调研、分析和总结。内部人员能隐约觉察出问题的原因,但是可能并非所称的根源root cause。即使有明眼人能看出来,可能也局限于自身的地位或办公室政治因素而避开不谈。所以,再讲到改善流程,则希望渺茫,无疑让人们为安全事故所付出的代价付之东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安全负责人无疑需要请来外部第三方的审核队伍,帮忙找寻安全管理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咨询和探讨。安全事故五花八门,起因似乎也是如此。但是在专业的安全审核人员看来,微小的失误和明显的过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流程评审的关键已经不再是看看文档,不少公司的文档只是文档,缺乏真实性。现场巡查、人员走访和随机抽检才是发现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关键。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咨询顾问James Dong说:一名懂信息安全的负责任的审核员足够,沟通交流出期望的输出,比如找出安全管理流程中的哪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与行业最佳实践的差距,以及改进建议。

通常第三方中立的信息安全审核人员并不会受制于内部环境的束缚,所以能够较为客观和中立地给出审核报告。当然在提及改进方案之时,往往也会提供专业的建议,比如推荐一些产品和服务。这都无可厚非,而且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总之,一起安全事故的起因看似聚集在一个点,其实并非孤立的,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流程审核分析,才是防范同类安全事故再次发生的正确措施。当然,要让信息安全委员会成员们以及相关的决策者们认识到这一点,还需要足够的安全观念碰撞和沟通交流。无疑,在安全认知的校正和安全观念的启蒙方面,针对管理层的信息安全意识宣导课程可以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