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小心参加社交媒体调查

社交网络媒体近年来非常热火,不少公司开立了VIP帐户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进行在线客户支持服务,也有不少大型公司纷纷鼓励员工开通个人帐户,力图将所有员工者打造成公司战略品牌的网络行销专员。

同时,也有网络犯罪分子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受雇佣于各大市场调查公司、商业间谍公司或竞争对手,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和多数公司员工的热心及好客心态,积极套取各类机密商业信息。

拿微博为例,除非特别进行私密设置,微博的内容对任何有帐户的其他人都是公开的,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微博历史记录,分析和研究员工的兴趣爱好、消费倾向和详细身份。再加上近期微博推行实名制身份认证,更是协助网络犯罪分子轻松发现和定位目标公司的员工。

犯罪分子发动攻击的最常见的手法包括社交工程攻击,即伪称是客户或其它可信的职能机构人员,通过私信等方式向目标套取敏感信息。一旦不能得逞,转而旋即采取其它曲线方式,常见的便是设置调查问卷,策划抽奖活动,引诱目标员工填写在线调查表。

您有没有收到过类似的邀请,让您填写一些信息便有机会获得大奖呢?您有没有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有多少人会参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获得奖励呢?有没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些信息呢?有了这些信息,他们会做什么用处呢?

如果您是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您认为公司的员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会也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呢?

您可能会感到震惊,员工们参加调查问卷时不过想得到些奖励或回报罢了,可能根本没有兴趣或意识去想这么多,而他们所填写的内容几乎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随意沟通,是再智能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也无法完全识别和有效阻止的。

唯有的一种方法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们能够了解到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如何识别这些安全威胁和进行有效的应对。简单的针对于社交媒体调查方面,让员工们在“大奖”的诱惑面前能驻足思考,问一问自己上述几个问题,有一点点疑问或者怀疑有诈的时候能够及时罢手,并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服务团队。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培训顾问Bob Xue说过:公司需要让员工们知道:“真正出于保护客户隐私和安全的市场调查不会收集任何受访人员的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公司名称、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等”。

在鼓励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帮助推广宣传公司的时候,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要确保员工接受基本的社交网络安全使用教育,防止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发起“网络调查”来窃取公司机密。

组织应该教育员工小心防范身份窃贼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在线安全调查表明:在移动应用和云计算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普通消费用户最担心的是个人网络身份被窃贼盗用。

亭长朗然公司的安全培训顾问James Dong说:“每天,人们都会使用在线银行、网购、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服务等等,这些网络应用使用到私人信息如帐户和密码,我们会需要像对待个人重要财产一样来对待私人信息,因为它们面临着失窃和被滥用的安全风险。”

而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让大型组织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及响应,相对于力量薄弱的个人用户来讲,私人信息一旦失窃,几乎无挽回的可能。

针对各类型的组织而言,和商业信誉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舆情的确需要得到监测和响应。同时,也需注意监测和响应通常比较被动,不如主动防范、控制敏感信息出现在互联网的源头更为有效。

而组织敏感信息得以出现在互联网的主要源头无非是员工有意或无意间泄漏、或受到外界渗透攻击。典型的利用社交工程进行信息套取的方式最为流行,冒充权威机关、潜在客户或媒体打电话询问敏感信息是常用的伎俩,这些都需要组织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来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防范。

其中需要加强注意的是网络犯罪分子窃取员工身份的事件越来越多,大型的互联网站点不断爆出用户密码外泄案件,技艺高明的黑客往往会利用它们来尝试登录其它在线系统,而且成功率往往不低。

所以组织应该加强防身份盗窃的第一招便是:在不同的网站使用不同的密码,至少将工作用系统的密码和私人事务的互联网应用密码设置为不同。这样即使某一个系统的密码被窃取,窃贼不会轻易进入到其它的系统。

其次,组织应该教育员工注意和识别不安全的互联网应用,简单讲,多数未使用https通讯协议的网站对登录名和密码都未进行必要的通讯加密,通过这些网络应用进行登录时很容易被攻击者冒充成“中间人”窃取帐户和密码。

再次,要讲的是密码的强度,简单的密码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犯罪分子猜测到,而多数员工又不容易记住无规律的高复杂度的密码,记录下来这些密码到小本子或电脑文件中可能更危险,所以组织应该教育员工如何创建和使用不易被猜测和暴力破解的,但又足够长且容易记忆的密码。

还有,切记要告知员工保护身份和密码的安全,通常组织的领导和IT部门不会向员工索要密码,员工也不能向他人分享个人的密码或其它可以证明个人虚拟身份或权限的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但并不限于门禁卡、钥匙、安全证书、登录令牌等等。

最后,是教育员工在遇到怀疑帐户失窃、怀疑遭遇社交工程攻击之时,应该如何快速采取正确的行动来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失,通常包含立即报告安全事件给组织的安全响应部门,如果涉及组织外部比如信用卡信息失窃,需及时联系相关服务商以及立马报警等等。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组织机构的重要信息数据的分布越来越分散,有效防范身份窃贼,除了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身份保护相关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之外,也需要提醒员工注意基本的安全最佳实践,比如应对黑客发布的击键记录器、内部不良员工的密码偷窥行为和电脑盗用行为等等,需要提醒员工保持防病毒软件、个人防火墙、防垃圾系统等等的更新,并且注意基本的桌面安全保护如输入密码时注意周边环境、在离开位置时锁定电脑屏幕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安全习惯也不能速速养成,除了定期的安全意识培训之外,组织还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控,才能使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变成正确的安全行为,日久天长便会逐渐成为组织的企业安全文化不可分割的关键组成部分。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制作了数百部安全、保密与合规相关教程及动画视频,员工们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进行简单的移动式学习和体验,便可了解基础的安全防范理念。欢迎联系我们预览和洽谈采购使用。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18206751343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