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安全风险与应对之策

各种旨在展示和联接人类“感情”纽带的社交媒体平台仍在继续发展壮大。社交平台不仅使与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容易,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宣传推广甚至在线交易。这种重叠模糊了人们的职业发展与个人生活之间的鸿沟,因此也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网络安全与信息泄密问题。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而今,包括公司在内的各类型机构必须采取措施更多的员工社交网络行为监视措施,以确保其言论“恰当”。当然,也还必须注意安全和隐私风险。

社交媒体多年来不断变化,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热点出现,这些变化使社交媒体变得更容易也更吸引人,但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我们能够了解相应的安全风险,以确定必须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 当今,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使用简便,通过其APP能共享的内容更多,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直播和文字。如此丰富的信息很易于与他人共享,但是很难检查它们以确保关键信息没有错误地发布。
  • 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影响人们,还影响着企业机构。如果共享了错误的信息,则可能会歪曲人们的观点。由于社交媒体的流动性很快,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也要比真实新闻快。
  • 垃圾邮件发送者们也喜欢社交媒体,他们很容易创建伪造帐户并启动垃圾消息广告发送。他们还可以入侵人们的社交媒体帐户,对其进行劫持,然后以这种方式传播其信息。
  • 现今,大部分人们都在使用移动设备发社交媒体信息,当然也有职场人员同时使用电脑版。尽管智能手机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保持与社交网络的连接,但它们也会公开更多例如地理位置、行动轨迹、日程安排、日常活动、消费习惯等等个人信息。
  •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共享大量信息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隐私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规逐渐出台,社交媒体已更改了其隐私政策,因此用户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 很多员工喜欢在社交媒体帐户中发布详细的个人信息,网络不法分子可以使用它们来假冒成员工身份并获得对受限网络区域的访问权限。此外,网络不法分子还可以使用伪造或窃取的帐户来抹黑人们或传播恶意文件和链接。
  • 很多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可能会放松警惕,网络犯罪分子看到这一点,便通过人气很旺的社交媒体来实施钓鱼和诈骗,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发恶意软件,冒充权威机构人员,让受害者进入恶意网站或钓鱼网站,然后感染受害者的电脑或者盗取受害者的账户信息。
  • 大多数社交媒体安全都忽略了人为因素才是企业最大的网络安全风险点。尽管社交媒体难以控制,但是企业必须保持谨慎,因为即使是受信任的员工们也很容易意外地分享错误的信息。这可能会导致重大数据泄露,给公司业务带来严重影响。

社交媒体的安全保密问题这么多,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何采取一种互联互通的协作方法来保护安全非常重要。对此,董志军说: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安全存在:

  • 确保您知道自己的企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从哪些平台中受益最多、以及在何处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不仅可以保护您的业务,还可以保护您的客户与伙伴。
  • 使用强大的安全解决方案,例如防病毒软件、内容过滤系统等等,来保护企业帐户和网络不受恶意URL、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活动和其他威胁的攻击。
  • 鼓励您的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更加主动地制定社交媒体安全策略,从而将安全防护扩展到自己的关联方。
  • 对所有员工进行社交媒体安全最佳实践操作,以及更多网络安全技术和意识方面的培训,特别强调信息发布相关的保密性及合规性。在培训他们时,请确保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因为所有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
  • 强化密码安全及账户安全意识培训,通过保护好员工社交媒体账户的安全,为社交媒体的存在增加一层额外的安全性,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它们。

总之,社交媒体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通过对安全做出承诺,我们可以消除和减轻一些威胁,同时仍然可以从社交媒体的使用中受益。

多年来,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全民的网络安全与保密意识提升,我们帮助众多知名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以让人们的“安全大脑”获得更新进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我们有在线的信息安全学习系统,以及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供选购用于内部培训,其中的主题就包括社交网络的安全使用。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

请小心参加社交媒体调查

社交网络媒体近年来非常热火,不少公司开立了VIP帐户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进行在线客户支持服务,也有不少大型公司纷纷鼓励员工开通个人帐户,力图将所有员工者打造成公司战略品牌的网络行销专员。

同时,也有网络犯罪分子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受雇佣于各大市场调查公司、商业间谍公司或竞争对手,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和多数公司员工的热心及好客心态,积极套取各类机密商业信息。

拿微博为例,除非特别进行私密设置,微博的内容对任何有帐户的其他人都是公开的,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微博历史记录,分析和研究员工的兴趣爱好、消费倾向和详细身份。再加上近期微博推行实名制身份认证,更是协助网络犯罪分子轻松发现和定位目标公司的员工。

犯罪分子发动攻击的最常见的手法包括社交工程攻击,即伪称是客户或其它可信的职能机构人员,通过私信等方式向目标套取敏感信息。一旦不能得逞,转而旋即采取其它曲线方式,常见的便是设置调查问卷,策划抽奖活动,引诱目标员工填写在线调查表。

您有没有收到过类似的邀请,让您填写一些信息便有机会获得大奖呢?您有没有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有多少人会参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获得奖励呢?有没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些信息呢?有了这些信息,他们会做什么用处呢?

如果您是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您认为公司的员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会也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呢?

您可能会感到震惊,员工们参加调查问卷时不过想得到些奖励或回报罢了,可能根本没有兴趣或意识去想这么多,而他们所填写的内容几乎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随意沟通,是再智能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也无法完全识别和有效阻止的。

唯有的一种方法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们能够了解到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如何识别这些安全威胁和进行有效的应对。简单的针对于社交媒体调查方面,让员工们在“大奖”的诱惑面前能驻足思考,问一问自己上述几个问题,有一点点疑问或者怀疑有诈的时候能够及时罢手,并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服务团队。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培训顾问Bob Xue说过:公司需要让员工们知道:“真正出于保护客户隐私和安全的市场调查不会收集任何受访人员的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公司名称、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等”。

在鼓励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帮助推广宣传公司的时候,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要确保员工接受基本的社交网络安全使用教育,防止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发起“网络调查”来窃取公司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