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安全秘籍快速上手

尽管网络安全监管当局加强了互联网接入服务者对用户身份识别和网络使用审计的要求,大型商业街区、酒店、餐厅、咖啡馆、书店等等地方仍然有不少开放式的WIFI接入点。

黑客或一些脚本小孩很容易通过开放式的WIFI无线网络入侵到网络内部的脆弱电脑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设备,进而窃取私人敏感信息数据,以及安装后门程序等恶意软件以备日后进一步使用。

部分大型媒体在这方面多使用恫吓手段,片面夸大黑客的力量神秘和互联网的危机重重,缺乏对最终用户进行耐心细致的网络安全教育;一些互联网安全厂商也只是希望最终用户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广告收入,过于强调他们提供的安全防范软件的效力,忽略与用户沟通正确的安全理念认知和安全使用行为,这些并不利于保障最终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

无线网络业界安全专家们多数希望借助创新的高科技手段来“透明地”保障最终用户自由自在地使用WIFI,但是再高科技的手段也需要最终用户来参与使用和操控,这些旨在提升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可能并不被最终用户所理解和接受,进而被禁用或移除。

无线网络安全界的黑专家们在向最终用户发出错误的诱导,正直的专家们不屑于与菜鸟们进行无线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对话,这便是国内信息安全产业可耻现状的典型表现。泱泱大国呼唤对国民进行客观公正的移动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拒绝故作高深的怪异理论,只需针对普通网民的大白话。

为此,对产品中立、对技术中立的无线安全意识教育课程呼之欲出,普通国民忙于创新社会价值和养家糊口奔小康,根本不会下功夫研究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所以他们只需要短短的能够快速上手的实用的“无线网络安全教程”。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分析师James Dong深深理会到这一点,便总结了如下九条真经“移动网络安全秘籍”,分享给大众网民,网民应该快速知晓为了保障无疑网络安全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 安装、启用和保护防病毒软件的更新
  • 安装和启用个人防火墙
  • 关闭不必要的文件分享服务和远程访问服务
  • 对机密敏感文件进行加密
  • 在不需要数据网络时关闭WIFI连接
  • 登录系统以及传输私密文件前启用加密网络连接
  • 确认SSID使用合法的WIFI服务
  • 假设无线黑客就在藏在附近等待截取数据
  • 给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添加访问密码和远程跟踪功能

最后,员工自带计算设备BYOD高潮渐至,这些设备更可能在组织外部被使用,比如差旅途中。James建议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和WIFI用户,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该开立移动安全以及WIFI安全教育专题,以应对不断出现的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

mobile-security-tips

移动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移动计算很方便,移动用户量也开始剧增,然而只有将相关的安全威胁考虑进来,并且积极主动地保护好设备和设备之上的数据安全才是上策。

网络犯罪分子当然也看到了移动化的趋势,在移动流量逐渐高涨的同时,恶意软件也开始疯狂增长。网络犯罪分子更喜欢利用移动设备及用户作案的另一个原因是较个人电脑而言,来钱更容易。的确,不管是通过终端付费转帐来是直接窃取设备并卖给地下黑市,都能给网络犯罪分子带来可观的收入。

移动设备用户需要了解基本的和最新的安全威胁,方可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移动程序漏洞频出,更新也很快,用户需要及时安装这些更新。此外,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网络安全工程师Bob Xue说:移动安全的弱点不仅仅是移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终端用户脆弱的安全意识和操作实践也是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隐患。

大量非法的未经过严格审核的“免费”移动应用程序都含有恶意代码,这些已经远不止下载广告或体验试用版这么简单单纯,更不限于恶意收集个人隐私。相当大的一部分从地下市场获得的应用程序含有恶意软件,在后来悄悄运作的恶意程序看上去并非像它们寄存的母体那样光鲜。

为什么人们不去及时更新这些软件呢?除了部分用户没有意识到需要进行安全更新之外,网速太慢、流量太贵也是一个问题,当然不能排除那些使用Jailbreak或root的用户不想总是不停地折腾系统。

然而,人们却仍然冒险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网银操作、在线购物、检查邮件甚至分享各类敏感信息。同时,些许终端设备厂家也可能不会重视用户的数据安全保护,他们渴望用户快速更换至他们新推出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让计算终端成为半年甚至一个季度一换的快速消费品。

多数智能终端都可以启用无线AP功能,这让无线网络分享变得轻松,同时也让黑客可以轻松制造出虚假假的WIFI连接,进而更行更多无线网络钓鱼。

而企业级的无线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业务操作带来的便利性让效率和安全之前的平衡变得很困难,企业IT及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不仅仅是BYOD问题。

公司员工使用的个人电脑都要求设置了密码保护,而不少移动设备却没有设置密码访问控制,显然移动设备更容易丢失,更容易使公司的敏感数据外泄。

而针对智能设备的监控受制于平台等限制,用户可能自行安装与其工作无关的应用程序,或者在闲暇时间使用危机四伏的在线手游。

IT部门可能尚未制定完善的移动设备管理政策和相关的标准,让监管使用自己设备于工作的员工成为一件难事儿。如果员工的智能移动设备丢失,损失的不仅仅是员工,公司更得为相关敏感数据的丢失和泄漏埋单。

实际上,纵使IT有远程擦出移动设备数据的权限,也需要得到员工们在安全响应方面的积极配合,犯罪分子可能抢时间将机密文件导出,或者禁用了网络来阻止远端擦除,或在后续使用数据恢复。

数据安全是一项普遍性的问题,但是解决这项问题远不能依赖某一种安全控制措施,在数据的生成、分享、传输、存储等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必要的安全措施,我们要让最终用户理解这些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最终用户的配合,毕竟最终用户是大部分数据的使用者。

mobile-device-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