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云端服务与个人隐私保护相悖吗

放弃邮件客户端、只使用Web邮件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这些仅仅是云计算的初级用户。使用在线文档、记事、相册、音乐、存储的人也越来越多,更不用说各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系统。

在人们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隐私问题。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安全研究员James Dong说,互联网大佬们当然可以访问你我的数据,那就去访问吧,只要是在法律条款及双方同意的使用协议之下,爱怎么访问怎么访问。

极其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的,您就别用互联网服务了,最好到深山老林中,断开一切电子设备,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得了。要不,您就得让步,在您注册帐户时,就已经在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吧?!您一旦用了谷歌、微软、百度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佬们想看一看您的个人信息当然不费吹灰之力了。

不过,话说过来,谷歌、微软、百度和腾讯他们不仅仅能获取您的数据,更能保护您的数据安全。个人数据放在本地电脑或存储设备中会面临不少失窃或损毁的风险,放在互联网大佬们那儿至少不用怕这些,他们有强大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超过一般的企业级用户。所以,均衡一下利弊,如果是互联网公司的机器自动读取您的个人信息,比如Gmail内容被后台广告系统读取,以便给您一个定制的广告,如果是使用免费的邮箱服务,您应该接受这广告啊。对此,James无奈地笑称:当您在看着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也在看着您!

但是如果互联网公司里的员工有强烈的偷窥欲望,正好您的帐户被看中了,那您只能让人家看了,除非您觉察出来,或能抓住人家的把柄。尽管互联网公司对员工访问客户的帐户有严格规定,但总难免有不守规矩的员工吧。特别是在诱惑之下,类似什么恶意差评或删除负面新闻的这些金钱驱动。

放在互联网大佬们那儿也有新的危险,黑客可能发现一些安全漏洞,进而获取了海量的用户和密码,当然也包括您的。这样黑客也就能看您的个人数据了,黑客如果将这些信息公开泄露,那就有更多人可以访问了。不过,通常,这种事情不能百分百避免,但是互联网大佬们会有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措施,立即修改您的密码。只要抢在黑客访问您的数据之前,也没什么大不了。

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让我们知道,除了互联网公司和黑客以外,监管机关也会看您的个人数据,那没办法,网络警察总是有正当理由和方法来监听和分析人们的语音、邮件和及时通讯。您只要不干坏事儿,就不用怕。但是您如果是国家领导人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那就不行了,NSA放不过您吧,粉丝、狗仔队和黑客也都放了不您吧。

互联网世界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就是这个样子,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互联网空间中相对安全的生存,需要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亭长朗然公司James表示,其实,稍稍用功,便可在享用互联网云端服务的同时,轻松抵挡“第三只眼”的偷窥和监视。

人们可以蒙起面来,使用加密电话或暗语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和窃听。其实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招数。比如使用匿名注册,但是得小心,如同公安人员和社会大众会对蒙面人员格外提高警惕,匿名者在互联网上也不受其他用户的欢迎。所以信息安全业界的专业人士们并不建议人们使用假名来注册互联网服务,反倒有不少人强烈支持实名制。而对通讯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倒是最为推崇的最佳安全实践,使用VPN,HTTPS或其它加密通讯是受欢迎的,同样,在文件存储方面,可以使用简单的访问密码或强大的加密功能。

不过,这些基本的安全加密技术仍然不被业界广泛认识和理解,所以除了对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行业,以及几家大型的领导型电商之外,使用HTTPS的网站远远都还不够普及,不少小型的如行业类的电商还是在明文传输用户名和密码。无疑IT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提升,更广阔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都需要加强。

总之,积极使用互联网云端服务是好事,也是社会大分工及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结果,互联网厂商及监管机关可以查看和监视您的个人信息数据,不过是在法律授权及双方约定许可的情况之下,所以您不用担心。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良的员工和黑客等等未授权人员仍然可能伺机偷窥您我的个人数据,这需要我们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使用简单的加密方案可以击退它们。互联网安全威胁客观存在,我们需要信息安全方面的智慧,进而可以趋利避害。互联网云端服务与个人隐私保护相悖,但是前题条件是我们有足够的安全能力保护自己。

我们推出了一套针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个人信息保护培训课程,以及适合互联网大众网民的简单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基础在线课件。欢迎有兴趣的人员联系我们,获得课程的预览以及洽谈购买合作事宜。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如何让互联网更加安全

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们已经进入了职场,甚至开始在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尽管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互联网本身仍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世界的沟通变得更快捷、信息唾手可得之时,严重的隐患也在威胁着我们的在线生态环境和信息系统。

知名的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专家邬贺铨院士:如果安全得不到足够的保障,所有的病毒蠕虫、恶意代码和木马程序都将袭击而来,让我国的互联网受到重创。

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意外中断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尚未消除,全国范围内的域名解析故障蔓延开来,一直持续开新年开工。尽管形势非常严峻,非常基础的互联网安全认识却不被广大互联网用户及企业网民所了解。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安全教育讲师James Dong表示:尽管中国不少互联网公司让互联网安全软件免费,也提供众多免费的安全保障服务,但是网民错误的信息安全观念有时让人啼笑皆非。智能化的安全保护可以让最终用户社会获得傻瓜化的保护,同时也会让最终用户们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素质大幅度降低。

在企业层面,互联网安全问题让位给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然而,数据安全现状很不乐观。绝大多数国内的商业软件和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在前期的需求调研、设计开发以及测试上线等阶段缺少信息安全功能特性及控管措施。在严重的程序安全漏洞被发现之后,对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软件安全修复往往花费不菲,第三方的数据安全系统总是有兼容性及协同工作问题。

一位不愿公开透露姓名的CNCERT官员表示: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了很多年,核心技术仍然是老旧的国外的开源系统,只是添加了一个本土化的表皮——中文界面。未及时更新的开源系统,加之安全纰漏众多的本土化表皮,无疑让安全问题和隐患越积越多。

IT从业人员特别是开发人员们缺乏足够的安全能力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尽管有不少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相关的专业课程,但是多数课程设置跟不上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速度,这就让职场中的继续教育和自我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针对IT从业人员开发制作了信息安全认知级别的基础课程,配之专门针对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九章信安”,可以有效补充高等教育中的不足,特别是在安全理念和管理方法方面。

而对于全国的大众网民来讲,要提升整体的互联网信息安全认知水平和安全意识素养,学习基础型的互联网安全课程必不可少。当然,在互联网时代,针对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我们也积极提倡使用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利用在线卡通视频、网络教育课件和互动式的培训游戏。

只有让人心获得了安全,网民们拥有了必要的安全能力,各类基于互联网和信息系统的创新科技方能用于正道,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