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航班“死机”事件,引发职工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并倡导积极参与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共同构建坚不可摧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前几天,一个令人不安的事件再次敲响了民航行业的信息安全警钟——中航信计算机主机“死机”,导致全国多个机场的航班延误。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故障,更暴露了我们对信息安全的高度依赖,以及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正如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旅客的权益,甚至国家安全。
回顾这场“死机”事件,我们不禁要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一:成都机场“死机”:集散风险下的脆弱性
2021年1月11日,中航信再次遭遇技术故障,导致成都、上海、北京等机场的离港系统瘫痪。当时,成都机场正值旅游旺季,航班密集,旅客流量巨大。由于信息系统集成了大量数据,而且存在集散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系统全面瘫痪。这场突发事件,再次证明了集中式信息管理模式的潜在风险:单一点故障可能迅速蔓延,对整个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这就像一个巨大的 domino 链条,一点微小的震动,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崩溃。类似的情况在众多信息系统、大型企业中屡见不鲜,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案例二:白云机场“死机”:高峰时段的挑战与应对
10月10日,广州白云机场离港系统因中航信主机“死机”而瘫痪,影响了20个航班的起飞,受影响的旅客约2000多人。这场事件在高峰时段发生,更凸显了信息安全风险带来的巨大挑战。在繁忙时段,机场的系统负载通常会达到顶峰,任何细微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更严重的是,由于旅客数量庞大,如果应急预案启动速度不及时,或应对措施不周全,就可能导致旅客滞留时间过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满情绪。白云机场的迅速启动自主开发的离港备份系统,虽然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延误,但体现了在关键时刻,拥有备用系统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任何系统都应有备份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
案例三:上海虹桥机场“死机”:高峰时段信息安全管理的失误
上海虹桥机场在“死机”事件中也因高峰时段而导致航班延误。这不仅仅是因为机场本身繁忙,更反映了在机场信息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失误。例如,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比如定期系统维护、安全漏洞扫描、数据备份等。如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就可能被黑客利用,导致系统被入侵或破坏。因此,机场信息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并严格执行。
信息化浪潮下的信息安全挑战
如今,我们正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使得信息管理更加便捷高效,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机场、航空公司等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信息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
具体来说,我们面临以下几个关键挑战:
- 数据安全威胁日益复杂: 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风险,对机场、航空公司等行业构成严重威胁。
- 系统互联互通带来的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攻击的范围和影响也可能扩大。
- 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我们必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为此,我们强烈倡导积极参与即将开启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活动。
以下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熟悉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 掌握常见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了解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风险,学习如何防范和应对。
- 学习信息安全操作规范: 掌握密码管理、网络使用、数据备份等相关操作规范,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安全风险。
- 学习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流程: 了解如何报告安全事件、如何进行应急处理,确保事件得到及时控制。
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安全培训,才能共同构建坚不可摧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完)
我们的产品包括在线培训平台、定制化教材以及互动式安全演示。这些工具旨在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保护意识,形成强有力的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第一道防线。对于感兴趣的客户,我们随时欢迎您进行产品体验。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