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警惕防范短信诈骗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诈骗也愈发猖獗。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伪装成网购商家、银行客服等,企图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骗取受害者的钱财。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专员董志军称: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能够听到谁谁谁被诈骗了,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防范短信诈骗,我们特别搜集了以下四个诈骗案例,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让大家认识到诈骗的手段和防范的重要性。

案例一:李女士的网购陷阱

李女士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喜欢在网上购物。一天,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卖家,说要向她赔礼道歉,因为她之前在他们店里买的包裹甲醛超标了。对方详细核对了订单信息和收件地址,并表示会双倍赔款。由于对方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李女士没有多想,便相信了对方。

对方称,下午已经发放了赔款,但因为李女士的芝麻信用分不够,赔款没有到账。为了提高芝麻信用分,需要在支付宝上借款再还款。李女士在对方的引导下,从支付宝借出了2700元。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她扫描后将钱转回去,以提高芝麻信用分。李女士按照要求操作,但对方又称系统出了故障,需要将2700元提现到微信上,并发来新的二维码,让她分三次转账。

挂完电话后,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联系了淘宝客服,才发现自己被骗了。2700元已经到了骗子的手中,而从趣店借的钱则要自己还上。

案例二:赵某的退款陷阱

在南京某大学上学的赵某接到了淘宝网店客服的电话,称她购买的裤子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她的名字和订单号,赵某信以为真。客服表示,会打来一笔6000元的保证金,帮助赵某提升芝麻信用分,但之后需要将这笔钱还给网店。

客服加了赵某的微信,发来一条名为淘宝退款的网页链接。赵某按照提示操作,收到了6000元的短信通知。她以为这是网店客服打来的保证金,便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将6000元转了过去。但客服又称这笔转账由于不够及时,已经有2000元打到了一个叫做闪插贷的小额贷款平台。赵某需要进入这个平台,从里面转出2000元给网店。

对方告诉赵某,如果不进行这个操作,每天都会产生高额的利息,并且影响本人的信誉。赵某只能按照要求在借贷平台又借了2000元,转出了2000元。之后,客服又称剩下的4000元被转到了一个叫做改X7的借贷平台,让赵某重新贷款,把钱取了出来。因为贷款审核未通过,对方又让她将总资金翻倍。

赵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查账户才发现之前的6000元和之后的2000元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在闪插袋和X7两家小额贷款平台借贷出来的,而自己的银行卡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6000元的款项。

案例三:王先生的银行陷阱

王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喜欢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和理财。一天,他接到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他的银行卡有异常交易,需要进行安全验证。对方详细核对了王先生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并表示会将一笔验证金额打入他的账户,让他进行确认。

王先生收到了一笔1000元的短信通知,对方称这是验证金额,需要他将这笔钱转到一个指定的账户,以确保账户安全。王先生按照要求操作,将1000元转了过去。但对方又称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再转一笔2000元的验证金额。王先生再次操作,将2000元转了过去。

挂完电话后,王先生越想越不对劲,联系了银行客服,才发现自己被骗了。3000元已经到了骗子的手中。

案例四:张女士的中奖陷阱

张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喜欢参加各种抽奖活动。一天,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她中了一个大奖,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才能领取奖品。对方详细核对了张女士的个人信息,并表示会将手续费打入她的账户,让她进行确认。

张女士收到了一笔500元的短信通知,对方称这是手续费,需要她将这笔钱转到一个指定的账户,以确保奖品的领取。张女士按照要求操作,将500元转了过去。但对方又称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再转一笔1000元的手续费。张女士再次操作,将1000元转了过去。

挂完电话后,张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联系了活动主办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1500元已经到了骗子的手中。

防范短信诈骗的建议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其核心手法大致相同:通过伪装成可信赖的身份,利用受害者的信任,逐步引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最终骗取钱财。为了防范短信诈骗,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保持警惕: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说法。即使对方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也要进行核实。
  2. 核实信息:遇到涉及金钱的事情,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例如,可以通过淘宝客服、银行客服等官方渠道进行确认。
  3. 不随意转账: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提供的账户转账,尤其是涉及大额金钱的转账。即使对方称系统出现故障,也不要轻易相信。
  4.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信息、身份证信息等敏感信息。
  5. 使用官方渠道:进行网购、理财等操作时,一定要使用官方渠道,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6. 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短信诈骗,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专门针对职场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课程,欢迎有需要的客户或伙伴们联系我们,洽谈合作。当然,如果您对文中的这个话题有兴趣或者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欢迎联系我们,以进一步深入探讨。

  • QQ:1767022898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提升移动安全意识防范花样APP诈骗

在数字化时代,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隐蔽和复杂。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移动计算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巨型APP中的花样功能繁多,尽管监管机关不断整治,但是APP开发者总是作恶在先,其目的不是为了给用户送钱,而是从用户那儿赚钱。不仅是存在数字代沟的老一代用户受害,年轻人群中也不大比例的“中招”用户。接下来,简单本文将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帮助大家提高移动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各类APP诈骗陷阱。

案例一:危险的红包陷阱 – 小李的血泪教训

小李是一位25岁的年轻白领,平时喜欢在微信群里和朋友互动。春节期间,他收到了一个看似正常的微信红包。红包界面与正常红包毫无二致,还标注了”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祝福语。

点开红包后,界面显示一个诱人的328元大奖。然而,领取这笔钱需要先分享到3个群,并填写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出于侥幸心理,小李最终中招,不仅没有拿到红包,反而被盗刷了1996元。

教训:再诱人的红包也不能盲目点击,特别是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可疑链接。

案例二:虚假充值的骗局 – 王先生的遭遇

王先生是一位40岁的中年上班族,平时使用手机支付比较频繁。某天,他收到一条声称可以低价充值话费的信息。页面显示只需49.8元就可以充值110元话费,看起来非常划算。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支付了费用。结果却是,他没有到账110元话费,仅到账10元,王先生仔细返回查看页面,发现10元前面的1并不是数字而是背景图片,39.8元就这样打了水漂,这种小花招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更可怕的是,他的支付账号可能已经暴露在诈骗团伙的视线中。

教训:太过廉价和诱人的优惠背后,往往隐藏着骗局。

案例三:社交工程学的精准操控 – 李女士的惊魂

李女士是一位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年轻女性。一天,她在群里收到一个看似来自好友的求助信息,称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马上转账。信息描述非常详细,甚至还配有一些看似真实的截图。

由于信息看起来很真实,李女士没有多想就准备转账。好在她最后一刻联系了真正的好友,才发现这是一个完全的骗局,信息是完全伪造的。

教训:即便信息看起来再真实,也要通过其他渠道再三确认。

移动安全防范指南

基于上述案例,我们总结出以下移动安全防范建议:

  1. 警惕可疑链接和红包
    • 对于陌生人发送的红包保持高度警惕
    • 不要轻易点击带有链接的红包
    • 对于金额异常高的红包要格外谨慎
  2. 保护个人信息
    • 绝不在可疑页面填写银行卡、身份证等敏感信息
    • 不要随意相信需要分享群聊才能领取奖励的页面
    • 谨慎对待要求额外操作的所谓”优惠”
  3. 技术防护
    • 安装并及时更新手机安全防护软件
    • 定期检查手机应用程序权限
    • 使用复杂密码,开启双重认证
  4. 社交安全
    • 通过多个渠道验证可疑信息的真实性
    • 对求助信息保持警惕,即使看起来来源可靠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结语

移动支付的便利不应以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安全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谨慎和警惕是最好的安全护盾。

对于各类型组织机构来讲,移动计算的安全不仅仅是职工们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工作信息的安全,因此,提升职工们的移动安全意识势在必行。不管您对包括移动计算在内的信息安全意识有何种认识,或者只是想聊一聊这个话题,欢迎您随时通过如下方式快速联系到我们。我们有大量的安全意识教程,您可以预览和体验,并进行必要的挑选和购买。

  •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