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防范社交工程诈骗

科技进步极大地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尤其是电话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显著缩短了人际沟通的距离,另一方面则使得信任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变得更加复杂。互联网作为人际互动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交活动。在技术漏洞带来安全风险的同时,人际交往本身也潜藏着重大风险。交流行为的存在,伴随着欺诈行为的发生,而这些欺诈行为成为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工程学。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社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个人的影响力、说服技巧来操纵他人,使其相信并采纳社会工程师所伪装的身份,从而实现特定目的的学科。社会工程师通过这些技巧,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这一过程虽然常常伴随着技术手段的运用,但即便没有高科技的支持,社会工程师也能达成其目标。以下将通过几个案例,具体揭示社会工程学的实质和应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特点和内涵。

案例一:银行内鬼的骗局

1978年的某一天,瑞福晶偶然进入了美国保险太平洋银行公司,作为一名授权职员,他接触到了繁忙的电汇交易部门。这里每日的资金流转高达数十亿美元。当时,瑞福晶所在的公司恰好负责开发电汇交易的数据备份系统,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转账流程,包括银行职员操作款项的步骤。他得知,被授权进行电汇的交易员每天早晨都会收到一个保密的密码,用于电话转账交易。然而,一些交易员为了方便记忆,会将密码写在纸片上,并将其贴在容易被看到的地方。

11月的一天,瑞福晶找了一个借口进入电汇部门。他假装在检查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趁机偷看了纸片上的密码,并记在了心里。几分钟后,他离开了电汇部门,心中犹如中了大奖一般兴奋。当天下午3点左右,瑞福晶走到大厦前厅的付费电话旁,投入硬币,拨通了电汇部门的电话。他伪装成国际部的银行职员迈克尔森。

以下是那次通话的内容:

“喂,我是国际部的迈克尔森。”瑞福晶对接听电话的职员说。

职员按照正常程序询问他的办公电话,他早已准备好答案:“2862。”

职员继续问:“好的,那密码是多少呢?”

瑞福晶回忆当时的心情,他紧张又兴奋地回答:“4789。”

然后,他指示对方将1020万美元从纽约欧文信托公司转到瑞士苏黎世某银行他预先设立的账户。

职员问道:“好的,请告诉我转账的账号。”

这一问让瑞福晶冒了一身冷汗,他事先并未准备这个信息。但他尽力保持镇定,回答说:“我查一下,马上给您回电话。”

随后,他假装成电汇部门的工作人员,向其他部门求助获取账号,然后再次拨打电话。对方收到账号后,甚至还表示感谢。

几天后,瑞福晶飞往瑞士,提取了现金,并用其中的800万美元购买了大量钻石。他将钻石藏于腰带中,顺利通过海关返回美国。瑞福晶成功实施了历史上最大的银行劫案,他未使用任何武器,甚至无需计算机辅助。这种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案例二:钓鱼邮件的陷阱

小李是一家中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天他收到一封看似来自公司高层的邮件,邮件内容要求他立即转账一笔巨款到一个指定的账户,理由是紧急项目资金需求。小李没有多想,立即按照邮件中的指示进行了操作。然而,几天后,公司发现资金被转走,经过调查才发现,小李收到的邮件实际上是一封钓鱼邮件,发件人伪装成公司高层,利用小李的信任进行了诈骗。

案例三:假冒客服的骗局

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她的银行账户有异常交易,需要立即联系客服进行处理。张女士拨打了短信中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服,要求她提供账户信息和验证码进行核实。张女士信以为真,提供了相关信息。结果,她的银行账户被盗刷,损失了几万元。

案例四:微信好友的陷阱

小王在微信上收到一条来自“好友”的消息,对方称自己在外地出差,手机丢失,急需借钱。小王没有多想,立即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一笔钱。然而,几天后,小王才发现,那条消息实际上是一个骗子通过盗取好友账号发送的,他被骗了几千元。

社会工程学的危害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程学的手段多种多样,利用人性的弱点,从而满足自身的私欲。它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想要针对性地去防范社会工程学的攻击是很难的,毕竟我们总是会在无意间暴露了很多重要信息,唯有提高自身的日常警惕意识,才能尽可能杜绝被人利用,杜绝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可能性。

如何防范社交工程诈骗

  1. 小心来路不明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电话,询问员工或者其他内部的资料信息,访问电子邮件等。如果有不认识的人声称来自某合法机构,请设法直接向该机构确认他的身份。
  2. 确认身份:除非能够确定某人有权得到此类信息,否则不要提供个人信息或者所在机构的信息,包括所在机构的组织结构。
  3. 保护网络信息:网络方面的信息尽可能不要在电子邮件中泄露,私人的或者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要回应征求此类信息的邮件,也包括不要点击此类邮件中的链接。
  4. 加强安全意识: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才能去防范复杂多变的社会工程学手段,以不变应万变,以自身坚实的网络安全意识去面对诡计多端的不法分子。

结语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交工程诈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我们可以有效防范这些诈骗手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面对社会工程学攻击,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只有不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保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为了帮助各类型的组织机构实现这一点,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大量的安全意识教程,其中包括社会工程学攻击的识别和防范方法,欢迎有兴趣的客户及伙伴联系我们,预览和体验教程内容,洽谈业务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

如何有效“防民之口”

信息数据泄密问题催生了大量的安全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加之严格的安全控管流程使用,使得机要部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机密数据的出入。

不过,如果员工存心泄密,再高超的技术控管系统也得面对员工们的灵活多变,员工们可能会把单位所有的机要信息存储在大脑之中,而在公司监管范围之外,比如下班之后回到家里或者到竞争业者的处所凭着记忆将它们还原回来……

如果说防范有意的泄密可以通过保密协议等手段帮助,那么员工们在无意间通过口头造成的信息安全数据外泄则是非常难防。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特别当员工们认为受到了压制,可能会在适当的场合及时段表现出强烈的反弹行为。员工们在公司之外谩骂甚至控诉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都会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哲人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需要的是让员工们理解到保障安全的种种措施并非压迫,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员工沟通,沟通的关键问题在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安全措施,这些安全措施的使用对公司以及员工本人有什么好处,从员工们的角度来说服员工们是最好的沟通方法,也最能取得员工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支持。

要想有效堵住员工的口,防止“祸从口出”,可以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设置监控监听设备,以及监听员工们的工作电话,甚至还可以在重点的敏感区域设置通讯信号阻断或语音网络隔离系统。

这些监控监听设备对于多数员工都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并且在安全事故的事后调查分析中的确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安全界有言“防范胜于救治”。在事故之后惩罚员工可能帮助警示其他人,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公司可能已经遭受了无法有效挽回的损失,员工可能不满相关的处罚,内部士气也可能因此而受挫,甚至好员工在实施正确的行为时候也会畏手畏脚。如何能让员工刚刚萌发的“恶念”被及时打消,才是安全管理的高境界。即使多数时间都能遵纪守法的好员工也可能在某些时候萌生不法念头而采取错误的行动,经常“心怀不轨”的员工也可能会有善心,也可能被感化而从良。

防止“祸从口出”,就要让员工们了解哪些信息可以在哪些地方对哪些人说,哪些信息在哪些时候不能对哪些人说,要让员工们认识到信息数据的安全等级,以及依据这些等级,自己可以披露的权限。否则,即使是乖乖好员工也可能会在进行正常业务工作时,为自己不小心说错的话而担心吊胆。

我们需要安全管理的科学和艺术,即如何让员工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走向维护安全的积极一面,而不是试探或者铤而走险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行为研究员James Dong分享了简单的技艺,便是让员工们在开口讲话时注意两点:一、我是否有权披露这些信息?二、对方是否有权了解这些信息?

三星公司研发团队里的人只能和团队里有权限知晓的人沟通新产品相关的消息,他们不敢也不会对其他人讲起和这份荣耀的工作相关的细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没有权限披露最高机密,其他人包括家人和朋友也无权从他们那里获取。当三星Galaxy S III首席工程师ByungJoon Lee的长子问起他是不是在做这款手机时,得到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道。”

想要有效“防民之口”,不能仅仅依赖录音,摄像这些装备和“大棒”政策,也需要利用“胡萝卜”,让员工们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接受这些安全政策和措施对雇佣双方都有利。我们更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沟通,及时堵住“祸从口出”总比等到口头泄密之后打一嘴巴子要高明及和谐多了。

mouth-to-ear-secret-sharing

为了保护公司的数据,每位员工需要知道如何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这就是公司需要开发信息安全意识计划的原因,安全意识计划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保护信息的最佳方法。

除了信息的分级与保密之外,信息安全意识计划还涵盖如下课题:

  •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 当今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威胁,包括网络钓鱼诈骗和恶意软件
  • 如何识别可疑邮件并避免点击其中的恶意链接
  • 如何使用强密码并保护它们不被盗用或破解
  • 登录帐户时如何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
  • ……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各类型的组织机构,包括各机关单位和公司企业,建立适用的安全意识计划,我们提供全面的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内容和在线培训,欢迎有兴趣和需要的客户及伙伴们联系我们,洽谈安全意识方面的采购与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