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行业亟须提升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

市场竞争激烈,快速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程序代码是软件开发企业的致胜法宝,然而,未经过充分检测便得以快速交付的软件会带来新的问题,就是软件代码的安全性不够,甚至漏洞百出。

如果说在传统的内部网络部署实施的软件即使存在明显的安全问题,也不会带来太大风险的话,人们尚会理解。但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时代,快速地将不够安全的Web系统上线则是在为将来埋下一颗不定时地雷。

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的多数产品及大型软件开发公司的小项目都没有采用适当的安全保障措施来确保安全控制目标的实现,即便是基于网站的应用程序也是如此。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软件安全顾问Richard Yu称:“多数Web应用系统的开发项目初期并没有让信息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参与,所以在项目初期的需求分析时即缺乏安全需求的输入,到随后的系统功能规划和设计开发时就更无法保障结果满足安全控管目标。”

软件开发协会的一次软件开发风险分析称:软件开发市场上常见的现象是不断增加产品的功能特性,在软件系统得以实施的后期,安全问题出现后再进行修复的成本异常高昂,因为这时已经很难将安全控制功能推进软件之中。

只有少数行业的关键应用软件的开发会让专业的安全人员进入,多数的软件开发人员并不会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实际上,安全实践应该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软件质量保证实践一样进行必要的渗透测试,而且同样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安全控管功能。

亭长朗然公司的安全分析师James Dong表示:“几乎所有快速开发的中小型应用软件在安全方面都是失败,其中的重要原因并非赶进度这么单纯,实际上,没有多少软件用户能意识到软件的安全问题,更没有多少用户了解软件的安全问题,如果再没有专业的安全人员积极参与,程序开发人员根本不会去关心如何开发出安全的软件。”

由此,我们看来,要想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将安全特性内置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需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加强软件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基本安全意识,再提升开发人员的安全技能,要想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软件外包产业,获得重视安全的国外大客户的订单,特别要注意先向程序开发人员灌输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

software-development-security-training

互联网使用的安全与软件下载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

不少大中型企业的IT部门都有向员工提供标准软件的安装,这不仅出于许可证的管理需求,也是信息安全保护的需要。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出来,更不用说打着免费软件旗号的广告软件甚至恶意软件。

不管公司的软件安装和使用政策如何,都难以完全覆盖员工们的特殊工作需求。完全禁止安装标准清单之外的软件或插件并不容易操作,所以,提升员工们的软件安全意识,让员工们了解到互联网软件下载的风险以及随意安装软件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步骤。

在软件安全使用意识培训方面,简单的停留在理论方面的说教显然无法取得期望中的良好效果。通过一些生动的场景案例和经验分享,能够让员工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随意下载和安装软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们有几部简短的互联网安全意识视频和软件著作权保护教程,将告诉人们从互联网下载和安装软件的常识,包括如何避免触犯知识产权,只从可信的网站下载软件以及避免下载未知的可疑软件,并且在开启安装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

想要了解更多作品吗?我们已经出品百余部安全、保密与合规相关的小教程,以及三百来部信息安全动画视频了!请不要犹豫,立即联系我们。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71-67122372

手机:18206751343

微信:18206751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