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走“中国足球”的老路

国家网络安全事业“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说到底,包括网络空间在内,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二十来年间,大多数行业都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的“红利期”,网络安全行业也是比较“吃香”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很多就业人员能赚得盆满钵满。尽管当下的环境不乐观,但是在美国的创新引领下,整个IT行业还将不断更新迭代,也将带动网络安全行业的长尾红利,所以入行网络安全,仍然是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学子的优质选项。话说回来,即使能“选对行”,也仍然需要在入行后,加入激烈“内卷”的行列,毕竟竞争无处不在,如何脱颖而出呢?正确的方法要大于努力。

没有人能否定,人才是网络强国的“杀手锏”。在信息时代,没有人才,就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网络将会如同渔网失去最基本的防护,网络强国只会是梦想。

人才要怎么来?从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培养?您是如何看待呢?我对此做出如下简单分析。

第一个方案是引进海外人才,我觉得从国外引进人才的风险高,因为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关系密切,歪果仁(外国人)怕是靠不住。不用多说,现在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多数仍然掌握在美国以及亲美的“民主”国家手中,想要收服那些国家的网络安全技术精英,特别在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上改变他们,非常之难。其实即使是来自共产主义友邦的人才,也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忘记前苏联“援助”我国经济建设几年之后,给我国带来的巨大灾难。

另一个方案就是国内培养,近几年,不少高校都开设了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但是通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我们能够获得充分的网络安全英才吗?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一方面,目前多数高校的网络安全教师队伍建设还跟不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还很滞后;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速度太快,教材刚编出来就过时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让传统正规的高校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也造成网络信息安全毕业生眼高手低,学业与就业脱节的现象。

看样子,网络安全人才靠国外引进是不可行的,国内培养也是很滞后且不见得就是“人才”的,那有什么好的办法么?我忽然想起中国足球的培养机制,网络安全方面的重点提人才引进,而不提人才培养,相信是担心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再走入中国足球的挫折之路。

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显然是一条精英人才培育之路,可是十几年的青训下来,不夸张的说,是“没有完全失败”,因为我们在足球方面虽然失败了,但是至少还收获了可用于网络安全人才培育的经验教训。这惨痛的经验教训就是精英化的网络安全人才培训机制根本不行,因为精英培训的根基不牢,缺乏可持续发展性,更会造成后备人才的匮乏。

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网络安全人才一定是得是对网络安全有深厚兴趣的人,有很多不适合这个行当的人,再培养他们也成不了人“才”,反倒误了人家本身的特长,成了木“材”。现在的社会是多样化的,人们的兴趣爱好也多种多样,兴趣爱好来自于内心和潜质,外部的强力培养很难成功。

我这么说并不是否定通过高校进行正规的信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这是因为对于人才本身来讲,“教育”、“培训”是被动接受的,是来自外界力量的;而“学习”是主动索取的,来自于内心本体的。虽然它们之间有些交叉甚至混合,但是效果差别却很大。

说到底,要聚天下网络安全英才,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而是找出对这个行业有强烈兴趣爱好的人员,给他们一个主动学习的平台。如何找出对网络安全有强烈兴趣爱好的人员呢?其实每个行业中都有一批人可能并是真心不喜欢那个行业和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没办法,只能把当成混饭吃的资本。

要找到有爱好又有潜质的人才,就要广撒网,通过强化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看受众人员的态度和兴趣;举办网络安全挑战赛,看参赛人员的天赋和资质;考查自愿主动参加网络安全学习的人员,看他们的是否有恒心毅力;和网络安全从业人员聊天,看他们的涉猎是否广泛,知识是否全面……

网络安全人才要敢于尝试新事物,要能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如同足球运动员年龄大了就要退役一样,最终,所有的网络安全人才都免不了一死,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精英人才。我们要做的是保障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发掘后备人才,这样网络安全行业才会“江山代有才人出”。

要让网络安全人才后继有人,走出“中国足球”的困境,就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发掘出对网络安全事业有兴趣爱的好苗子,然后给这些苗子必要的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制定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并写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中,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人才培养。着重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广泛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各国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能落后啊!对此,习总特别指出: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要吸取“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就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强化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写了这么多,您可能觉得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和您的具体工作关系不大。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有一点您是必须同意的,那就是您可以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等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眼界,和丰富自己的阅历。对吧?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多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动画视频和电子教程,它们不仅仅可以用于网络安全人才的自我学习和在线培养,对于人才的引进和获得来讲,无疑也是重要的网络安全人才评测工具。

如果您对此话题有兴趣,或者需要预览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作品,或者想体验我们的网络安全大赛平台或网络安全人才评测系统,请不要犹豫,随时和我联系。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顾问专员 董志军

如何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侵害知识产权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为我们的创作和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在享受AIGC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AIGC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其中可能包含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当AIGC生成的内容与受保护作品高度相似时,就可能构成侵权。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AIGC侵害我们的知识产权呢?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法治与伦理研究专员董志军表示:知识产权保护话题很复杂,可是说是把双刃剑,创作者可以利用其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也可以来危害别人,同时还有一批流氓和寄生虫从中渔利,甚至阻止着人类共有知识的传播和流通。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知识信息的生成和获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这无疑是一件有益于整体人类的大好事,然而总有些知识产权窃贼、强盗、无赖和流氓,会时不时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权产大棒。让我们抬起头请问苍天:正义何在?苍天无语。让我们拿起计算设备问一问人工智能,其耐心地给出了回答。

了解AIGC的运作机制

要有效防范AIGC侵权,首先需要了解AIGC的运作机制。AIGC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数据,从中提取特征和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和模式生成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模型可能会无意中复制或改编受保护的作品。

用户的安全意识是第一道防线

  • 谨慎选择AIGC工具: 在选择AIGC工具时,要仔细阅读其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了解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优先选择那些提供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承诺的工具。
  • 避免输入受保护内容: 在使用AIGC工具时,避免输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商标或其他受法律保护的内容。
  • 保留创作过程记录: 在使用AIGC进行创作时,要保留详细的创作过程记录,包括输入的提示词、生成的版本等。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您拥有作品的证据。
  • 及时标记原创内容: 对于自己原创的内容,要及时进行版权登记或打上水印,以明确其归属权。
  •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关注与AIGC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加强数据管理: 对用于训练AIGC模型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不包含侵权内容。
  • 开发检测工具: 开发能够检测AIGC生成内容是否侵权的工具,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侵权问题。
  • 完善服务条款: 在服务条款中明确规定用户不得输入侵权内容,并对侵权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
  •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版权登记、侵权监测、维权等。

法律的完善与监管

  • 明确AIGC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 对于AIGC生成的内容是否具有著作权,以及著作权归属问题,法律应给予明确的规定。
  • 完善侵权认定标准: 对于AIGC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应结合技术特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 加强对AIGC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AIGC企业的监管,使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未来展望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我们需要:

  • 加强国际合作: 建立全球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共同应对AIGC带来的挑战。
  •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开发能够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例如水印技术、区块链技术等。
  • 培养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总结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也可能带来知识产权风险。通过加强用户安全意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和监管,我们可以更好地防范AIGC侵害知识产权,实现技术与法律的平衡发展。

注:本文仅为一般性介绍,不构成法律建议。如需获得针对性法律建议,请咨询专业律师。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AIGC与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欢迎联系我们一起探讨。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