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的专用方案,信息安全——价值、目标、战略与流程

信息化在社会和各组织(公司)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少不少组织正在使用互联网。而且,我们相信您各类组织机构会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科技来推动业务流程创新和提升商业竞争力。

为了确保您的组织的成功,您需要认真对待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对各类型的组织越来越重要,有如下三个主要原因:

1.在科技飞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组织的运作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他们的信息系统;
2.公众越来越关心个人的机密信息是否得以被正确地使用;
3.罪犯分子和恐怖分子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威胁一直在增长。

结合您的组织想一想,信息对您的组织是否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您的组织内和组织外相关的员工是否有认识到保护这些价值的重要性?

可能您会说,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更进一步您可能会说您的组织已经部署了各类安全技术措施如防病毒、防火墙、防黑客以及安全补丁修补等等的管理流程,甚至正准备安装UTM统一威胁管理系统,上马SOC安全运营中心项目或者打算外包一些安全技术服务给MSSP可管理安全服务提供商等等。

您确实正在做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不管统一威胁管理系统、安全运维中心还是网络安全托管,都可以很大程度帮助保护您的组织的网络安全。

同时,您要保持清醒,整合型的安全网关、安全运营中心或者外包安全服务大都自称是一整套的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是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了它们之后就可高枕无忧,实际上并非如此,如下三点将告诉您为何众多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并不能解决您的商业价值保护问题:

1.每个组织都不相同,所以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都是不同的:使用的技术,技术使用的人员,业务经营的区域和物理位置。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息安全;
2.信息安全影响到每一个组织的架构和行为:一个安全控管的疏忽可能导致信息被窃取;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连接到组织的网络可能破坏信息数据;一杯红茶泼洒在电脑键盘上可能会让信息不可用;
3.每一个人都在用独特的方式与组织交互——从潜在的客户到执行总监,从商业黑客到信息安全经理,都在时刻对组织的信息安全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看完上述三点,您是否开始反思甚至否认所谓的“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其实,并不是安全厂商故意欺骗您,毕竟,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要有一个华丽的包装,想想您自己的组织的业务,不也是如此吗?

这实际上也并非您的错,当然,事前您可能已经隐约感受到过分依赖技术控管体系可能并不够,只是现在您的感觉更加强烈而已。

不要忧虑,因为认识到信息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表明现在您已经开始走上正确的方向,在这正确的方向的指引下,您的组织的信息安全和您自己,都将得到彻底的解放,获得自由和新生,这不是很值得开心的事儿吗?

不是拍您的马屁,让我们言归正转,首先,您已经认识到,信息安全和管理需要在组织背景中加以考虑,毕竟,信息安全管理并不是您的组织存在的目标,只是确保成功的手段,甚至您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可能是深入组织的核心业务,以更多地贡献您的聪明才华。

所以,我们建议您行动起来,但是并不必急于拿出阶段性的成绩,而是先了解您的组织,或许您会讲至少心里在说,我在组织中已经是元老啦,我太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了。

我们不否认您肯定要比我们对您的组织更加了解,我们给您的建议是:

1.调查并确定那些会影响您的组织的信息安全问题;
2.详细了解和说明信息安全和组织各个职能区域之间的关联;
3.确定每个人可能对安全的贡献,提出一项策略,这项策略可以让积极贡献的总和大于消极贡献的总和。

等完成了这一步,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您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组织了,这胜过一切的漏洞扫描、安全评估和外部审核,所以我们要祝贺您和您的组织,为您们的脱颖而出,想想看,还有多少组织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正在黑暗之中探索着前进的方向、正在被世俗牵着鼻子,正在迷失中丧失未来的前程。

安全文化建设需让员工走出舒适区

在公司内部,想要发起一场安全文化宣传活动不难,要形成具有长久效应的安全文化气氛不易,无疑企业文化及安全管理负责人需要下一番努力。

安全文化建设的最大驱动力无疑是来自业务成功的需求,当然,法规监管、行业准入、甚至合作伙伴的要求等等也都是驱动力量。然而,我们清晰可见的是在这些驱动力下,多数公司仍然严重信赖传统的技术类安全控制手段。虽然安全技术的不断创新让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容易,然而显然技术措施无法完全兼顾安全治理的效率和效益。再高档的监控设备也经不起一口喷射到摄像头的恶心的浓痰,再高端的网络防火墙也会被懒散的管理员设置为不起任何访问控制作用的路由器。

如何科学地建设公司的安全文化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安全文化顾问James Dong说:公司负责人要以部分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和安全标准化创建及其他管理制度开展。以安全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但是实话讲,国家标准都是高屋建翎,不会给出具体的案例性指导。于是不少公司就像搞革命运动一样,搞很多标语横幅、大会演讲、人山人海、上台颁奖……

需知,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不是做“秀”给领导给外界看,而是要争取人心,要让受众们让员工们理解安全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我们想一想,诸如:“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等安全警语有给员工们什么实用的安全知识么?尽管这些警示语强调了安全责任,但是效果往往不佳,因为展示了太多的高压态势之下责任强加欲望,并没有从受众本身的特别出发,让受众感到有什么好处,所以容易引起受众的忽略甚至反感。

通过对一些简单的日常安全认知和行为的评估测试,能够获得整体的安全认知水平,通常在“该怎么做才安全”的层面,如果评估结果太差,则无疑需要强化安全知识内容的宣传。如果评估结果尚可,那说明最基础的安全知识已经被多数员工们所理解和掌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则应该将放在“为什么要这样做才安全”这个更高的层面上。

如果员工们普遍了解了“该怎么做才安全”,还不能指望他们会严格遵守,他们可能从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往往是很多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因。对这个层面上的员工,加强安全管理监督、自查自纠、交叉检查等等措施往往收效并不会太明显,即使多次检查下来看起来不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且这些检查活动往往会事倍功半。

人是活物,不是机器,别太期望叫他该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昆明亭长朗然公司James表示:人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这些。让受众超越“该怎么做才安全”的层面,让他们思考和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才安全”,他们才会有安全和思想和思维习惯,才会真正将安全流入到自己的血脉和行为之中。

人的本性是比较懒散的,保障安全往往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不关心安全的人们。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不良的习性——“舒适区”。要让人们走出这个“舒适区”,安全理念才能深入人心,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走上正轨。

聪明的安全作业流程和指南中往往不仅仅有关于“为什么要做这项安全流程”的目标,以及“该怎么做”的方法,更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精解,在些基础之上配之适当的奖惩措施,才能让安全流程和指南逐渐成为可不断重复的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企业安全文化之中。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高见或者想讲些什么,请不要犹豫,随时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