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争取胜关键在于普通网民

说到网络战争,普通人可能觉得非常遥远,认为个人通常不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原因是没有什么值得攻击的。的确,与传统战争一样,交战双方的攻占目标往往不会是平民百姓,但是平民百姓往往会为战争付出重大代价,甚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然而互联网世界不太平,由网络犯罪集团、国际敌对势力甚至国家政府力量资助的大规模互联网安全渗透攻击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各大国政要们所关注的重要政治课题。恶意软件、黑客组织、商业间谍、网络黑帮、在线勒索、社交诈骗等等更是不时骚扰着各类政府机构、商业公司以及家庭个人。

由东欧国家顶级黑客们一手操控的僵尸网络遍布全球,美国华盛顿周边云集着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商,俄罗斯的网络黑帮通过互联网黑市买卖着全世界人民的信用卡和银行帐户信息,伊朗及朝鲜网军不时释放出能给基础设施带来破坏毁灭性打击的网络蠕虫,遍布全球的匿名黑客组织成员在用他们的暴力行动推行着特有的价值观念,互联网大鳄们更是掌握了全球网民的隐私并从中渔利,印度大规模培训网络安全渗透攻击人才,中国极力否认美国宣称的中国军队力量参与该国商业信息窃密,互联网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当战争不再只借助实体的火箭枪炮和坦克导弹,而是利用互联网或结合互联网,那杀伤力也非同寻常。“阿拉伯之春”运动并不仅仅在非“西方民主”价值体系之下的国家运行,如同瘟疫传播一样到达欧洲、美洲和亚洲,更是燃烧到伦敦、纽约等西方大型城市,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至今仍为一些贪腐政权所震惊。

我们需要理解人们为了追求民主自由、政治改革和人权民生而进行的示威游行,所以,不能责怪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在这些抗议和示威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毕竟,社交媒体只是中立的工具,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民众的教育,中老年人和文盲不满足生存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吃不饱,而多数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可能并非“吃不饱”,而是由于失业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困顿。

宏观的背景可能是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实际上,观望历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多数也因经济危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说到底是利益之争,自己的国民养不活便去抢劫别人的,价值观异同之类的只是借口。就如同一个人饿极了会攻击他人抢夺财富一样,但很少会因别人的想法和他不同而发起攻击。

所以,从历史上看,新的世界战争不可避免,即使现代的聪明人们会想法弱化战争的可能,但是世界已经失去平衡。欧美强国很多人不干活,一直享受着发展中国家为其生产制造的商品,还不够,仍要透支未来不顾一切的尽情消费。亚太发展中国家励精图治,辛勤耕耘,为西方雇主送上精美产品,还搭上真金白银。不过,时代已经不容列强再赤裸裸的入侵,他们要选择全新的途径,即通过网络空间发起战争。

这些网络空间的战争绝对不仅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列强很定不希望让我们关闭国门,他们想的无非是如何通过网络战争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例如,攻击兵团可能会通过网络培植网络亲信,给中国网民“洗脑”,甚至通过赞助中国网民来实施摇控措施,进而通过他们来影响相关政策,攻击了孤立反对者,方便其获得最大利益。这些传统上的商业间谍行为如何能够成为网络战争呢?大规模的商业间谍行为需要全方面的咨询和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最方便的便是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通过信息系统轻易获得关键信息,甚至进行必要的远程变更,便可轻易将一个大笔采购订单交入他手,甚至将大笔金银财宝掳为己有。

列强可以制造出繁复的商业应用软件和互联网爬虫及蠕虫,当然也已经制造出全自动化集成关键信息获取、分析、识别、更改、回传等等功能的网络入侵工具,不仅能够从网上窃取真金白银,更能抹杀证据于无形。传统上我们说这些是网银大盗、勒索软件或木马引擎等等,实际上,当这些地下工具被用于网络战争时,便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要有效防范网络战争,专业化的网络空间保卫队伍不可或缺,然而网络战争攻击悄然无形,更可能会潜伏于任何国民,处于经济困顿之中的国民更是容易成为助纣为虐者,特别是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更容易成为网络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如同公司需要特别关照心怀不满的内部员工一样,国家也应该重视处于经济困顿之中的年轻国民,即使不提政治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也得特别是加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反间谍意识和保密意识,更需教会他们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及机密信息。

网战在即,要想取胜,网军为主,备兵网民。舆论炒作,不惜一拼,无往不胜,还需练兵。

cyber-war-awareness

科研信息的保密

当前,科研保密的问题很严重,某些单位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比较薄弱,缺乏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导致涉密科研项目泄密频发。对此,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保密局、中科院及国资委等部门就加强新形势下涉密科研保密管理提出意见,做出重要部署,这对于做好涉密科研领域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安全保密意识宣教讲师董志军说:这是个时代问题,科技时代,需要保密的科研成果很多;同样这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大国都花了大价钱进行科研,没人愿意将巨大代价换来的成果轻易给到别人。

下面我们简单聊一聊科研人员应该知晓的保密知识,很多搞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注意提升保密意识、政治觉悟和商业操守,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单位的利益,不要被一时的疏忽或贪念毁了自己的光明前程。

背景与形势

科研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加强涉密科研保密管理是实施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快,涉密科研项目领域进一步拓展,涉密科研成果数量越来越多,涉密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予以重点保护。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情报价值越来越高,境外情报机构一刻也不放松地紧盯我国涉密科研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极力搜集、窃取我国涉密科研项目情报信息,特别是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成果,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科研保密的特点

涉密科研与常规科研相比,具有信息化程度高、泄密隐患大、科研场所变更频繁、参与人员多、涉及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

保密管理职责不明确

一些涉密科研项目下达渠道多、研制周期长、参研单位多、责任主体复杂、保密管理职责不够清晰,导致出现“谁都该管,又谁都管不到位”的问题。定密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存在保密范围过于原则、保密要点不够清楚、事项不够具体等问题。参研人员管理不严格有些单位未对参研人员进行保密审查、教育培训和登记备案,未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参研人员保密意识和法纪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定密管理不规范

一些单位存在保密范围过于原则、保密要点不够清楚、事项不够具体等问题。

参研人员管理不严格

有些单位未对参研人员进行保密审查、教育培训和登记备案,未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参研人员保密意识和法纪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解决之道

在工作中,笔者接解到很多参与国家高精尖科技项目、军事、国防、航天等科技项目的单位和保密负责人员,他们表示参研人员保密意识普遍很弱,好在他们的圈子往往也比较窄。尽管如此,对涉密参研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保密专家表示:在发布科研成果,比如论文投稿、信息检索等活动时必须谨慎,要充分考虑科研成果是否会泄密,要权衡利弊,三思而行。在参加学术会议时避免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与同行无底线地交流,有意无意地泄露科研信息,也不要轻易地在学术论坛、博客、微博、微信、通讯中发布工作相关信息,这样很容易造成无意泄密。

小结

科研保密要从参研人员的保密意识抓起,这永远是个不变的真理。除了保密、知识产权意识,合规守法意识都需要得到强化,否则参研人员的跳槽、单干和另起炉灶等等行为带来的问题在商业领域里屡见不鲜。记住,外部间谍威胁远不如内部人员威胁来得严重。

多年来,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全民的网络安全及保密意识提升,我们帮助众多知名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保密意识教育,我们有在线的信息安全学习系统,以及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供选购用于内部培训。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