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小心参加社交媒体调查

社交网络媒体近年来非常热火,不少公司开立了VIP帐户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进行在线客户支持服务,也有不少大型公司纷纷鼓励员工开通个人帐户,力图将所有员工者打造成公司战略品牌的网络行销专员。

同时,也有网络犯罪分子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受雇佣于各大市场调查公司、商业间谍公司或竞争对手,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和多数公司员工的热心及好客心态,积极套取各类机密商业信息。

拿微博为例,除非特别进行私密设置,微博的内容对任何有帐户的其他人都是公开的,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微博历史记录,分析和研究员工的兴趣爱好、消费倾向和详细身份。再加上近期微博推行实名制身份认证,更是协助网络犯罪分子轻松发现和定位目标公司的员工。

犯罪分子发动攻击的最常见的手法包括社交工程攻击,即伪称是客户或其它可信的职能机构人员,通过私信等方式向目标套取敏感信息。一旦不能得逞,转而旋即采取其它曲线方式,常见的便是设置调查问卷,策划抽奖活动,引诱目标员工填写在线调查表。

您有没有收到过类似的邀请,让您填写一些信息便有机会获得大奖呢?您有没有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有多少人会参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获得奖励呢?有没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些信息呢?有了这些信息,他们会做什么用处呢?

如果您是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您认为公司的员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会也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呢?

您可能会感到震惊,员工们参加调查问卷时不过想得到些奖励或回报罢了,可能根本没有兴趣或意识去想这么多,而他们所填写的内容几乎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随意沟通,是再智能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也无法完全识别和有效阻止的。

唯有的一种方法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们能够了解到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如何识别这些安全威胁和进行有效的应对。简单的针对于社交媒体调查方面,让员工们在“大奖”的诱惑面前能驻足思考,问一问自己上述几个问题,有一点点疑问或者怀疑有诈的时候能够及时罢手,并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服务团队。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培训顾问Bob Xue说过:公司需要让员工们知道:“真正出于保护客户隐私和安全的市场调查不会收集任何受访人员的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公司名称、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等”。

在鼓励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帮助推广宣传公司的时候,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要确保员工接受基本的社交网络安全使用教育,防止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发起“网络调查”来窃取公司机密。

基于USB的攻击仍然是重大威胁

如今,通过手机移动应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电脑之间,交换文件都很方便,光盘逐渐退出,但是U盘、移动硬盘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驱动器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仍然被普遍接受为一种简单的数据传输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深受网络犯罪分子的喜爱,用于对计算机甚至工业系统发起攻击。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数十年来,利用USB的攻击一直见诸于媒体,包括破坏伊朗核电站的“震网”病毒传播媒介、以美国国防工业为目标的FIN7网络犯罪、从连锁餐厅和酒店窃取数百万张信用卡的信息盗窃。

在该种攻击中,网络犯罪分子将USB设备“丢弃”或“邮寄”给人们,当人们将其插入计算机的USB端口,就中招了。

USB攻击主要包括有最基本的招数,即将恶意代码存于其中,用户点击后就会释放出恶意代码,该代码甚至会自动激活,并且从互联网上下载更多恶意软件。

更为复杂和高级的方式是该USB设备自动注册为人机接口设备 (HID) ,设备看起来像U盘,但实际上会诱使计算机认为已连接键盘。然后会自动注入击键命令,进而让黑客远程访问受害者的计算机。

最先进的USB攻击利用了供应商在发现攻击之前不知道的计算机软件中的漏洞(零日攻击),因为黑客在开发人员有机会采取行动修复漏洞之前就采取了行动。这些先进的网络攻击可以秘密入侵网络并提供大量内部甚至机密数据。

还有一种破坏性的USB攻击是毁坏计算机、手机甚至变压器。腾讯安全实验室曾经测试过,从USB线收集电力,吸收电力直到达到大约240伏之高,然后以毁灭性的电涌将能量释放回数据线,进而“烧毁”包括硬盘、芯片、电容等电子配件。

不过,HID或USB驱动攻击不是隔空的,而是物理的,只有当受害者愿意或被诱骗将未知的USB设备或接线插入其电脑或手机时,它们才能成功。因此,防范之道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而直接——从物理层面,比如利用焊死的方法,封闭工作场所全部计算机的所有USB接口。但是,这种做法也给IT维护带来麻烦。稍稍灵活点的做法是仅允许员工们连接经过认可和批准的USB设备,或是经过安全团队审查的USB设备,以来防御此类攻击。

鉴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并不知道如何安全地确定USB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请员工们了解USB驱动器的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意识,并敦促他们将发现的可疑设备交给IT安全专员。

我们经常告诉孩子们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也有流行歌曲唱道“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这与鼓励员工不要将未知安全来源的USB设备插入计算机中的想法相同。

人为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在像网络安全这样高度依赖技术的领域也是如此。虽然有一些安全机制来预防和检测此类USB安全事件,但有时,即使是通常运行良好组织机构也可能成为人为因素漏洞的受害者。幸运的是,通过识别常见问题区域并相应地解决它们,组织可以将人为错误降至最低,并确保业务照常运作。

尽管人为因素是网络安全的主要非技术障碍,但如果员工遵守明确、定义明确的安全政策,并实践和参与日常网络安全培训和演习,则可以保护组织的网络和数据。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大量的网络安全及信息保密意识动画视频和电子课件,包括防范这种“坏USB”攻击的内容,欢迎有兴趣或有需要的客户联系我们,预览作品及洽谈采购。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