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安全产业创新的推动力

IT安全管理者中的鹰派喜欢一句话是: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可是说得容易,做得难。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经理James Dong表示:防守和进攻总不仅需要有能力,还需要有“道”。

首先,很多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安全力量来实施基本的防御,体现在缺乏懂安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信息化水平都非常落后,稀有的几个从电脑城出来的IT人也只是天天忙着重装机器、调试软件和杀病毒,这种混乱的局面来黑客黑起来都不爽,谈何防守?

别说咱没人才可以像谷歌、苹果、微软和亚马逊那样花钱搞黑客挑战赛来帮忙找出安全漏洞,用少得多的投入就可请些靠谱的有认证的喜欢钻研和捣腾技术的安全人员。也别说咱不懂管理可请跨国咨询顾问四大轻松通过审计拿到牌证,不管屌丝还是土豪给人家送钱人家还嫌丢掉了洋身份呢,咱要加强内功,出去喝点洋墨水,好好学习领先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情况可能会做得更好,因为自己总比不懂中国特色的老外要更清楚自己吧。

其次,说到进攻,您敢攻谁?竞争者那儿稍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想到您,警察立马登门,党纪国法可不是拿来玩儿的。即使给您一个胆量,您又能攻得下谁呢?攻下了又怎么样呢?给人家挠个痒痒?没一会儿功夫就让人家给恢复了?要进攻,不见得真是自己出手,伪装再好也会被轻易识别和撕破,找黑阔,文件您不敢签,怕留下证据,口头许诺和交易您信得过么?

其实广义层面上的进攻没有那么难,首先得懂法守法,保护好自己。薪金福利多出个千儿八百的就可轻松将竞争者中的核心人员挖过来,不过您也得留心人家也会这一招呢!这样博弈的结果就是核心人才的要价水涨船高。您还可以在竞争者中安插间谍人员,新客户、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什么的都是一笔笔“双赢”的买卖。同时,您也得看好您自己的队伍不是,不然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劳动成果瞬间就被低价出售给竞争者了。

要说还有一种合法的进攻方式就是搜集公开信息来研究对手,不要以为这只是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才会的招数,各路“调查公司”、“信息公司”、“数据分析公司”就是精通这个的。想要客户,给他们一些钱,想解决科研难题,给他们一些钱,他们的网络“爬虫”就象计算机蠕虫一样入侵到攻击目标的所有系统,将其中的数据进行摘取和综合分析,并呈现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这么轻易搞定的。您说这些人不是在使用“大数据”技术么?是的,人家早都在用了,而且还利用了APT呢,比如冒充客户去一通社交工程攻击电话询问核心信息、收买清洁工偷拍内部资料,高价回收各类信息垃圾……

您可能越看进攻的招数,越懂得如何防范,这就对了,这正是“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句话的真理,当您懂了如何进攻的,才会知道如何防范。攻防双方的对决和博弈是永无止境的,这个过程也在推动着IT安全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类科技创新于是便被催生了。昆明亭长朗然公司,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来帮助您的公司和员工在第一时间识别这些进攻的手段,进而及时搭建起最佳的防范体系。

打击猖獗的商业间谍活动

cyber-espionage
冒充潜在的客户或合作伙伴来询价、体验服务甚至测试产品是商业领域里常见的间谍手法。一些实体店面甚至贴出了“不雅”的标语,企图令那些“心怀不轨”的情报刺探人员知难而退。

而在互联网驱动下的新经济中,间谍们已经无需到实体地点,借助常用的电话、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间谍们可以用种种方式和渠道来蒙骗目标对象的信任,进而窃取相关的敏感甚至竞争信息。

虽说领先的创意和技术来源自企业家精神和长期的研究开发,但是互相借鉴行业内玩家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是推动良性竞争和社会进步的促进剂。不过借鉴在多数情况下都会演变成模仿和抄袭,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小的花费,快速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

我们无法100%地防止竞争者模仿或抄袭,但是却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这个模仿的难度和抄袭的成本。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商业安全观察员James Dong称:如果说注册专利或商标等知识产权、利用法律手段维权是一种战略手法,那提升员工信息安全保密意识,防止敏感机密数据泄露便是一种战术手法。

骗子们常常在电话中使用诈骗伎俩,间谍们是高级别的目标专一的骗子,他们使用的是“社交工程学攻击术”,社交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会将各种碎片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并加以充分利用,它利用人性的弱点、借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中的精华,目的就是获得人们的信任,进而获得非法的利益。

而即时通讯工具让实时的网络沟通成本变得几乎为零,所以大受商业领域的欢迎,同样,对方的身份校验是个难题。除了基于社会工程学技术的诈骗之外,传输含有定制恶意代码的文件,让计算终端中招,是黑客型间谍惯用的手段。

电子邮件是传统而经典的商业沟通工具,当然商业间谍不会放弃使用它。免费的匿名的邮件地址随处便可申请到,急于获得客户的员工会放弃这个可能的销售机会么?如果商业间谍再结合使用黑客技术,内嵌一些邮件钓鱼链接或可执行附件代码,员工中招的概率便上提升几何?

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仅给商业间谍更多刺探情报的机会,也让其更容易画出目标人员的关系图,通过分析历史信息,也更容易分析出员工们的性格特质和喜好,以便更有针对性选择策略的下手。

如何有效防范商业间谍无孔不入的渗透活动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James说:商业间谍的电话沟通招数和潜在客户的正常方式有些不同,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告知我们的员工。钓鱼邮件或消息与平常的猛消息看起来无异,细细辨识则能发现端倪,我们需要的是让员工们掌握这些识别安全风险的能力。除了安全能力的提升,我们也还需要员工们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态度,这样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告,以便安全专业团队能有正确快速的响应。

我们制作了一部防止社交工程学电话攻击的互动式教程,这个教程的设计真是让人玩一次,便终生难忘。如果您有兴趣体验一下,欢迎不要犹豫也不要客气地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