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猖獗的商业间谍活动

cyber-espionage
冒充潜在的客户或合作伙伴来询价、体验服务甚至测试产品是商业领域里常见的间谍手法。一些实体店面甚至贴出了“不雅”的标语,企图令那些“心怀不轨”的情报刺探人员知难而退。

而在互联网驱动下的新经济中,间谍们已经无需到实体地点,借助常用的电话、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间谍们可以用种种方式和渠道来蒙骗目标对象的信任,进而窃取相关的敏感甚至竞争信息。

虽说领先的创意和技术来源自企业家精神和长期的研究开发,但是互相借鉴行业内玩家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是推动良性竞争和社会进步的促进剂。不过借鉴在多数情况下都会演变成模仿和抄袭,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小的花费,快速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

我们无法100%地防止竞争者模仿或抄袭,但是却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这个模仿的难度和抄袭的成本。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商业安全观察员James Dong称:如果说注册专利或商标等知识产权、利用法律手段维权是一种战略手法,那提升员工信息安全保密意识,防止敏感机密数据泄露便是一种战术手法。

骗子们常常在电话中使用诈骗伎俩,间谍们是高级别的目标专一的骗子,他们使用的是“社交工程学攻击术”,社交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会将各种碎片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并加以充分利用,它利用人性的弱点、借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中的精华,目的就是获得人们的信任,进而获得非法的利益。

而即时通讯工具让实时的网络沟通成本变得几乎为零,所以大受商业领域的欢迎,同样,对方的身份校验是个难题。除了基于社会工程学技术的诈骗之外,传输含有定制恶意代码的文件,让计算终端中招,是黑客型间谍惯用的手段。

电子邮件是传统而经典的商业沟通工具,当然商业间谍不会放弃使用它。免费的匿名的邮件地址随处便可申请到,急于获得客户的员工会放弃这个可能的销售机会么?如果商业间谍再结合使用黑客技术,内嵌一些邮件钓鱼链接或可执行附件代码,员工中招的概率便上提升几何?

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仅给商业间谍更多刺探情报的机会,也让其更容易画出目标人员的关系图,通过分析历史信息,也更容易分析出员工们的性格特质和喜好,以便更有针对性选择策略的下手。

如何有效防范商业间谍无孔不入的渗透活动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James说:商业间谍的电话沟通招数和潜在客户的正常方式有些不同,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告知我们的员工。钓鱼邮件或消息与平常的猛消息看起来无异,细细辨识则能发现端倪,我们需要的是让员工们掌握这些识别安全风险的能力。除了安全能力的提升,我们也还需要员工们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态度,这样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告,以便安全专业团队能有正确快速的响应。

我们制作了一部防止社交工程学电话攻击的互动式教程,这个教程的设计真是让人玩一次,便终生难忘。如果您有兴趣体验一下,欢迎不要犹豫也不要客气地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

网络战争取胜关键在于普通网民

说到网络战争,普通人可能觉得非常遥远,认为个人通常不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原因是没有什么值得攻击的。的确,与传统战争一样,交战双方的攻占目标往往不会是平民百姓,但是平民百姓往往会为战争付出重大代价,甚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然而互联网世界不太平,由网络犯罪集团、国际敌对势力甚至国家政府力量资助的大规模互联网安全渗透攻击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各大国政要们所关注的重要政治课题。恶意软件、黑客组织、商业间谍、网络黑帮、在线勒索、社交诈骗等等更是不时骚扰着各类政府机构、商业公司以及家庭个人。

由东欧国家顶级黑客们一手操控的僵尸网络遍布全球,美国华盛顿周边云集着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商,俄罗斯的网络黑帮通过互联网黑市买卖着全世界人民的信用卡和银行帐户信息,伊朗及朝鲜网军不时释放出能给基础设施带来破坏毁灭性打击的网络蠕虫,遍布全球的匿名黑客组织成员在用他们的暴力行动推行着特有的价值观念,互联网大鳄们更是掌握了全球网民的隐私并从中渔利,印度大规模培训网络安全渗透攻击人才,中国极力否认美国宣称的中国军队力量参与该国商业信息窃密,互联网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当战争不再只借助实体的火箭枪炮和坦克导弹,而是利用互联网或结合互联网,那杀伤力也非同寻常。“阿拉伯之春”运动并不仅仅在非“西方民主”价值体系之下的国家运行,如同瘟疫传播一样到达欧洲、美洲和亚洲,更是燃烧到伦敦、纽约等西方大型城市,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至今仍为一些贪腐政权所震惊。

我们需要理解人们为了追求民主自由、政治改革和人权民生而进行的示威游行,所以,不能责怪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在这些抗议和示威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毕竟,社交媒体只是中立的工具,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民众的教育,中老年人和文盲不满足生存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吃不饱,而多数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可能并非“吃不饱”,而是由于失业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困顿。

宏观的背景可能是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实际上,观望历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多数也因经济危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说到底是利益之争,自己的国民养不活便去抢劫别人的,价值观异同之类的只是借口。就如同一个人饿极了会攻击他人抢夺财富一样,但很少会因别人的想法和他不同而发起攻击。

所以,从历史上看,新的世界战争不可避免,即使现代的聪明人们会想法弱化战争的可能,但是世界已经失去平衡。欧美强国很多人不干活,一直享受着发展中国家为其生产制造的商品,还不够,仍要透支未来不顾一切的尽情消费。亚太发展中国家励精图治,辛勤耕耘,为西方雇主送上精美产品,还搭上真金白银。不过,时代已经不容列强再赤裸裸的入侵,他们要选择全新的途径,即通过网络空间发起战争。

这些网络空间的战争绝对不仅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列强很定不希望让我们关闭国门,他们想的无非是如何通过网络战争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例如,攻击兵团可能会通过网络培植网络亲信,给中国网民“洗脑”,甚至通过赞助中国网民来实施摇控措施,进而通过他们来影响相关政策,攻击了孤立反对者,方便其获得最大利益。这些传统上的商业间谍行为如何能够成为网络战争呢?大规模的商业间谍行为需要全方面的咨询和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最方便的便是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通过信息系统轻易获得关键信息,甚至进行必要的远程变更,便可轻易将一个大笔采购订单交入他手,甚至将大笔金银财宝掳为己有。

列强可以制造出繁复的商业应用软件和互联网爬虫及蠕虫,当然也已经制造出全自动化集成关键信息获取、分析、识别、更改、回传等等功能的网络入侵工具,不仅能够从网上窃取真金白银,更能抹杀证据于无形。传统上我们说这些是网银大盗、勒索软件或木马引擎等等,实际上,当这些地下工具被用于网络战争时,便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要有效防范网络战争,专业化的网络空间保卫队伍不可或缺,然而网络战争攻击悄然无形,更可能会潜伏于任何国民,处于经济困顿之中的国民更是容易成为助纣为虐者,特别是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更容易成为网络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如同公司需要特别关照心怀不满的内部员工一样,国家也应该重视处于经济困顿之中的年轻国民,即使不提政治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也得特别是加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反间谍意识和保密意识,更需教会他们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及机密信息。

网战在即,要想取胜,网军为主,备兵网民。舆论炒作,不惜一拼,无往不胜,还需练兵。

cyber-war-awar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