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伪基站防范意识 保护虚拟网络身份及财产安全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伴随着便利而来的是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其中伪基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伪基站,顾名思义,就是伪装成运营商基站的非法设备,通过冒充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发送诈骗、广告等信息,严重危害了广大用户的财产安全。

伪基站的危害

伪基站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泄露: 伪基站通过窃取用户的手机号码、IMEI号等信息,可以将用户个人信息出售给不法分子,用于实施其他类型的诈骗。
  2. 财产损失: 伪基站常被用于发送钓鱼短信,诱导用户点击虚假链接,从而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3. 骚扰短信: 伪基站大量发送垃圾短信,严重干扰了用户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用户的生活质量。
  4. 网络拥塞: 伪基站的运行会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导致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正常的通信。

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补充表示:伪基站干扰正常的通信,数十年来一直被通信和公安部门来历打击,然而却从未彻底消失过。除了干扰之外,伪基站更容易被用来窃取移动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而给移动设备的使用者带来更多更严重的次生灾害。

伪基站的运作原理

伪基站的运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觑。伪基站设备通常由主机、笔记本电脑和天线组成,通过伪装成运营商基站,欺骗用户手机连接到其上。一旦用户手机连接到伪基站,其发送的短信就会被截获,并被伪基站用来发送诈骗短信。

伪基站的常见诈骗手法

伪基站的诈骗手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 钓鱼网站: 伪基站通过发送包含钓鱼链接的短信,诱导用户点击,从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 冒充银行: 伪基站冒充银行向用户发送短信,告知用户银行卡异常,要求用户点击链接进行验证,从而窃取银行卡信息。
  • 中奖诈骗: 伪基站向用户发送中奖信息,诱导用户拨打虚假电话或提供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 冒充客服: 伪基站冒充快递公司、电商平台等客服,以包裹丢失、订单异常等为由,诱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如何防范伪基站

面对日益猖獗的伪基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1. 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特别是那些包含链接、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的短信。
  2. 核实信息: 如果收到疑似诈骗短信,可以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3. 安装安全软件: 安装正规的手机安全软件,可以有效拦截诈骗短信和电话。
  4.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5. 选择正规渠道: 购物、转账等操作应选择正规的平台和渠道。

三个故事案例

案例一:小李的遭遇

小李在乘坐地铁时,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您的银行卡异常,请点击链接进行验证”。由于担心银行卡被盗,小李不假思索地点击了链接,结果银行卡中的钱被全部转走。

案例二:张晓的指纹被伪基站劫持

张晓是一位年轻的社交达人,经常通过手机进行线上购物和社交交流。一天,她在外出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信号变得异常弱,屏幕上显示的网络状态也是断断续续的。此时,她接到了几条银行、物流等伪装成官方信息的短信,并要求她点击链接确认个人信息。张晓没有警觉,轻信了这些信息,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指纹信息。

然而,经过几小时后,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发生了多笔异常交易。通过技术检测,警方确认,这些诈骗信息正是通过伪基站设备发送的,攻击者通过伪装成运营商基站强制将张晓的手机连接至他们的伪基站,进而盗取了她的指纹信息以及其他个人敏感数据。

启示: 在公共区域,尤其是信号不稳定或手机信号异常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可能存在的伪基站攻击。保持警觉,不随意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特别是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

案例三:小刘的警惕

小刘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其快递丢失,需要重新填写个人信息。小刘仔细查看了短信,发现发件人号码有些异常,于是拨打了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避免了被骗。

结语

伪基站的危害不容忽视,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就能有效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伪基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温馨提示:

  • 本文仅为科普性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如您发现疑似伪基站,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多年来,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我们帮助众多知名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包括移动计算相关的安全意识提升,我们有在线的信息安全学习系统,以及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供选购用于内部培训。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联系我们。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

移动计算时代应该严肃对待安全漏洞

从城市到乡村,走一走,看一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几乎无处不在了。虽然移动数据通讯的昂贵资费问题仍然是搞活移动互联网经济的最后一道障碍,但是大的趋势需要我们来积极拥抱,商业以及家庭WIFI几乎覆盖到城乡的各个角落,虚拟移动运营商必将打破电信业务的垄断,移动信息化就在眼前。

各厂商纷纷摩拳擦掌,要决胜移动终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购物。市场营销、业务创新与IT部门开始专为移动设备创建入口网站,设计开发移动APP,唯恐落后被行业竞争者或颠覆者抢了先。于是,移动平台软件开发人员开始供不应求,程序员的春天来了……

不过,心中痒痒欲上马移动互联网的主儿们却比较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犹豫不决,因为人们忘不了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其实,两者并不具可比性,互联网泡沫时候人们在纯玩互联网,拉带宽,建网站,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甚至完全无关。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是为了帮助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改进客户体验来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并不是纯粹局限在技术层面玩一玩。

所以,不要迟疑,立即行动起来吧!可是也不能盲目投资,谁都不想让真金白银统统打了水漂,弄的个血本无归吧?那怎么开始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应用安全分析师James Dong说:及早行动抢得市场先机很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先进入者也不见得能赢在后面。

基于iOS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已经汗牛充栋,如何能让那些被海量移动应用冲击的疲惫不堪的用户使用呢?需要不断改进消费者体验。亭长朗然公司的James说:消费者体验,好说,难做。今天,随便在国内发达城市的街头找个IT人都能做出个UI豪华的APP来,可是往往华而不实,缺乏内涵。反观海外的软件如SAP等,则恰恰相反,界面简陋的有些像丑八怪,内在功能却强大实用无比。拜托,用户来这儿是花钱买产品和服务的,是来享受的或找实惠的,不是看网络店面装修是否豪华的。当然啦,门面也不能太寒碜的吓跑用户。

关键的移动应用功能还需要不少,特别在数据安全方面,无疑用户的数据搜集、分析和利用是商业创新和制胜的法宝。同时,我们还需要遵循行业内的高安全标准和严格的个人信息和用户隐私保护法规,这可不是可以轻视的。计算机黑客、竞争对手和商业间谍也对这些数据虎视眈眈呢!

数据安全保护最关键的无疑是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几乎所有的移动App都用被恶意利用的“空子”,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漏洞或安全弱点。软件有安全漏洞是正常的,并非说软件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或安全水平太次,在个人电脑上不也是每个月都要修补嘛!

移动应用的安全漏洞应该被严肃对待,这并不简单只是定期刷新一下小功能,更新一下版本让用户去下载这么简单。除了程序更新相关流程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安全通知机制,及时告知用户相关的安全问题,并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软件补丁修复行动。

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能力并不充足的机构组织来讲,我们的建议是制作移动版本的Web门户,再基于此开发设计出“轻量级”的移动应用APP,这样可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节省开发成本。典型的“轻量级”移动应用有FT中文网,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其实使用体验也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