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工作威胁与安全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地方的员工都在使用商业网络来连接、协作和访问公司数据。员工们被鼓励使用无线网络和热点等技术。疫情时,会议沟通也是远程完成的。安全加密系统越来越成熟,合同文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电子签名,电子邮件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得到回复。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尽管这可能对员工和用人单位都有好处,但是同时,基于网络的协作必将使工作数据进入了一个多样且难以保护的移动化计算环境中。无疑,移动化的工作安全必成为未来的安全保密工作难点和重点。

尽管IT专业人员在每一步都有考虑数据安全性,并尽最大努力保护我们的网络和设备,但是其他员工也必须谨慎,并意识到我们将数据放置在哪里、如何使用和上传敏感数据。如下,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来认识移动工作要面对的安全威胁,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李莎入职已经三年了,她刚刚得到了一个职位晋升,在结束了一个部门会议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她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并开始查看工作邮件。这时,旁边座位的一位同事说:“李莎,很高兴您回来了。您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乐于助人的李莎立即回答到:“当然可以!”李莎从桌子站上起来。李莎急于帮助同事,却忘了锁上笔记本电脑。她离开自己的小隔间,让笔记本电脑处于视线之外。这使得李莎的电脑对过路人员的攻击敞开了大门。

对此,很多人觉得不就是暂时忘记锁屏幕了吗?需知:仅仅因为您的设备处于打开状态,当未经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您的会话时,就会发生过路人员攻击。一旦有人进入您的会话,带来破坏的可能性是无限大的。

此外,我们需要能够识别常见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嗅探、社会工程、钓鱼诈骗和数据盗窃。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关键的安全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用于缓解现代工作场所中最常见的一些攻击。

有一些安全保密措施,可以应对这些威胁,然而,人员的安全意识始终不可或缺,毕竟,用户是信息的创建者、使用者,同时用户也是信息,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安全与信息安全必不可分。而要实现这一切,只有不断强化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员工们拥有越充分的网络安全及信息保密意识,潜在的内部危险将越来越少。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了大量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宣传教育课程内容,欢迎有兴趣和需求的客户联系我们,预览作品和进行选择使用。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提升移动安全意识防范花样APP诈骗

在数字化时代,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隐蔽和复杂。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移动计算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巨型APP中的花样功能繁多,尽管监管机关不断整治,但是APP开发者总是作恶在先,其目的不是为了给用户送钱,而是从用户那儿赚钱。不仅是存在数字代沟的老一代用户受害,年轻人群中也不大比例的“中招”用户。接下来,简单本文将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帮助大家提高移动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各类APP诈骗陷阱。

案例一:危险的红包陷阱 – 小李的血泪教训

小李是一位25岁的年轻白领,平时喜欢在微信群里和朋友互动。春节期间,他收到了一个看似正常的微信红包。红包界面与正常红包毫无二致,还标注了”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祝福语。

点开红包后,界面显示一个诱人的328元大奖。然而,领取这笔钱需要先分享到3个群,并填写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出于侥幸心理,小李最终中招,不仅没有拿到红包,反而被盗刷了1996元。

教训:再诱人的红包也不能盲目点击,特别是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可疑链接。

案例二:虚假充值的骗局 – 王先生的遭遇

王先生是一位40岁的中年上班族,平时使用手机支付比较频繁。某天,他收到一条声称可以低价充值话费的信息。页面显示只需49.8元就可以充值110元话费,看起来非常划算。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支付了费用。结果却是,他没有到账110元话费,仅到账10元,王先生仔细返回查看页面,发现10元前面的1并不是数字而是背景图片,39.8元就这样打了水漂,这种小花招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更可怕的是,他的支付账号可能已经暴露在诈骗团伙的视线中。

教训:太过廉价和诱人的优惠背后,往往隐藏着骗局。

案例三:社交工程学的精准操控 – 李女士的惊魂

李女士是一位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年轻女性。一天,她在群里收到一个看似来自好友的求助信息,称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马上转账。信息描述非常详细,甚至还配有一些看似真实的截图。

由于信息看起来很真实,李女士没有多想就准备转账。好在她最后一刻联系了真正的好友,才发现这是一个完全的骗局,信息是完全伪造的。

教训:即便信息看起来再真实,也要通过其他渠道再三确认。

移动安全防范指南

基于上述案例,我们总结出以下移动安全防范建议:

  1. 警惕可疑链接和红包
    • 对于陌生人发送的红包保持高度警惕
    • 不要轻易点击带有链接的红包
    • 对于金额异常高的红包要格外谨慎
  2. 保护个人信息
    • 绝不在可疑页面填写银行卡、身份证等敏感信息
    • 不要随意相信需要分享群聊才能领取奖励的页面
    • 谨慎对待要求额外操作的所谓”优惠”
  3. 技术防护
    • 安装并及时更新手机安全防护软件
    • 定期检查手机应用程序权限
    • 使用复杂密码,开启双重认证
  4. 社交安全
    • 通过多个渠道验证可疑信息的真实性
    • 对求助信息保持警惕,即使看起来来源可靠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结语

移动支付的便利不应以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安全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谨慎和警惕是最好的安全护盾。

对于各类型组织机构来讲,移动计算的安全不仅仅是职工们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工作信息的安全,因此,提升职工们的移动安全意识势在必行。不管您对包括移动计算在内的信息安全意识有何种认识,或者只是想聊一聊这个话题,欢迎您随时通过如下方式快速联系到我们。我们有大量的安全意识教程,您可以预览和体验,并进行必要的挑选和购买。

  •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