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聊网络电信诈骗

在荒蛮的全球互联网上,有无数的犯罪分子希望窃取您的个人信息,进而出售您的个人信息,以捞取钱财。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里,也有无数的方法可以让他人访问到您的财务账户,进而来进行支付,甚至直接转走您的钱财。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我国强化互联网管治,虽然对网络的连通性和言论尺度有些限制,但是客观上也对国民的个人信息和数字财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尽管如此,喜欢“发不义之财”、“好吃懒做”、“不劳而获”、“来快钱”的犯罪分子们仍然顽强地生存着,他们如人类社会的毒草一般,难以彻底清除。

那么,既然社会现实如此残酷,那么勤劳、善良、正直的人们啊,如何能够战胜不法分子呢?想要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首先,当然是识别出它们,识别出常见的在线诈骗类型,知晓诈骗者寻求信息的策略。其次,从长远来看,避免在网上贪婪,不接受便宜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或服务,将会让您免于被骗。再次,在网上购物或都通过线上电子表单填写您的个人信息时,请始终对您的个人信息的去向保持怀疑态度。最后,记住:人性弱点的修复,永远比修复系统漏洞困难,保持警惕,不断学习防诈新知,您对诈骗话题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保护自己。

每年,仅由于在线欺诈造成的受害者被盗案件达数百万,而更令人们担心的是,无论您在互联网上的习惯如何,您的数据都有可能被泄露并被利用来对付您。最常见的网络攻击做法是身份盗窃,身份盗窃包括司空见惯的账号、密码盗窃,也包括使用网络技术或社交工程学骗术,来冒充您的网络身份。

只要您的个人信息能够被其他人访问或使用,身份盗窃就可能发生。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使用您的身份证信息,通过线上商店,购买实名电话卡,然后再申请和激活信用卡。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尽管有《网络安全法》等,但因没有专门的高阶法规约束人们,所以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非常普遍,通过不法渠道快速查询或购买他人的身份信息,也非常容易,这种状态下,谁只要想冒充您的身份,都易如反掌。于是,您不是损失了金钱,就是成了不法分子干尽了各种坏事之后栽赃的“背锅侠”。

而通过社交工程学骗术,理论上讲,任何人都可以在经过一些训练后,轻松冒充成其他人的身份,于是骗子们就可以摇身变成公检法人员、电信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快递人员、工商税务官员、大款大腕、青春小妹、实习护士、单身离异女、大厂软件工程师、退伍军人、辅导员、班主任、公司老总……这时候,骗子盗用的不是您自己的身份,而是您所面对的各种角色人员。

简单说,除了快递单据、线下表格这些老套路,身份窃贼可以使用多种策略来获取对其目的有益的信息。网络钓鱼就是其中一招,不法分子通过像信誉良好的公司一样发送电子邮件来欺骗受害人,希望受害人认为这是一封真实的电子邮件,并在危险的网站上泄露他们的私人信息。当然,最基本的就是账号、密码,如果涉及实名身份验证,那么可能还会有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验证码等等。太多的人就这么被假冒的“银行账号维护”或“系统升级”网站欺骗,让自己的身份失窃,进而被骗走了多年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

近年来,在线欺诈变得越来越危险。即使一个人打开恶意源,也有可能将其传播给连接到网络的每个用户。企业或机构本身也可能成为目标。通常使用电汇支付的公司可能会遭遇身份盗用,可以是收款、付款的对方,也可能是自己,黑客可能会假冒供应商,要求更改账户,也可能会假冒公司高管,要求财务人员进行紧急支付。

了解了身份盗用的理论和实例,相信会给您带来防御方面的启发,那就是一方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防止盗窃,另一方面,留意鉴别他人的身份,防止被骗。此外需知,随着相关法规的逐步实施和落地,加之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的部署和使用,网络社会将越来越成熟和安全,比如,随着身份验证措施不断加强,在“扫脸”等生物特征的验证下,诈骗者难以突破,诈骗行为就变得不那么容易成功了。然而,并非所有网络场景都会使用“扫脸”进行真人身份验证,而且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指导下进“行扫”脸,也就是在“扫脸”后仍然被盗用身份,所以不法分子仍然有其活动的空间,我们不能太过乐观。

在网络世界之外,请务必粉碎包含个人信息的文档,而不是将它们扔掉。最常见的应该是快递包裹上的姓名和电话,刮去涂去都是顺手一分钟不到的事情,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重要。此外,应将包含敏感信息的文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确保从邮件送达之日起,尽可能多地将快递包裹取出。

当您相信自己对各种骗局有很好的了解时,就会出现一种新骗局。商业世界中的博弈如此,网络电信虚拟世界也是如此。网络攻击者总是使用新策略来欺骗或攻击您以获取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我们应该经常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熟悉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新手法。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数据存储在基于云的服务上,而且信息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让各类新的应用变得普及,很难预见未来又出现什么新型的网络应用以及利用该应用的诈骗手法。诈骗集团的创新速度要领先于预警和防范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只有保持警惕,才能使自己处于最小危险之中。

数字时代,网络安全的对抗,越来越是“人力的较量”,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专注于帮助各类型组织机构解决“人员”方面的安全风险,我们创作了大量的教程资源内容,包括安全、保密、合规等主题在内的动画视频、电子图片和电子课件,同时,我们拥有基于云计算的弹性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各类型机构快速发起针对全员的安全意识在线学习计划,进而修复安全防范体系中“人为因素的弱点”。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预览课程内容和洽谈采购事宜。

电话:0871-67122372

手机、微信:18206751343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警惕社交媒体陷阱:在数字时代筑牢安全防线

引言:数字时代的隐形威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然而,这片看似开放、便捷的数字海洋,也潜藏着暗流涌动的安全风险。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优惠、诱人的折扣,往往是网络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等待着那些缺乏安全意识的“猎物”。正如古人所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警惕,筑牢数字安全防线。

作为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安全意识专员,我深知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交媒体安全风险,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我们将探讨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的安全意识提升策略,并为您提供一份实用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最后,我将向您推荐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安全意识产品和服务,助力您的组织构建坚固的安全屏障。

社交媒体安全风险:潜藏的陷阱

社交媒体平台是网络犯罪分子进行攻击的理想场所。他们利用平台的用户信任,通过各种手段传播恶意链接、钓鱼网站,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金融资产。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

  • 虚假优惠活动: 冒充知名品牌或商家,发布虚假的优惠活动信息,诱骗用户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站,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 恶意链接: 在帖子、评论中植入恶意链接,点击后可能导致用户感染病毒、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被窃取设备控制权。
  • 钓鱼网站: 伪造银行、支付平台等官方网站,诱骗用户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信息。
  • 网络诈骗: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各种诈骗活动,例如投资诈骗、情感诈骗、购物诈骗等。

这些攻击方式往往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贪婪和信任,因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陌生链接和信息。

案例分析:缺乏安全意识的教训

以下四个案例,都反映了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案例一:沉迷“免费”课程的风险

李先生是一位对自我提升充满热情的职场人士,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免费学习金融知识”的课程广告,广告中承诺提供专业的金融投资技巧和分析报告。李先生被广告中的诱人承诺所吸引,点击了广告链接,进入了一个看似正规的网站。网站要求他注册账号并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邮箱、银行卡信息等。李先生没有仔细检查网站的域名和安全性,直接填写了信息。结果,他的银行卡被盗刷了数万元,个人信息也被用于非法活动。

安全意识缺失表现: 李先生没有理解或认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的安全行为实践要求,因为他认为“免费”的课程是正当的,而且相信广告中的承诺。他没有意识到,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免费资源作为诱饵,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金融资产。

案例二:被“好友”推荐的购物陷阱

王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位“好友”推荐的一款“超值”商品,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而且附带了大量的用户好评。王女士对“好友”的推荐深信不疑,点击了商品链接,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购物网站。网站要求她输入支付信息,并承诺提供快速发货服务。王女士没有仔细核实网站的信誉和安全性,直接支付了款项。结果,她不仅没有收到商品,还损失了支付的款项。

安全意识缺失表现: 王女士因“好友”推荐的理由而避开“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推荐的商品,不使用不明来源的购物网站”的安全行为实践要求。她认为“好友”的推荐是可信的,而且商品价格的低廉证明了商品的质量。她没有意识到,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诈骗,通过虚假推荐和低价商品诱骗用户上当受骗。

案例三:被“紧急”通知的钓鱼攻击

张先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银行账户异常活动”的紧急通知,通知中声称他的银行账户被盗刷,需要立即登录银行官网进行验证。张先生担心账户被盗,没有仔细核实通知的来源,直接点击了通知中的链接,进入了一个伪造的银行官网。网站要求他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张先生没有意识到这是钓鱼网站,直接填写了信息。结果,他的银行账户被盗刷了数万元,个人信息也被用于非法活动。

安全意识缺失表现: 张先生抵制了“不轻易相信陌生通知,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不使用非官方网站”的安全行为实践要求,因为他认为“紧急”通知是真实的,而且担心账户被盗。他没有意识到,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通过伪造通知和钓鱼网站进行诈骗。

案例四:被“情感”绑架的诈骗

赵女士在社交媒体上认识了一个“温柔体贴”的陌生男子,男子主动与她聊天,并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子逐渐向赵女士透露了经济困难,并请求赵女士提供经济帮助。赵女士被男子“情感”所打动,相信了他的谎言,多次向男子提供经济帮助。结果,她发现男子是一个诈骗分子,她被骗走了大量的钱财。

安全意识缺失表现: 赵女士不理解或不认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向陌生人提供经济帮助”的安全行为实践要求,因为她被男子的“情感”所打动,相信了他的谎言。她没有意识到,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情感诈骗,通过虚构关系和情感诱惑骗取用户的钱财。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的安全意识提升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不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全社会、全行业的问题。

为了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我们建议:

  •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学校、企业等,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为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 加强技术防护: 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软件等,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构建安全文化: 在企业和机关单位内部,构建安全文化,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 强化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网络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安全意识培训方案

为了帮助企业和机关单位提升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我们提供以下简明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

培训目标:

  • 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
  • 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 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培训内容:

  •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例如,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安全防护措施、个人信息保护等。
  • 社交媒体安全:例如,警惕虚假优惠活动、钓鱼网站、网络诈骗等。
  • 密码安全:例如,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如何保护密码不被泄露等。
  • 数据安全:例如,如何备份数据、如何防止数据泄露等。
  • 法律法规:例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培训方式:

  • 在线培训: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培训课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
  • 现场培训:组织现场培训,由专业讲师进行讲解和演示。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员工了解网络安全风险的危害。
  • 模拟演练:组织模拟演练,让员工掌握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技能。

培训资源:

  • 外部服务商购买安全意识内容产品:例如,网络安全培训视频、安全意识测试题、安全意识游戏等。
  • 在线培训服务:例如,通过在线平台购买安全意识培训课程。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您的安全伙伴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企业和机关单位提供全面、专业的安全意识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安全意识产品和服务包括:

  • 定制化安全意识培训课程: 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定制化安全意识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与您的业务场景高度相关。
  • 安全意识测试与评估: 通过安全意识测试和评估,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并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 安全意识模拟演练: 组织安全意识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
  • 安全意识内容产品: 提供丰富的安全意识内容产品,例如,安全意识视频、安全意识测试题、安全意识游戏等。
  • 安全意识咨询服务: 提供安全意识咨询服务,帮助您构建完善的安全意识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选择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选择安全、专业、可靠的合作伙伴。

企业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公司利益的重要环节。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从政策设计到员工培训的全方位服务,确保客户在各个层面都做好安全准备。感兴趣的企业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支持。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