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学”和“网络钓鱼”的关联与异同

“社交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和“网络钓鱼”(Phishing)这两个话题确实很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重合的地方。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补充说:中国人更喜欢“电信诈骗”这种简单的词汇,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网络安全领域中利用“人性弱点”而非纯技术手段的攻击方式。它们的相似性和重合点主要体现在目标、方法和依赖的原理上。接下来,让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很像,以及它们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知识点。

一、为什么很接近很相似?

1. 共同的核心:操控人性

  • 社交工程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通过心理操纵、伪装或欺骗,诱导目标主动泄露信息或执行特定操作。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景,比如电话、面对面交流,甚至是数字渠道。
  • 网络钓鱼是社交工程学的一种具体形式,通常通过电子渠道(如邮件、短信、假网站)实施,目标是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密码、银行卡号)或诱导下载恶意软件。
  • 相似点:两者都靠“忽悠”而不是直接破解技术系统,瞄准的是人的信任、好奇心、恐惧或贪心,而不是设备的漏洞。

2. 目标高度重合

  • 两者都想从你身上“捞点东西”,比如密码、账户信息、钱,或者更进一步控制你的设备。
  • 比如,社交工程学可能通过假装客服打电话要验证码,而网络钓鱼可能发封假邮件让你输入同样的验证码,结果都是偷你的账户。

3. 手法有交集

  • 伪装身份:社交工程学可能冒充老板、IT人员;网络钓鱼也常伪装成银行、快递公司。
  • 制造紧迫感:社交工程学会说“快给我密码,不然系统崩溃”;网络钓鱼会说“24小时不登录,账户就没了”。
  • 诱饵策略:两者都可能用“中奖”“紧急情况”这样的诱惑,让你放松警惕。

二、重合的知识点有哪些?

因为网络钓鱼是社交工程学的一种“分支”,它们共享了不少核心知识点,尤其是在防范和识别层面:

  1. 警惕陌生联系
    • 社交工程学教你防着假客服电话,网络钓鱼提醒你别信陌生邮件,都是让你对“来路不明”的东西多留个心眼。
  2. 核实身份
    • 无论是接到“领导”电话,还是收到“银行”邮件,解决办法都是一个:别急着信,去官方渠道确认。
  3. 保护个人信息
    • 社交工程学说别随便告诉别人你的生日、账号;网络钓鱼也警告别在假网页填这些东西。
  4. 慢下来思考
    • 两者都强调别被“赶紧行动”的压力冲昏头,停下来想想总没错。
  5. 工具辅助
    • 防病毒软件、垃圾邮件过滤,这些在两种场景下都能帮你挡住一部分“鱼钩”或“骗术”。

三、它们有啥不一样?

虽然很像,但社交工程学和网络钓鱼还是有些区别,主要在范围和实施方式上:

1. 范围大小

  • 社交工程学是个“大篮子”,包括所有利用人性的攻击方式,比如电话诈骗、尾随进办公室,甚至当面套话。
  • 网络钓鱼是“专攻选手”,只聚焦在数字渠道,尤其是邮件、短信、假网站这些“线上钓鱼场”。

2. 实施媒介

  • 社交工程学可能完全线下,比如假扮快递员上门骗你开门;网络钓鱼必须依赖网络,比如伪造一个登录页面。

3. 具体目标

  • 社交工程学可能更广,比如骗你帮忙开门进入公司大楼;网络钓鱼通常直奔密码、银行信息等“数字果实”。

4. 技术含量

  • 网络钓鱼往往涉及一些技术元素,比如伪造网站、嵌入恶意链接;社交工程学有时纯靠口才和演技,不一定碰电脑。

四、为什么课程内容会有些重复?

因为它们的“根”都在社交工程学,所以在教用户防范时,很多建议是通用的。比如:

  • “别信陌生人”适用于电话骗子和假邮件。
  • “核实再行动”能防住假客服和伪装链接。
  • “别贪小便宜”对中奖电话和中奖邮件都管用。

这种重合其实是好事,说明学会防一种,另一种也能轻松应对。就像学骑自行车,掌握了平衡,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都能骑得稳。

五、总结: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社交工程学和网络钓鱼就像“大哥”和“小弟”的关系。社交工程学是大框架,网络钓鱼是它在网络上的“得意门生”。它们重合的地方多(都玩心理战),但网络钓鱼更具体、更数字化。理解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你就能更全面地防住这些“数字骗子”,不管他们是打电话来,还是发邮件来。

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想深入聊聊某个点,随时告诉我吧!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是定制信息安全培训课程的领先提供商,这一点让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通过提供多种灵活的设计、制作与技术服务,来为帮助客户成功地发起安全意识宣教活动,进而为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以便保护组织机构的成功。我们也创作了大量的安全意识内容资源,安全培训负责人员可以从中,选择符合组织机构实情的培训主题。部分叙述性文本(比如单位名称)、音频和图形(比如单位LOGO、整体配色)都可以自定义,以适合组织的需求。我们的课程也会经常更新,以便学员能够及时掌握迅速变化的信息安全形势和挑战,以确保我们的客户能够应对各类新型信息安全威胁。欢迎有兴趣或有需求的客户及伙伴联系我们,获得作品预览,洽谈采购及商务合作事宜。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闲言碎语”议论网络安全

现在这个主流世界里,从在线学习、工作打卡、生活点餐到日常休闲,不论是出门花钱、家里刷屏、游戏看剧还是在线购物,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包罗万象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网络空间蕴含着新兴的力量,不仅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成为世界发展的颠覆性、革命性力量。

不过,话说回来,五花八门的创新科技,既方便了守法社会公民们的生活,也给不法分子们提供了无孔不入的犯罪空间,网络绝不是好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安全、可信。人们经常会连接公共无线网络、与网友即时聊天、扫描二维码、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网上购物、预定服务……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举动,表面上貌似只需点击鼠标、敲敲键盘、动动手指,其实都隐藏着危险,甚至陷阱。人们每一次的网络使用,都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泄露,而并不被人们注意的数据泄露,可能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代价,并以惨痛的结局收尾。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分析员董志军称:总的来说,互联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伤害。

前年,同事心急火燎地转账汇款,说是为了提升分数,要给孩子交补课费。可是同事刚转完帐,告诉老师之后,老师说是不是被骗了,根本没补课费这事儿。经过回忆分析,同事方才知道孩子的QQ号码被盗了,有人冒充孩子在骗钱。

去年,同事收到一条银行积分兑换的短信,在手机上操作一翻后,银行里三万来块存款就没了。原来那是不法分子群发的诈骗短信,该同事正好在那银行开了卡,也没有多想,就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并输入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

不久前,同事聚餐,大家一起谈笑风生,吃得正香之时,一位同伴的手机短信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尽是取钱花钱的提醒消息。奇怪了,怎么明明自己就在这儿好好坐着,手机就在手边,银行卡也放在钱包里随身带着,而且当天根本没有去过银行,怎么会有人在用自己的银行卡取款呢?经过提醒,同伴猛然醒悟,银行卡信息被盗啦!不法分子正在冒充自己的身份,开心地刷卡大笔取钱呢!

除了身边的人被骗,几年前的徐钰钰悲剧事件至今仍让人唏嘘和叹惋,2016年8月19日下午4点30分许,徐钰钰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钰钰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所以当时她并没有怀疑这则电话的真伪。按照对方要求,徐钰钰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钰钰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钰钰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一桩电信诈骗,夺取了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实在令人悲愤不已。

而清华大学一名历史学教授遭遇电信诈骗被“卷走”1760万元的事儿,不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更因为额度巨大,成为不少人讨论的话题。原来,教授刚卖了一套在万柳的180平的房子,成交价1760万。下午钱刚到账就收到电话说他手续不对涉嫌偷税漏税。教授查看各种卖房的具体情况、合同号、手续号都能对上,于是就中招了,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将款转入了“安全”账号。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

从上述几个例子来看,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仅暴露了一些零碎的基本信息,更可能通过多维度个人信息的泄露和还原,综合分析出一个人的倾向、兴趣、状态等等。除了骗财、骗色、骗感情之外,黑客还可能盗取和伪造一个人的个人身份,利用这一身份去做抵押、诈骗等非法活动,这个身份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一个人实际拥有的钱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力维护网络安全,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首先,我们要有网络安全意识。让“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让“网络信息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落地生根,这才是网络安全宣传的目的所在。我们既要学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网络安全风险,也要善于用群众看得清的实力化解网络安全风险,让网络安全的成果真正惠及你我他;其次,我们要有网络法制意识。让网络空间晴朗起来,不仅要大力宣传上网、用网行为规范,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更要利用法律武器,塑造国际网络秩序。为此必须尽快完善网络空间法制体系,让国家网络空间治理走向法制化的快车道,,让人人成为网络秩序的维护者,让国家网络治理成为世界网络治理的典范;最后,我们要有网络合作意识。要建立“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就必须认识到,面对网络霸权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自由主义和网络犯罪等诸多共同风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合作,才能同舟共济、赢得未来。

所以,要想真正维护网络安全,让网络惠民。我们要从多方着手,共同维护。首先,企业方面,互联网公司不但要加强自己抵御攻击的技术能力,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保护用户隐私。据统计,有94.6%网民的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平台泄露。有了网络安全法以后,企业的义务更明确,对于违反规定、没有履行法律义务的措施也更具体;其次,个人方面,据统计,86%的网络安全事件都与网民的安全意识和基本安全防护技能直接相关。因此,人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做到不连接未知WiFi,不打开不明短信、不扫描陌生二维码。

网络安全说到底,还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顺畅、便利、高效,想一想,如果交通、电力、金融等等这样的关键信息系统一旦中招,整个城市和社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麻烦和问题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确保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没有意识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才能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总之,网络安全问题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闲言碎语”比较多。但是只要我们使用有效的防范措施,只要我们不断提升安全防骗意识,只要我们在思想认识上领先不法分子,只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术,我们就可以让网络变得不再那么可怕,进而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以教育社会大众网络安全意识为己任,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网络安全教程资源,也开通了线上学习平台,欢迎有兴趣的学员在线体验,也欢迎有宣传教育需求的客户及行业伙伴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