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信息数据分享的挑战

近期,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但是不要忘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虽然是上层建筑,但它的构建方式却由千万个小型信息系统和数亿个计算终端组成。

最有效的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方法是收集各类信息数据,并对此进行安全等级划分,进而依据不同的安全等级实施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这也正是近几年“等保”、“分保”等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

前些日子,有网络安全专家谈到信息流动,认为国内的政府行业信息化以及信息安全落后的原因在于网络物理隔离政策,广义上讲,这不无道理,常年处在温室中的花朵如何能有抵抗恶劣自然气候的本领?

不过,反过来讲,内外网物理隔离政策虽然较土,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防范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之时。当我们看到很多政府机关和由政府控制的机构及公司职员使用两台桌面电脑,一个处理内部事务,一个处理对外联络,便不足为奇了。

然而,内网并非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外网也并非只是多个互联网终端。内网中也有需要与外部交换的信息数据,外网的用户和数据同样需要流入内部的信息系统。看似比较混乱,实际上却有不少门道,数据是如何流动的呢?谁来掌握这些跨安全域的数据流向呢?信息系统管理员和信息系统服务厂商是一块儿重要力量。他们使用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让数据交换通过一台台“堡垒机”进行中转。“堡垒机”的安全自然成了技术的重点,厂商在这方面能取得的安全例外特权自然就是一种权钱交易了。

说到底,内网中的多数数据安全级别并不需太高,而外网也不得不处理一些敏感甚至机密信息,内外网也无法彻底隔离,而搞这个隔离政策让政府办事效率大降的同时,也滋生了信息化方面的腐败。

要从内网计算系统向外分享数据怎么办?用户拿U盘拷啊,内网是个大毒窟,源自内部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蠕虫等反倒多于外网的,不要觉得奇怪,原因之一是这些内网的终端往往不会得到及时的安全修复和病毒库升级,更重要的原因是信息科技部门根本不把内网的安全问题当一回事。

闭关锁国时代特权可以走后门搞走私,国家积弱不堪,改革开放让国家富裕起来,却让大部分国家利益拱手让人,核心原因是敏感信息的安全控制不够。由此对比,政府机构的信息化进程似乎该走出闭关锁国状态了。

然而,敏感信息数据总需要得到适当而必要的安全控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能在国际互联网出入口设置强大的数据丢失防范系统,防止国家机密外泄吗?显然是可笑的想法。

能在小规模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设置数据防泄漏方案么?当然可以,不过,能有效防范形形色色的计算终端和人员口头泄密么?这需要不同的方法,这种创新方法是强化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一部专门针对政府机关单位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课程,包括百部动画视频以及在线测试。当然,这个产品也适合那些由政府机构控股的众多大中型企事业机构,如果您有兴趣预览,或者想合作比如OEM这个产品,都欢迎您通过如下方式快速联系到我们。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71-67122372

手机:18206751343

微信:18206751343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QQ:1767022898

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应该拥抱“碎片化”“微学习”

从有信息化以来,从买电脑、接打印机、联网、开发或选购业务信息系统,企业级应用中的数据也是每年不断增长,新的信息系统不断上线,新的数据不断产生,这几乎是不可逆没有回头路可走的。以至于如今成了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开口闭口就讲“大数据”,而数据呢,就像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市值,愈来愈大。与此同时,数据泄露也愈演愈烈,百万级的用户信息泄露都不算什么了,上亿的数量级,涉及大半个地球的,才算真猛。随着一次次客户数据的严重泄露,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也像皮球一样,迅速来个“跌跌不休”。

信息情报就是金钱,为了保护关键的信息资产,各组织机构、各生产单位可算是下了功夫了,在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人们都没有少花钱,而在安全管理的改善上,也有不少积极向国际标准看齐,纷纷上马体系认证项目。当然,也有不少公司特别注重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通过建立安全与保密意识培训计划,让员工们在入职一个月内以及以后的每年都能接受通用的安全与保密意识培训。

不同公司在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岗位的设置上略有不同,有的在IT之下、有归属于财务、有的向法务报告、有的在审计部门内、有的归属职业与生产安全、当然也有归总裁办直管,这都没关系,这种分工通常不会影响到员工安全与保密培训方面的协作。

入职时进行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的教育培训很必要,因为几乎所有新入职场的员工对安全保密的认识都是缺乏的,即便是有些许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也需要了解公司特有的安全工作程序、制度和标准化要求。

为什么要年度的安全与保密培训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安全培训主管董志军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适用的监管法规的驱动,在检查和审核安全工作状态时,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是一项必须的工作。二则是安全管理的需求,安全文化的建立、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都需要时间,需要在公司范围内为加强安全实践和意识而进行不断的宣传。三则是应对业务和信息风险的“刚需”,古老的社交工程伎俩不断改头换面,新型的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公司不得不强化员工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以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在商业界,安全与保密培训并不可以用一刀切的心态来对待,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商业领域和安全环境,当然也都有特定的安全培训需求。在安全与保密培训内容方面,尽管有很多都是基本的,可适用于任何公司和行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方面都是特有的,就如同在大千世界之中,我们即隶属于同一个人类,又各有不同一样。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少公司的培训事业都随之信息化了,甚至有的成立了专门的培训事业部,公司大学对外招生,挂牌成为教育机构的也不少。这是个题外话,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教育、线上培训或电子学习得到了普及,通过部署在线学习平台,购买或开发培训课程,鼓励讲师录制课程等方式,知识技能很容易得到必要的积淀和传播。

在这种状态下,不管是内部录制信息安全意识教程,或者对外购置相关内容和模块,都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将安全与保密培训课程内容上传至内部培训系统平台上之后,就可以发起培训活动了。通常安全和保密培训负责人会有一个考核指标,就是员工参与学习的比率、完成学习的比率和通过测试的比率,这些数字往往在75%~98%间比较恰当。

这些正规的课程时长往往在一小时至两小时之间,内容包含安全工作程序、一些安全场景示例,以及用于考核的检测。对于部分行业,比如传统的制造业,新员工培训加上年度的培训,加强平时在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基本上够了。但对于面临着更高更多信息安全泄密风险的关键性行业来讲,这些显然是不够的。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董志军给出建议说:我们需要强化“微学习”,这是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概念,操作起来也很灵活简单。比如最近出现了恶意的勒索软件,安全培训负责人则可向全员发布恶意软件、勒索软件的认知和防范知识短视频或互动教程,时长控制在三五分钟即可。再比如最近园区内出现新型的工作区域入侵案例,安全培训人员则可以简要推出如何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动画微课,强调员工们要佩戴工卡、防止陌生人尾随等等。

其实,以上内容,都是些非常基本的方法,很朴实的良好实践,相信能让不少公司,以及安全与保密培训负责人员受益。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有针对各种安全培训知识点,开发制作了大量的可用于“微学习”的动画视频、以及微课模块,可供客户快速选择并应用于“碎片化”的“微培训”。欢迎联系我们索取目录清单,以及洽谈采购。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18206751343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