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威胁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最近,在业界一个信息安全小圈子里,专家们回顾了一些源自内部威胁的案例,为保护事主的声誉也给自己减少麻烦,特隐去真实名称,简单分享如下:

  1. 一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遭遇恶意内部威胁伤害,内部有一名破坏者使用错误的用户名来更改电动汽车操作系统中使用的代码,并且将大量高度敏感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关键数据导出到行业竞争者。
  2. 一家国字号银行遭遇内幕骗局。该银行的一名员工使用搭线窃听的方式,未经授权获得银行间交易系统中的一个高度敏感的密码,进行了极其复杂的欺诈性交易,将百亿资金转至海外账户,并购置了大量的比特币。
  3. 某国企IT开发部员工,通过暗门窃取两名关键审批人员权限,长期虚报大量的采购费,多年审计都没有发现异常,直至一次流程抽检,两名关键审批人员都否认对该笔费用的批复,方才东窗事发,调查发现虚报费用1300多万。

内部威胁简称“内鬼作案”,常规定义为:拥有或已授权访问组织资产的个人以恶意或无意方式使用其访问权,实施可能会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内部人员可以是现任或前任员工、承包商或其他受信任的业务合作伙伴。与外部威胁参与者不同,内部人员不必穿透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其他外围安全防护。内部人员在组织的安全信任圈内运作,他们可以直接访问网络、计算机系统和敏感数据。

内部威胁比人们想像的要普遍得多。一份云安全报告指出,有88%的组织将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内部人员。内部人员的疏忽是大多数安全事件的原因。而另一份内部威胁研究称:员工或承包商的疏忽占内部威胁事件的64%,内部人员有意的违法犯罪行为占23%,有13%与身份盗窃有关。列举的一些常见情况包括配置错误的服务器、员工在不安全的个人设备和系统上存储敏感的公司数据、以及员工或其他内部人员易受网络钓鱼恶意攻击等等。

内部人员通常被认为是可信的,这种认识会让人们降低对内部威胁的防范意识。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表示:内部威胁的破坏力非常巨大,因为内部人员更懂得关键信息的所在,组织的脆弱点以及恶意利用的方法。内部威胁能够带来的危害包括:

  1. 导致专有信息和知识产权的丢失。与攻击相关的系统停机时间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数据丢失或对其他客户的伤害可能会降低其对公司服务的信心。
  2. 处理内部安全事件涉及调查、补救、应急响应、事后分析、升级整改、监视处置等等。这些活动会大大增加工作量和安全预算。

那么,如何防范内部威胁呢?毫无疑问,不仅仅是技术控管措施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整套的安全管控“组合拳”。既然内部威胁更多的是人员的无意过失,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人员因素入手。当然,人员包括常规(普通、一般)职工和IT(系统管理员)职工。如下,我们列举一些常规的措施:

  1. 加强安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安全团队提供培训,以便能够正确安装、配置和监视内部计算机系统、网络、移动设备、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等等。
  2. 加强常规员工培训意识,对常规员工进行培训,以告知他们如何处理安全风险,例如识别和应对网络钓鱼,保护在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上的工作数据。要求使用强密码和定期更新密码。
  3. 加强常规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告知员工从事恶意活动的严重后果——包括遭受解雇和送执法机关。
  4. 限制对关键系统的访问,确保“需要知道”和“最小特权”原则的落实,确保只有经过培训以处理关键任务人员拥有权限。
  5. 加强并定期审计核查,以监视对所有计算机服务器的所有特权级别访问。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意识教程,包括内部威胁防范等等课题,使用我们的作品,安全培训与宣教人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安全知识的推广,相关知识内容直观简洁,图片素材极具震撼性,动画视频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知识性。欢迎有兴趣了解更多内容,或者想预览作品并进行采购的客户及业界伙伴联系我们,洽谈合作事宜。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QQ: 1767022898

闲聊网络安全威胁与网络犯罪及应对之策

有些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并非简单的字面意思,更何况词语的多义。因此,了解语境很重要,在信息安全领域,威胁是指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或致使正常业务运营中断的任何活动。对这个术语,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辅导员董志军说:初入行的网安从业者往往会在“漏洞(弱点)”、“威胁”和“风险”等术语中纠结,要走出纠结的状态,灵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才是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要求。

网络安全领域的威胁分两种:物理(实体)威胁和非物理威胁。

  • 物理威胁会损坏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基础架构。例子包括:盗窃、故意破坏甚至自然灾害。
  • 非物理威胁以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和数据为目标。

什么是实体威胁?

实体威胁,又称物理威胁,是事件的潜在原因,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损失或物理损坏。以下列表将物理威胁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 内部威胁:包括火灾、电力不稳或中断、房间过湿、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等。
  • 外部威胁:包括水灾、台风、雷电、地震等。
  • 人为威胁:包括盗窃、毁坏基础设施或硬件、意外或有意的错误等。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上述物理威胁,组织必须采取必要的物理安全控制措施。以下列表显示了可以采取的一些可能的措施:

  • 内部威胁:使用自动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可以防止火灾威胁。使用电压控制器和发电机可以防止电力不稳或中断。使用空调来控制计算机室中的湿度和温度。
  • 外部威胁:正确选址,使用排水、防风及防雷系统来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此类攻击。这些系统并不是100%完美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造成损坏的机会。
  • 人为威胁:通过使用门禁出入控管、加强监控巡查、锁上重要设备和限制进入计算区域来防止诸如盗窃之类的威胁。

什么是非物理威胁?

非物理威胁,也称为逻辑威胁,是可能导致以下事件的潜在原因:

  • 系统数据丢失或损坏
  • 破坏依赖计算机系统的业务运营
  • 敏感信息丢失
  • 非法监视计算机系统上的活动

以下列表是非物理威胁的常见类型:

  • 病毒
  • 木马
  • 蠕虫
  • 间谍软件
  • 广告软件
  • 键盘记录器
  • 拒绝服务攻击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 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资源
  • 网络钓鱼
  • 其他计算机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上述非物理威胁,组织必须采取适当的逻辑安全措施。以下列表显示了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 以防止病毒,木马,蠕虫等。组织可以使用防病毒软件。除了防病毒软件之外,组织还可以采取控制措施来控制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以及访问最有可能将未经授权的程序下载到用户计算机上的网站。   
  • 通过使用身份验证方法可以防止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资源。身份验证方法可以是强密码、智能卡或生物识别等形式。
  • 使用入侵检测及防御系统可用于侦测及防御拒绝服务攻击,当然也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避免拒绝服务攻击。
  • 强化内部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来防范针对人员弱点的安全威胁,以及防范意外或有意的失误。

什么是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以外部威胁为主包括内部威胁的、以逻辑威胁为主包括物理威胁的、以为利用系统漏洞为主包括人员漏洞的综合性网络威胁。通常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非法活动,例如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线欺诈、进行未经授权的电子资金转移等。大多数网络犯罪都是通过互联网实施的,一些网络犯罪也可以通过短信和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使用手机进行。

网络犯罪的类型

以下列表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

  • 计算机欺诈:通过使用计算机系统故意欺骗以谋取个人利益。
  • 侵犯隐私:在社交媒体、网站等上公开诸如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帐户详细信息等个人信息。
  • 身份盗用:窃取某人的个人信息并假冒该人。
  • 共享受版权保护的文件:涉及分发受版权保护的文件,例如电子书和计算机程序等。
  • 电子资金转帐:涉及未经授权访问银行计算机网络并进行非法资金转帐。
  • 电子洗钱:涉及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洗钱活动。
  • ATM欺诈:涉及拦截银行卡的详细信息,例如帐号和密码。然后使用这些详细信息从被拦截的帐户中盗取资金。
  • 拒绝服务攻击:涉及在多个位置使用僵尸计算机来攻击服务器,以将其关闭或阻断服务。
  • 垃圾邮件:发送未经授权的电子邮件,这些电子邮件通常包含广告或钓鱼消息。

威胁应对战略

尽管我们知道威胁大致有哪些,是什么,但是并没有组织可以保证在威胁发生之前就将其全面阻止。因此,必须通过强大而深入的安全入侵及违规响应策略来加强安全系统。这包括收集有关威胁的情报,可视化有关事件信息并应用分析的的能力,这些对于确定根本原因和解决安全漏洞至关重要。

在战术层面,董志军表示:针对传统的网络威胁,多种安全控制措施,比如防病毒战术都已经在生效。但是网络犯罪不断演进,手段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终端设备及用户的弱点,并以此当跳板来入侵信息系统,这是当下的热点话题——高级可持续性威胁APT。因此,要全面防范,需要立体的系统化的防范措施,这就需要安全专业团队的力量获得加强,同时还要发动全体职员,武装起群众,这样,才够全面,让网络犯罪活动“无孔可入”。

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改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进!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水平,我们帮助各类型的组织机构策划、组织和实施安全意识宣教活动,我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素材内容,欢迎有兴趣和需要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我们,洽谈采购与合作事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