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辨识思维和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迷信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各类迷信观念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披上了”科技外衣”,通过网络渠道以新的形式传播。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尽管科技日益发达,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但是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却并未深入人心,各种迷信活动在民间盛行,主要原因是在单一价值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缺乏批判性思维,很容易被忽悠。为帮助大家提高识别能力和安全意识,杜绝网络迷信带来的危害,现结合几起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示。

案例一:虚假”算命大师”诈骗

王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位自称精通玄学的”大师”。这位”大师”称可以通过网络为人算命改运,还展示了许多好评截图。王女士轻信了对方,先后支付了几万元购买”开运法器”和做”线上祈福”。最终发现这些所谓的服务都是骗局,”大师”的账号也随之消失。

教训分析:

  • 网络虚拟身份具有隐蔽性,犯罪分子常冒充权威专家实施诈骗
  • 所谓的好评和成功案例很可能是伪造的
  • 涉及转账汇款的服务要格外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算命改运服务

案例二:养生谣言致人受害

李阿姨在家族群里看到一条”偏方”,称生姜加某种中药熬制的汤可以预防新冠和调理身心平衡。她不仅自己天天喝,还推荐给亲朋好友。结果导致多人出现胃部不适,有人甚至因过量服用需要就医治疗。

教训分析:

  • 对网络传播的养生保健信息要理性对待
  • 任何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 转发养生偏方前应先核实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 科学预防疾病应以官方认可的方式为准

案例三:网络谣言引发恐慌

某地区突发传闻称当地自来水被污染含有有害物质,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大量居民争相囤积矿泉水,造成市场混乱。最终经权威部门检测证实,这完全是一则谣言。

教训分析:

  • 面对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信息要保持冷静
  • 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 不轻易转发来源不明的突发信息
  • 遇到重大公共事件要以政府发布为准

案例四:伪科学营销陷阱

张先生在网上看到某”高科技产品”宣传,声称能够通过量子技术改善人体健康。产品包装印有各种专业术语和”科研认证”标志。张先生花费上万元购买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披着科技外衣的骗局。

教训分析:

  • 警惕利用深奥术语和伪科学概念进行营销
  • 产品宣传要看是否有正规机构认证
  • 对超出常理的”黑科技”要持怀疑态度
  • 购买大额商品前要充分了解和考察

防范建议

  1. 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 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 不轻信权威,也不盲目否定
  • 对信息持理性怀疑态度
  1. 提高信息甄别能力
  • 核实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 多方位对比验证重要信息
  • 了解基本科学常识
  • 善用官方和权威平台查证
  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 警惕涉及金钱交易的网络服务
  • 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 不轻易相信网上陌生人
  • 发现诈骗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1. 理性对待科学与传统
  • 科学与迷信要有清晰界定
  • 传统文化需要客观评价
  • 对新事物保持开放态度
  • 追求真理而非盲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理性思维方式。面对网络信息要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善于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理性、健康的网络环境。

对于不确定的信息:

  • 可以存疑不转发
  • 有条件时查证核实
  • 涉及专业领域可请教专家
  • 关系公共利益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培养科学精神,远离网络迷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理性之光照亮网络空间,共建清朗网络环境。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创作大量的安全意识科普作品,帮助各类的组织机构中的职员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如果您需要购买和使用相关的作品,请不要客气地与我们联系。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

警惕“年轻靓丽、努力生活”的女性

从“卖茶小妹”、“实习护士”到“虫草姑娘”,有时真挺佩服诈骗团伙的编剧能力,当然,还有他们对整个社会阶层和人性的深度洞察力。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专员董志军说:初次看到清纯的“卖茶小妹”的微信,我还真准备买两包茶叶呢,觉得这样既帮助了他人,又使自己获得了好产品,多和谐美好的一件事儿呀。幸好手痒上网一搜,才发现是个骗局,顿时觉得自己侥幸。尽管也为自己的一时感性觉得难堪,但是仍然认为有份善心对待这个世界,自己的内心至少是无愧的。

再次在微信上碰到漂亮的“实习护士”,我已经猜出来人是不正常的了,虚拟的美女萌妹,她的真身或许就是人们常讲的“抠脚大汉”,决定看一看对方如何表演。果真一翻该人的朋友圈,这么多护士工作照,好鲜活的一个职场新人!聊天起来,果真套路上演,刚到新城市人民医院实习,就与渣男分手,要借钱给母亲买票!我要是个单身男,或许也会想这是个找女朋友的好机会。

后来又看了新闻上披露的“虫草姑娘”,尤其是结尾处反诈骗探长和警方的提醒,觉得很涨知识。有的被害人出于对“虫草姑娘”遭遇的怜悯,在汇款几万后甚至不要求对方寄送虫草实物。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些人真是道德高尚的中产阶级,生活事业中的成功者。

看到“虫草姑娘”骗局被曝光,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世界上可卖的东西太多,可编的故事也太多。仔细分析这些骗局,骗子不但会利用人们感情的弱点,懂得心理学,也很了解社会学。这种骗局如果对穷人或恶人来实施,相信不会得到结果,说明相对于改开初期,近年来人们普遍富裕了、善良了,当然人们也更加忙碌和更加孤独了。

如何防范更多类似的诈骗呢?显然,这是个社会性的问题,仅仅依赖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措施是不充分,甚至远远不够的。对人们进行反诈骗意识教育才是关键,如何帮助人们了解尚未出现的新骗局呢?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反诈骗探长和警方人员往往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会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特点并提醒人们,只是我们细想一下,这种仅仅靠新闻来进行的反诈骗科普足够吗?

更多关于反诈骗的思考

首先,我们得肯定在一个好的社会中,人们有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是多美好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击网络诈骗集团,就教育人们处处把别人想得很坏,处处提防着他人,那政治上讲不过去,因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上也不值得,咱们人类进化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能更友爱,世界才更光明。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能对邻居敞开大门,那为何要对不认识的陌生人那么好呢?

其次,骗子通过找模特拍照或购买美女套图的方式来构建虚拟的人物和场景,这些“姑娘”通常都适合大众审美的标准。咱们也不能鼓励人们“小心美女”,毕竟追求美好是人们的天性。话虽如此说,问题就在这里面,美女不真实,注意一下细节,就会发现那些衣着和打扮与她们应有的身份不切合。我给您说说十多年前,在中国南方接近香港的现代化大城市里,我经常看到有衣着光鲜的“美妈”背着吮吸高档奶瓶的婴儿,趴在垃圾桶里边掏吃着精致盒饭来乞讨,您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最后,热爱工作、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简单、真实、励志的人物和故事,太符合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了。不过要仔细想想,经不起推敲,太过于理想。社会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真实存在的事物往往符合经济规律,要卖茶找正规渠道去销售,要借钱找同事找领导哇,在微信上通过添加陌生人卖货或借钱那生意不规矩!另外,生活往往很无趣、工作也很乏味、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状态也是消极被动懒散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骗局虽然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习和使用,破绽也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动动脑子,就不容易上当了。当然,更多的人可能没有时间动脑子深入探讨和分析碰到的是不是骗局,这就需要更多的反诈骗宣传教育啦。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全意识宣教领域的领航者,如果您有任何相关的安全问题,或者对安全意识有意见或建议,都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如果您需要评估或采购安全、保密与合规相关宣教培训内容,也欢迎不要犹豫地给我们一个电话或消息。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