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意识防范网络假冒诈骗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了一瓶“看师父”,却发现它并不是你熟悉的品牌“康师傅”;想喝雪碧,却误买了“雷碧”;甚至连核桃饮品,也会从“六个核桃”变成“陆忆核仁”。这些山寨产品不仅通过相似的名称混淆消费者的判断,还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危及生命安全。而网络世界中的山寨现象更为隐蔽,危害更大,尤其是那些被称为“伪装大师”的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是网络诈骗的一种形式,它们通过伪造真实网站迷惑用户,诱骗个人信息和资金。据统计,每年因钓鱼网站受骗的国内网民高达6000多万,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专员董志军表示:国内市场之大,即使非常老旧的骗术,也能轻松使人上当。这说明尽管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很多人都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得不到常识性的信息安全知识教育。为了帮助大家认清这些骗局,我们以三个典型案例展开剖析,提升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案例一:冒牌的“退款通知”

背景: 小李是一名热衷网购的大学生。一天,他收到一条短信,显示为“淘宝官方”,内容是提醒他订单异常,需要退款处理,附带一个链接。小李没有多想,点击链接进入了一个与淘宝极为相似的网页,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久后,他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盗刷。

分析:

  1. 伪装手段:假冒的短信内容和链接与官方信息极为相似,误导用户。
  2. 心理利用:抓住消费者对“退款”的关注和紧迫心理。
  3. 隐患:钓鱼网站窃取了小李的账户信息,从而获取了他绑定的银行卡资金。

防范措施:

  • 收到退款类短信时,不轻信链接,直接登录官网或通过官方APP核实。
  • 核对域名是否为HTTPS开头,避免被伪造网站蒙骗。

案例二:仿冒的“活动中奖”

背景: 张先生在某论坛看到了一则“关注即送智能手环”的活动,点击后跳转到一个活动页面。页面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支付1元邮费领取礼品。支付完成后,他发现账户被扣了500元。

分析:

  1. 诱饵设置:利用“免费礼品”吸引用户参与。
  2. 行为引导:通过支付小额费用降低用户警惕性,从而窃取支付信息。
  3. 后果:钓鱼网站窃取了张先生的支付密码及关联账户信息。

防范措施:

  • 对陌生来源的优惠活动保持警惕,核实活动真实性。
  • 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避免泄露隐私。

案例三:高仿的“登录界面”

背景: 小王是一名设计师,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声称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出现异常,需立即登录验证。他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跳转到一个看似真实的登录页面,输入了账号密码。几分钟后,他发现自己账号被盗,还被用来发布不良信息。

分析:

  1. 高仿界面:钓鱼网站模仿真实登录界面,让用户误以为是官方网站。
  2. 心理策略:以“账号异常”为由,制造紧迫感,促使用户忽视核验。
  3. 后果:账号被盗,个人数据及名誉受到损害。

防范措施:

  • 对紧急类邮件提高警惕,核对发件人地址及内容真伪。
  • 设置多重验证功能,防止账号被盗用。

识别与防范钓鱼网站的八大方法

  1. 查验可信网站认证:通过第三方认证网站,核实其合法性。
  2. 核对域名:假冒网站通常使用相似度高的域名,例如“taobao.com”被伪造成“ta0bao.com”。
  3. 观察网页细节:假冒网站字体模糊,内容粗糙,链接常常无法点击。
  4. 查询ICP备案:通过官方途径查询网站是否备案,以及所有者信息。
  5. 留意安全证书:正规网站通常以“https”开头,并带有安全锁标志。
  6. 增强安全意识:保持警惕,不贪图小利,不轻信高回报或中奖信息。
  7. 使用安全软件:启用防钓鱼功能的浏览器或安全软件,识别并拦截潜在风险。
  8. 关注网络安全教育:学习基本防范技巧,帮助家人和朋友提高警惕。

网络安全,从你我做起

钓鱼网站的“伪装术”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遵循上述防范技巧,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希望大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亲朋好友,共同抵制网络假冒行为,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提高安全意识,远离网络骗局!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骗局不仅仅针对个人用户,对于企业级的组织机构来讲,骗局往往被用来和其他攻击手段一起,组合成复杂的“高持续性攻击”,比如网络钓鱼、信息盗窃、社交工程攻击等等。因此,各机关单位、公司企业、社会机构等应该立即行动,针对职员们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以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修复“人员弱点”,我们助力各类型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实施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我们创作和推出了大量的安全意识宣教内容资源,包括动画视频、电子图片和网络课程。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预览我们的产品作品,体验我们的在线系统。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正确应对网络风险的方法探讨

网络风险是当今人们无法逃避的话题,小到针对个人的网络诈骗,中到针对组织的网络入侵,大到针对国家的网络战争,在各个层面,各种角色的人们对网络风险的理解各有不同。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研究专员董志军表示:当今社会及可见的未来,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风险总是随之而来、挥之不去。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网络风险纳入到更大的风险管控框架体系,不能简单的局限于传统的技术领域。

既然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中看待网络风险,我们就需要明确风险应对的职责,再不能单单只是信息科技部门的份内事情。传统上,基于技术风险的系统设备安全和信息数据保护,是首席信息官或首席信息安全官们的职责。然而,整体的组织业务风险与安全,通常在于组织治理框架之下,归属董事会的职责。网络风险应该被视为组织风险或商业风险的新形式,这样就不局限于IT的范畴了。

在风险应对之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风险管控框架,类似等级保护和ISO、COSO等等这些通用框架虽然有些局限和偏重,但是可以参考和借鉴。使用这些方法来评估当前的风险,通过自查的方式来找到差距,是了解网络风险现状的关键。当然,如果内部资源不足,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特别是受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更需要引入有评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帮忙,通常来讲,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发现组织内部觉察不出来的风险隐患。董事会对风险管控很在意,定期的会议上,网络风险的管控议题,包括风险管理的现状、目标、计划等等一定得讨论和汇报。

有了董事会和高层的重视和支持,网络风险应对计划将被分解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不要以为零碎的控管措施拼合起来就能达到总体的应对目标,风险应对需要全面、有机的沟通领会,即建立网络风险应对文化。通常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大多数的网络风险难于彻底消除,只能通过一定的安全管控措施来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举措,记得不是花大价钱,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而是在组织整体风险管控层面,进行综合有机的管控。如果不了解风险管理的精神,缺乏风险应对的文化,就盲目采取安全行动,相关的举措可能会带来新的更严重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建立网络风险应对文化需要从网络安全意识入手,安全意识计划不仅仅应该包含网络安全工作实践、安全政策方针等等方面的员工教育,还应包含风险管理的基础理念、知识和技能。很多组织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巨资,特别是在安全技术方面,而员工们对此却毫不知情,造成配合方面的脱节,甚至引发对安全技术的误解、躲避甚至抵抗。网络风险教育计划还应该包括合规、保密(隐私保护)、以及网络钓鱼(社交工程)等领域的培训宣导。网络安全与私密保护相关的法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违法是一项最大的网络风险。同时,电信诈骗和网络钓鱼往往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很难从技术方面完全防范,所以也是一项顽固的网络风险。

只有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网络安全意识宣教才能在组织内建立起风险文化,不断提醒非常重要,通过安全检查活动,明确说明不安全的状态、行动中蕴含的安全风险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关键技巧。职工们知晓什么情况有危险,该做什么或怎么做才能纠正和防范风险,需要长时间的理念熏陶和习惯培养。记住:仅仅靠向受众提供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并不一定会让受众理解并接受,受众的行为也不一定会因此而改变。这就需要强调测试、监督、检查、衡量和改进方法的必要。只宣讲,不考核,受众可能根本没收到或没理解。不监督、不检查,就不知道受众是否真正认可和接受。

要在风险应对方面有所成效,必须认识到人为风险,包括有意的恶意破坏或无意的大意失误,都需要组织建立并不断改进网络风险文化,需要让员工们知晓在各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只有员工们拥有了网络风险意识,才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全力将网络风险应对工作“拧成一股绳”。网络安全公司通常会觉得找几个黑客级的技术高手,挖一些安全方面的天才少年,建立一个应急响应团队,就表示拥有了强大的安全能力,可以应对组织所主要面对的网络风险。这明显是一种对网络风险没有清晰认识的误区,网络风险分布于组织的各个角落,不仅针对高阶团队和高价值的信息系统及数据,也针对全体员工。因此,要应对网络风险,需要广泛发动群众,不能只靠个人英雄主义和VIP保护主义。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水平,我们帮助各类型的组织机构策划、组织和实施安全意识宣教活动,我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素材内容,欢迎有兴趣和需要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我们,洽谈采购与合作事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