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使用社交网络的几个小技巧

使用社交网络不当,会使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隐私曝光,尽管有《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对不法行为有着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但是“人肉搜索”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有人说,我是个普普通通的遵纪守法的人,不会遭遇人肉搜索这种“网络暴力”。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即使在正常人看来的正常行为,也可能会被“误解”,进而导致“误伤”。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的赋能下,网络监控与分析系统功能非常强大,只要拥有特权或者掌握技术,就很容易获得目标人员的一切,这就是人们常常戏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对于“体制内”的人员来讲,在面对公众时,一不小心就“犯错”的风险已经很高,被人录制下来“证据”,进行“网络举报”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真是像一些领导干部所说的:除非你修炼成精,否则就得战战兢兢。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意外地对某些东西表达了错误的认识,也可能被上纲上线,被网络“围攻”、“禁言”或“封号”还是小事,落入欺诈圈套、血汗钱打水漂、被线下霸凌、勒索、影响现实生活的事情也不鲜见。

当然,这种“网络安全靠大家,人人皆是网络安全员”的局面,配以高新科技不断加持的网络监控,在稍许“侵犯人权”的同时,有利于提升社会的透明度,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惩治坏人,褒奖好人,整体综合来讲,绝不是什么坏事。当然,万物都是有两面甚至多面的,欲求得整体的好,必定要付出一些局部的牺牲。然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成为“牺牲”或者“泰山压顶”的对象呢?

我们不能简单地逃避现实,去“润”。“润”?全世界皆是如此,除非与人类文明隔绝,否则没有“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的地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仍然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也不能天真的想从网络中“隐匿”,不信您“扔掉手机”或者只使用接打电话的功能,看能坚持活几天。我们也不能天天“伪装”,在网络及公开场所一套,显示无比正确,在背地里一套,干尽坏事,那是虚伪的“双面人”。

我们能做的,宏观上来讲,就是认清自己的思想(源头),管住自己的嘴巴(言论),看好自己的双手(行动)。微观上,我们可以掌握如下几点社交网络的使用注意事项。

1.开启自定义的隐私设置

在所使用的所有社交网站和应用程序上,启用严格的隐私设置,以确保您可以控制您共享的内容以及与谁共享它们。

2.记住,没有不透风的墙

如果觉得某些内容不适合,就不要让其形成语言、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其他表现形式,社交网站无法保证您发布的信息的安全性,无论您的隐私设置如何。

3.谨慎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虽然您可能会在网上结识新朋友,但您也可能会接触到想要通过您发布的信息来利用您的网络窃贼或掠夺者。不要透露您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地点等个人信息。

4.在发布之前,想想后果

问问自己,您是否希望全世界看到它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您可能不应该发布那些内容。

想一想,您的亲友、老师、雇主、同事/同学、客户、竞争者以及“老大哥”都在看着你,他们中有持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人,会不会恶意利用这些内容,来攻击和诋毁您。

您发布的内容也可能会影响除您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包含进入镜头(录音、摄像)内容中的人,或者您提及的人。

5.在发布之前,避免侵权

知识产权与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不要发布任何非法、不道德或违反政策(学生或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未经内容所有者许可的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他人未授予肖像权的人物面部、包含如手机号码、车牌号码等个人信息的图片或视频。

6.一经发布,便覆水难收

在线发布内容后,其他人和搜索引擎都可以立即获得并进行存档。即使您尝试从网络中中删除该页面,也可能有其他人截屏存档或保存了该页面的副本或使用了其他来源的摘录。搜索引擎和浏览器还会“缓存”网页以更快地加载它们,即使在页面被删除后也可以使用它们。这样讲,只是提醒您不要冲动,没有后悔药,也不要想抵赖,网络证据无法抹除。

总之,当下,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使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时,我们得注意保护好自己,而做到这一切,需要从网络安全意识抓起,思想决定行动,意识才是根源。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大量的网络安全、信息保密及合规意识宣传教育内容,包括动画视频、平面图片和电子课件等各种形式的内容资源,其中也包含网络安全小游戏,以及互动式、场景式、案例式的教程模块,以及稳定可靠的在线培训平台(学习管理系统),欢迎有兴趣的客户及行业合作伙伴联系我们,预览作品、体验平台的功能以及洽谈采购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个人身份信息PII保护

个人身份信息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能够用来单独或配合其它信息,进而识别、联系或定位个人或结合起来识别用户身份。

个人信息的样例:姓名,家庭地址,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信用卡号码,车牌、驾照号码,护照、身份证号码

为什么有人要对我们的个人信息感兴趣呢?

  • 我们的个人信息能够被犯罪分子用来进行各类不当的非法活动。
  • 身份证或护照能被用于不当目的,比如用来申请用于非法活动的移动电话号码、银行帐户等等。
  • 电子邮件地址可以用来发送垃圾邮件或钓鱼邮件。
  • 电话号码可以被用来发送亲友诈骗短信或社交诈骗电话。
  • 家庭地址可能用来跟踪您是否在家以及何时在家。
  • 个人信息可以被用来重置您的网络系统的密码和获取更多信息。

客户的个人信息保护

客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对于我们的业务成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对保护这些信息负责。客户个人信息的丢失或损毁会造成业务的损失、商业信誉的丧失以及招致法律诉讼风险。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呢?

  • 避免在社交媒体网络上披露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
  • 不要向市场调查人员披露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信息,除非您确信它们会得到正当的使用。
  • 当您在网站上开设新的账户时,仔细读取使用条款和限制,了解网站将如何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 确保您的账户和密码的安全,不要随意将它们写下来,也不要轻易披露与它们相关的信息。
  • 最重要的是,不要向未授权的机构或个人披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 在工作区域时刻实践最佳的安全指南。离开位置时锁住电脑屏幕,随身携带私人贵重物品或将它们锁在安全的地方。

更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思考

随着移动计算机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然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个人信息被非法搜集、售卖和使用的情况很严重,人们受害不浅,种种乱象需要得到治理。

通过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人们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执法机关也有更多依据打击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搜集和贩卖。似乎在法律的震慑之下,不法分子就收敛了,人们就不用再受到那些令人讨厌的短信和电话骚扰了。

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规条例已经有一些了,这方面的执法行动也涉及到了多家以“大数据”为生的公司。可是人们仍然深受其害,甚至呼吁更多法律的出台。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观察员董志军说: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顺应世界趋势,然而这并不足够。因为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要的是落实,而不能是领导签署的一纸空文。

如何让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能够落实呢?严格执法当然是不可少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普法,让人民群众和不法分子都能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严肃性,才是最为紧迫的。因为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拥有者和使用者,即广大人民群众的职责,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只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却随意泄露自己或他人的个人信息,那就是受教育不足,是普法工作的缺失。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对获取或分享他人的个人信息不当回事儿,甚至以此为乐,以此谋利,那更是不知法不懂法才沦落为不法分子。

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是从自己做起,所有人都得为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而负责。当然,有接触和处理他人信息的,比如电商、快递、营销、客服等等从业人员,也应该对他人的个人信息保护负责。只有人们理解了这些,以及违反的后果,个人信息保护才真正算一个开始。

希望我们的一些建议和倡议能帮助您。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数百部网络安全教育视频课程以及宣传图片,包括普法教程和动画,数百万学员通过我们的作品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识、信息保密意识及合规守法意识,不仅保护好了自己,也给所在工作单位带来了安全收益,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安全人员防线。欢迎有类似需求的领导们及信息安全产品厂商、服务商、合作伙伴们与我们联系,洽谈业务合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