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新防线

在当今信息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环境下,传统的技术防御手段已难以独自抵御日益复杂的攻击方式。社交工程攻击利用人为因素和人性弱点,成为企业安全防线中最薄弱的环节。例如,某国际知名企业因一封伪装成HR邮件的钓鱼邮件,导致数千条敏感数据泄露,造成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观察员董志军表示:近几年的护网运动中,除了使用技术手段,红黄蓝紫对抗通常会借助社工手段,即利用对方人员人性的弱点,这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人为要素在信息安全中的重要性。信息安全高管需要从认知层面重新塑造安全策略,推动企业从上到下建立全员参与的信息安全文化。

信息安全高管应当如何重塑安全策略?

  1. 情景式决策沙盘推演 企业可以通过情景式决策沙盘推演,提高管理层对信息安全事件的感知和应对能力。这种推演不仅有助于识别企业自身的安全短板,还可以在模拟实战中验证现有安全策略的有效性。例如,某金融公司通过情景推演发现其客服人员容易在电话中泄露客户身份信息,随即优化了培训方案,有效降低了信息泄露风险。
  2. 定期高级别攻防演练 仅依靠理论培训难以真正提升安全意识,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高级别的攻防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如钓鱼邮件、社会工程攻击、勒索软件入侵等,以真实场景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通过复盘和总结,优化安全防御体系。例如,某制造企业在一次模拟攻击中发现,其供应链系统容易受到供应商端的攻击,随后加强了第三方安全审查,减少了潜在风险。
  3.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构建人性防火墙 技术防御固然重要,但企业员工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定期安全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定制相应的信息安全培训课程,强调实际案例,提高员工警觉性。例如,某科技公司针对研发团队专门设置了源代码保护和访问控制培训,避免了代码泄露事件。
    • 模拟钓鱼攻击测试:定期进行内部钓鱼邮件测试,帮助员工识别欺诈邮件,提高警惕性。例如,某电商公司每季度开展一次钓鱼邮件测试,发现点击率较高的部门后,定向加强培训,大幅减少了真实攻击成功率。
    • 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对举报可疑安全事件的员工给予奖励,鼓励主动参与信息安全防护。例如,某跨国公司设立“安全卫士”奖项,每季度奖励发现并报告潜在安全风险的员工,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4. 构建“零信任”安全体系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零信任”理念已成为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趋势。企业应确保所有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都需经过严格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从而降低潜在安全风险。例如,某互联网企业推行“零信任”架构,要求所有访问系统的员工必须使用多因素认证(MFA),极大减少了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

结语

信息安全已不仅仅是IT部门的责任,而是企业所有人员都必须关注的核心议题。在社交工程攻击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全员参与的信息安全策略至关重要。信息安全高管们需要以认知重塑为核心,借助情景式决策沙盘推演、定期攻防演练和强化安全意识等手段,打造企业强大的安全防线,从而有效抵御信息安全威胁,确保企业数据资产的安全。通过具体案例的借鉴,企业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实施这些策略的实际成效,并推动更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领域,我们创作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意识宣教资源,课题包括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防范,形式包括动画视频、海报壁纸、电子通讯、互动游戏、微课模块儿等等,我们不断更新作品并提供在线培训平台服务,欢迎有兴趣和有需求的客户及行业伙伴联系我们,洽谈采购及业务合作事宜。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大型企业开始改造整个信息安全架构以适应新变化

就在几年前,信息安全仍是相对平静并不大引人注目的领域,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虚拟私有网络、认证令牌、安全漏洞扫描及修复等等安全控制措施似乎已经已经很成熟并且能胜任各类业务令牌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护需求。

但是近两年的恶性安全攻击事故让人们仿佛失去了信仰,在简单的IP、ARP欺骗和拒绝服务攻击下,防火墙不堪一击;网上交易领域的多重认证大佬RSA令牌也被黑客拿下;安全证书颁发机构被攻破导致虚假证书被大量发放……

新的科技如IPv6、云计算和移动设备更是让传统的安全基础架构无所适从,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使企业网络边界被打破,企业移动应用让终端管理成挑战,IPv6加密通讯更是让网络监控审计系统和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成为摆设。

为了积极备战,多数用户开始使用综合强大的安全保卫系统,特别是大型公司以及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开始重塑信息安全基础架构设施,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植本土信息安全厂商,不仅拨大量基金支持创新的安全技术项目,更是为符合条件的安全公司和人才提供各种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

信息安全产业立即火热无比,可谓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各种类型的消费者加大了安全投入是最大的拉动力量,投资界也看好未来的发展势头,众多信息安全概念股前赴后继陆续挂牌上市。

然而,尽管自主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不断问世,安全相关专利登记数量飞速增长,令人忧虑的是多数专利产品都停留在应用层面,底层核心关键技术仍然严重依靠外援,这一点儿都不令人轻松,举例来讲,IPSEC被广泛应用于多数VPN产品中,不过在其成为主流十几年之后才被爆出存在严重安全后门,想想在这十来年中,后门控制者在受害者不知情之下窃取了多少加密通讯内容!

实际上,比核心技术缺失更严重的是安全体系的不充分,安全控管上重技术轻管理,安全技术上重建设轻运营,安全产品上重硬件轻软件,安全平台上重系统轻内容,安全管理上重物质轻精神,安全培训上重精英轻大众……在瘦终端和网络相对隔离的时代,这些体系的不充分对安全结果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然而在网络接入和移动终端无处不在的年代,依据木桶理论,这种偏颇会造成严重的失衡,进而使安全体系漏洞百出、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安全损失不可估量。

要解决这些因安全体系不全面不充分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信息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跟不上,技术会迷失方向,所以要从高阶管理层的安全观念改变出发,提升安全治理和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培训,提升大众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防范技能,只有全民的安全素质得到提升,安全防范体系的总体综合水准才会随之上涨。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信息安全负责人,在进行信息安全架构重建的关键时刻,要牢牢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对高阶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方面“两手抓”,方能获得全面稳固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保障业务的持续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