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客的手段来进行安全管理

whitehat-or-blackhat-hacker

对搞信息安全的人来讲,黑客是无法避开的一个词汇,如同警察眼中的匪徒一样。然而,一不小心,安全人士也会沦入黑客,如同港片中常常表现的“警匪一家”一样。

“黑客”本身并非一个贬义词,特别在最初是褒义的,表示崇尚自由主义、崇尚分享精神的技术“极客”,如Linux、Apache、MySQL、OpenSSH、OpenSSL等不少开源免费的项目都出自技术“极客”社群之手。然而历经沧桑,黑客圈出现一批唯利是图的败类,现在,尽管“黑客”并非一个完全的贬义词,但是却更多地表示那些高科技“信息窃贼们”。

如同猫是老鼠的天敌,警察是来对付匪徒的一样,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价值便体现在应对黑客之上,然而这是一个技术活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信息安全人员不如黑客的技术厉害,那不就要被黑客玩儿了?

其实,多数信息安全人员并没有人们相像中的那么纯洁无暇,他们的出生和成长可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黑色的性质,比如在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下,拿一些安全入侵工具私自尝试入侵目标。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研究员董志军说:我们需要理解一安全人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我们也需要原谅一些技术人员在青春年少时期可能难免会偶尔“误入歧途”。

不少安全技术岗位都希望招到“黑客”,还尊称他们为“白帽”以显示其双方的正义。从技术资质上讲,做过黑客的,更了解黑客的入侵心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特别是笔者近期看到,有不少机构在安全人员的招聘中都提到希望是某些漏洞平台如乌云的成员,我理解这些机构求才若渴的心,但是这种做法却很冒险。因为在乌云平台上的,几乎没有一个纯正的“白帽子”黑客,因为他们在发掘他人系统漏洞之前,几乎都没有获得人家预先的授权或许可。这显然是一个做人做事儿的大前提问题,是一个法律和道德的问题。试问一下,如果您是一家厂商,您真的想招一个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为了自己的名利,蔑视法律、道德沦丧、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的技术高手儿吗?

其实,您可能觉得我说得太夸张和偏颇,挖掘互联网系统的漏洞本身没那么严重。我说得确实有些夸张和偏颇,我不是看不起“黑客”们的人品,更不是想激怒他们给自己找麻烦,我只是想向一心招聘黑客的厂商安全管理人员泼一点凉水。其实,笔者也是一名IT安全技术人员出生,了解“黑客”的成长心路历程。要说“黑客”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好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不擅与人沟通,所以并不很受人们欢迎,而在虚拟网络上,他们面对的不是真人,所以当他们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之后,就会很有成就感,很开心。只是他们的心理要么不成熟,认为社会规则就是束缚人的;要么不是正常人该有的心理,脆弱且敏感,总觉得自己技高一筹却不被认可。他们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也就是说,难以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我的意思只是说不建议厂商招聘黑客,但是有厂商会觉得应该雇佣黑客,以黑制黑,这种想法初一看,似乎不错,花钱找更厉害的黑客,相当于给黑客群体交了“保护费”,因为在高手面前,水平较差的黑客往往就“知难而退”了。其实这就是用黑客的手段来进行安全管理,亭长朗然公司董志军说:虽然“以黑制黑”看起来是合理的,但是我一直不推荐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因为黑客是邪恶的黑暗的,在“以黑制黑”的同时,近墨者黑,厂商中原本良善正直的IT人员也会逐渐变得“黑”起来,厂商的“邪气”也会越来越重。当然,如果厂商自信“正气”较重,企业文化气息深厚,可轻易压住“邪气”甚至“化邪为正”,那则另当别论。

不少安全专业人士最初都是做IT技术的,随着岁月的增长,大部分能够通过挣扎奋斗逐渐获得晋升,上爬到安全技术专家或者安全管理岗位。由于成长历史的原因,当他们面对很多安全问题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用安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除了对付外部黑客,“以黑制黑”之外,在面对内部工作人员时,也有不少安全专家或管理人员喜欢使用使用黑客的手段来进行安全控管。

笔者前几天遇到一名安全界人员,和我大谈桌面安全管理中使用“隐形”引擎的好处——让终端用户无法发现,也无法卸载。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几年在甲方做内部安全管理的岁月,数十年过去了,仍然有人在津津乐道这个特殊的功能。我的内心开始感叹安全管理的不易,也深为这种做法感到不耻和悲哀。

首先,信息安全者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摆正工作态度,那些终端用户大部分都是员工,虽然不全是领导,但是也是共创业绩的同事,特别是那些开拓业务成功的人员,给了信息安全人员的饭碗。他们本该享受的是卓越的IT安全服务,而不是被IT安全部门来进行“管制”。如果没有得到高层的批准,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IT安全“管制”行为,不仅是一厢情愿,更易激化部门间矛盾,终将成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退一步讲,即使信息安全人员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态,也应该尊重一下其他员工的平等生存权吧!不要你的部门拿一个制度来框人家,人家部门再弄个制度来框你,那多不好!

其次,IT服务也需要的是阳光服务,这种“隐形”引擎的“阴招儿”显然是在背道而驰,遭人唾弃。究其原因,是安全管理者的自信心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一个好的安全产品,如果自信是真正能够保护用户和组织的桌面安全产品、是真正被用户接受和喜欢的产品,则不需要担心被用户们知晓,更不怕被卸载。其实,同一阶梯的大部分的产品功能性能都差不多,使用“隐形”引擎“阴招儿”的产品,不仅自身信心不足,也利用了安全管理者信心不足的心理弱点。然而,对于有信心的信息安全管理者来讲,若要推动终端安全管理,自然需要高管的认可和批准,既然有了尚方宝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要求员工们来安装和使用,何需偷偷摸摸的?要防范员工未授权卸载安全软件,也完全是一个管理的问题,只需定期检查桌面安全、对擅自卸载者进行通报和根据通报结果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而不是借用产品或技术优势,来和普通员工进行IT水平的高低比拼。

最后,这种在员工使用的电脑中安装“隐形”引擎的做法不符合人类进步的大趋势,涉嫌严重侵犯人权。您可能会说这是管理层许可的,员工使用公司的电脑,为公司工作,就应该遵守公司的IT安全规范,就应该被监控,要么就别到这儿工作。我要和您说的是如果您在西欧特别是法国说这话,您会严重触犯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您和您的老板都得坐牢,您所在的公司自然很快会关门倒闭!您可能说法国离我们很远,法国的制度不适合中国。的确您家爱怎么做是您家的事儿,但是人家现在文明、先进,我们的社会发展和治理方式也必将向人家靠拢,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我们国家不断推出新的法规比如防家暴法等,以追赶世界文明,就是一个例证。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是“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吧,却干出这种与历史进步背道而驰的事儿,在小环境下,对同事都完完全全用“术”治,连“人治”都不如,还谈何“法治”,谈何促进全社会促进全人类的进步!

说到底,用黑客的手段来进行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界的悲哀,也是令祖先蒙羞的、令国民不耻的、贻误子孙万代的。信息安全人员要走出“黑客”的心理阴影和思维影响,才能真正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信息安全业界才能迎来新光明。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应该从信息安全管理的思辨、信息安全知识沟通和意识教育开始。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促进信息安全认知的觉醒。当然,我们的水平有限,观点也可能不同于您,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有不同的观点,都欢迎您联系我们,洽谈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一览

不管是从信息技术还是财务审计的角度看,各种资产都需要受到保护,不管是实体的和数字的,以免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威胁。有趣的是,无论组织尝试保护哪种资产,保护它们的方法都非常相似。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之中,所以所有的东西,甚至连上数据,都将在物理层面以其最基本的形式存在。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培训专员董志军补充说:人力资源记录、工程设计图、客户服务说明、生产方法和制程等等也都存在于物理领域。因此,要保护好组织的关键资产,重要的是要实施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技术防护措施、物理防护措施和人员防护措施。

安全保护措施的类型

  • 技术措施是指旨在为组织网络中包含的数据提供数字保护的硬件或软件措施。如防火墙、黑客入侵侦测、加密算法、防病毒程序等均被视为技术保护措施。
  • 物理措施是指设计和实施的屏障和监视设备,它们可以用来可防止对保存组织数据的物理网络设备造成直接的物理伤害。如栅栏、门禁、安全摄像机、备用系统、安全警卫等均被视为物理保护措施。
  • 人员措施是指旨在指导组织中所有人员的政策和程序,人员包括从高级管理人员到最终用户的员工。如输入、管理和保护所有关键数据的信息的正确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

技术保护措施

保护网络和数据的手段首先是技术保护措施。让我们看看常见的技术保护措施,包括直接处理数字数据传输的措施,例如数字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程序、网络流量嗅探器、渗透测试、备份媒体、加密措施、电子取证软件以及无线加密等等,这些都是组织可以实施的一些措施。这些都是必要的,不过如果没有相应的物理保护措施和人员保护措施,也是不够的。

一些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非常擅长确保其网络具有最新的技术保护措施。这些技术人员以很少有病毒成功入侵网络而感到自豪,并且是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这些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定期安装安全补丁,并不断监视网络,网络上的任何活动都逃不出他们的掌握。

尽管这些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擅长保护数字数据不受潜在网络犯罪分子的侵害,但有时缺乏实际的物理安全性。缺乏物理和人员安全性的问题不容忽视,甚至有时由信息技术人员完成的数字式堡垒只能起到提供安全性的幻象作用,而实际上网络很容易受到内部威胁的攻击。

物理防护措施

当我们突破仅仅是1和0的存储数据限制之时,很快就会认识到所有数据都是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这些1和0都存储在物理硬盘驱动器上,需要对其进行物理保护,以免受外部和内部攻击。组织的敏感记录必须保存在数据库中,该数据库通常位于物理服务器机房中。安全的机房、通风、灭火系统、结实的门锁是正确保护组织服务器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果没有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来阻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服务器机房,那么服务器硬盘驱动器上包含的数据库就会轻易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其它物理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显示器和网络基础架构的部分也是如此。不管在网络网关处安装的防火墙有多好,如果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没有受到物理保护,则未经授权的用户可以轻松地从网关内部将恶意软件直接上传到其他计算机上,其中的所有数据都会受到威胁。

人员保护措施

人员保护措施可以应对组织网络、最终用户和计算机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无论是由于能力不足、培训不足、意外的错误还是故意的作恶,最终用户都在他们工作的网络上施加着惊人的力量。通过设计和实施良好的策略,可以减轻、管理、转移最终用户所构成的许多威胁,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完全消除这些威胁。

雇用人员并允许其访问组织的网络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接受这种风险是开展业务的一部分,但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要求雇员完成全面的岗前流程来减轻这种风险。此过程应包括几个项目,以提高成功缓解与人员相关的风险的机会。首先,面试应包括一项技能评估测试,以确保新聘员工至少掌握了就业所需的最低技能。此外,如果员工已达到最低技能要求,则可以放心地假设自己将能够学习更多知识,并且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的进一步培训也不会白费。

除了进行技能测试外,对于可能接触计算机的所有人员,进行背景检查都是一项不错的措施。对于所有将来会处理资金、健康记录或客户信用卡信息的员工,应将背景调查视为绝对必要。有许多公司专门提供低成本的背景检查并可提供即时的结果,因此在决定实施招聘过程的步骤时,可以考虑外包给他们。

招聘中经常被遗忘和忽视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相关资料的检查。如果新员工列出了推荐人,请给他们打电话。如果未提供推荐人,请至少提供三个参考,然后联系他们进行检查。如果在被要求时不提供推荐人,请不要雇用该人员。不要后悔没有雇用到一名“感觉良好”的人,相反,当雇用某人之后才发现他严重危害了组织的安全,那才是真的悔之莫及。通过彻底审核新进员工可以避免许多安全问题,因此,无论在组织中做出安全选择之前,请必须确保严格认真地遵守这些要求。

管理与人员相关的风险还包括适当的安全培训、对流程进行持续审查以及对安全系统进行定期的审核。一旦对新进员工进行了适当的审查,作为组织的新手,下一步就是对其进行培训。培训不仅应包括如何执行工作要求,还应包括对组织的安全策略的全面普及。在适当的地方,应该讨论安全性并将其融入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

转移与人员相关的风险管理风险的一种选择是转移到另一个实体。这种风险转移通常有两种方式:要么将对关键流程的授权和责任交给另一个实体,要么购买了保险。例如,专门从事客户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处理来自客户的来电和问题。可以聘请人力资源顾问来处理公司的许多人力资源问题,例如会计公司可以为公司财务提供财务上负责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处理方式。制造公司雇用第三方供应商来构建产品的组件和子组件,以降低管理费用,同时还能少雇佣一些员工,避免人员直接与公司网络系统进行交互带来的安全风险。

开除对组织及其资产安全构成特定威胁的员工是消除单一威胁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人员是动态的,因此应对与人员相关风险的要求时刻都在变化,切记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消除人员风险。

在建立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时,请仔细考虑所概述的措施在日常实践中是否可行。因为人们总是会找到规避规则的方法,他们认识那些规则影响了有效地完成工作。对此,董志军说:组织需要改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使员工们不仅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通过与众不同的信息安全意识计划与活动,让员工们不会陷入安全政策和程序根本不适用于他们的困境,进而让员工们更容易记住并遵守适用于其工作职能的安全规则。那些安全规则建立了预期的和可接受的组织资产使用和保护行为。此外,由于书面的指导难以涵盖所有的偶然性,因此用户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安全决策时,使用合理的判断和最高的道德标准。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人员保护措施的研究,我们通过帮助客户向员工们提供安全意识培训,来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欢迎就这一话题联系我们,也欢迎有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相关教育培训的机构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info@securemymind.com
  •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