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意识宣传

为什么要备份?

像其他任何设备一样,硬盘驱动器也可能会崩溃,甚至让存储在其中的数据无法找回。这就是为什么工作文件必须得以定期备份的缘故。

如何备份?

备份数据有两种方法:通过物理介质或通过云存储。

  • 物理介质包括DVD、USB盘、外接硬盘或网络存储。物理介质的优势是备份、恢复起来速度快,缺点是如果如果这个地方遭受了火灾、地震等灾害,那么可能损失不仅是电脑,也包括备份。因此,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将将备份下来的拷贝存储在异地的计划。需要注意的备份也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所以要保护好备份数据,将备份进行数据加密并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 基于云存储的备份方案是将我们的文件存储在云端(Internet上)的服务。有不少免费和付费的数据存储服务,这种服务的机制是在我们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上安装一个程序,由它来自动备份我们的文件。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文件是分布式异地存储的,通常可靠性比较强。缺点是云备份以及恢复的速度依赖互联网传输瓶颈,所以可能慢得多,特别是当有大量数据要备份的时候。
  • 使用云存储解决方案,还需要注意调研一下这个组织的条款和声誉,确保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例如,他们是否在储存时加密客户数据?谁能访问我们的备份?他们是否支持强身份验证?
  • 定期演练或测试一下备份,看看是否能够用于在灾难的时候进行顺利的恢复。

更多企业级用户备份需知

  • 备份是保护重要数据的途径之一,备份使我们可以在硬盘故障、意外的文件删除、设备被盗或者丢失和恶意程序感染等失误情况下恢复数据。
  • 不管是在线的还是离线的,往往企业级的数据备份拷贝件要求远离本部30公里之外。
  • 专业的文件存储服务器具有高可靠性并由IT部门进行自动备份。因此,最好是将工作文件备份在适当的目录。
  • 将您的工作文件存放在经公司批准的文件存储服务器上。

备份碎碎念

即使是在网络安全行业,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由于没有备份而造成损失的血淋淋的案例。不知道读者有没有意识到,或者周边人员曾经遭遇过重要文件/设备失窃/损毁带来重大损失的情景。

不要以为当今的计算设备特别是存储介质的安全性稳定性很好,也不要觉得少有贼人能窃取到您的计算设备,更不要觉得自己经常很仔细不会将含有重要数据的计算设备搞丢失。您意料不到的意外灾难有很多,备份不见得能让您高枕无忧,但至少能让您有备无患地应对灾难事件。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可能您实施了备份措施有好多年,但是却从来没有用上,您可能觉得是多此一举。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顾问董志军表示:永远不要放弃,没有用上备份,说明安全意识尚好,说明这些来还是比较幸运的。不要以为运气能一直好下去,继续实施备份工作,保持好这一安全的行为习惯,在一生中保持谨慎花些时间在备份上面,总比放弃好习惯带来恶果后悔要划算吧。

除了应对灾难和紧急响应之外,备份工作流程往往也是很多客户的业务持续性管理的一部分,对很多大中型机构,特别是越来越依赖数据的业务来讲,备份简单太重要了。但是有人仍然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结果就是出了问题,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为帮助各类型客户提升业务持续性管理意识,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和制作了20余分钟的入门级基础课程,主要由讲解型的动画视频和在线测试组成。当然,我们也出品了一些与备份相关的电子教程以及动画短片,欢迎有兴趣和需求的客户及合作伙伴联系我们,预览作品、商务采购或洽谈业务合作。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18206751343
  • 微信:18206751343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QQ:1767022898

提升灾备意识防范网络灾难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都可能对我们的信息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专员董志军称:提升灾备意识,建立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成为了各组织机构应对网络灾难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三个真实的故事案例,深入探讨容灾备份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提升灾备意识,防范网络灾难。

故事案例一:企业数据丢失的教训

某大型企业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火灾中,位于总部的数据中心被完全摧毁。火灾不仅烧毁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还导致了大量重要数据的丢失。由于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所有的业务数据都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火灾发生后,企业的业务陷入了瘫痪状态。

教训与反思

  1. 缺乏容灾备份意识: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忽视了容灾备份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异地备份系统,导致在灾难发生时无法恢复数据。
  2. 数据中心单一化: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地点,一旦该地点发生灾难,数据将无法恢复。
  3. 应急预案不完善:企业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导致在灾难发生时无法迅速应对。

改进措施

  1. 建立异地备份系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异地数据中心,确保在本地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数据仍然可以恢复。
  2. 定期备份和测试: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3.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在灾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确保企业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故事案例二:个人数据被勒索病毒攻击

小李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时习惯将重要文件和资料存储在个人电脑上。一天,他的电脑突然被一款名为WannaCry的勒索病毒攻击,所有重要文件都被加密,无法访问。病毒要求小李支付一笔赎金,才能解锁文件。小李无奈之下,只能支付赎金,但仍然无法恢复所有文件。

教训与反思

  1. 缺乏备份意识:小李没有将重要文件备份到云端或外部存储设备,导致在勒索病毒攻击时无法恢复数据。
  2. 忽视网络安全:小李没有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导致电脑容易被勒索病毒攻击。
  3. 应对措施不当:在勒索病毒攻击发生时,小李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导致数据无法恢复。

改进措施

  1.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将重要文件定期备份到云端或外部存储设备,确保在勒索病毒攻击时能够恢复数据。
  2.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安装和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避免电脑被勒索病毒攻击。
  3. 学习正确的应对措施:在勒索病毒攻击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数据丢失。

故事案例三: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泄露

某云服务提供商在一次系统升级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大量用户数据泄露。泄露的数据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等敏感数据。事件发生后,云服务提供商迅速采取措施,修复系统漏洞,并通知受影响的用户。然而,数据泄露已经对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教训与反思

  1. 操作失误导致数据泄露:云服务提供商在系统升级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大量用户数据泄露。
  2. 缺乏数据保护措施:云服务提供商没有采取足够的数据保护措施,导致在操作失误发生时无法保护用户数据。
  3. 应急响应不及时:云服务提供商在数据泄露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数据泄露对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改进措施

  1. 加强操作规范:云服务提供商应加强操作规范,避免在系统升级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
  2. 采取数据保护措施:云服务提供商应采取足够的数据保护措施,确保在操作失误发生时能够保护用户数据。
  3.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云服务提供商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数据泄露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提升灾备意识的实用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

容灾备份系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企业和个人应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数据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可用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可以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数据。数据容灾的主要技术包括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技术。

应用容灾

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在灾难的情况下,远程系统迅速接管业务,运行数据容灾是抗御灾难的保障,而应用容灾则是容灾系统建立的目标。

2. 定期备份和测试

定期备份和测试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企业和个人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同城备份

同城备份是指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备份在本地的容灾备份机房中。同城备份的特点是速度相对较快,但在大灾大难发生时,无法保证本地容灾备份机房中的数据和系统仍然可用。

异地备份

异地备份是通过互联网TCP/IP协议,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备份到异地。异地备份应遵循“三和三个不”原则,即必须备份到300公里以外,并且不能在同一地震带,不能在同一电网,不能在同一江河流域。这样即使发生了大灾大难,也可以在异地进行数据回退。

3.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是应对灾难的重要措施。企业和个人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在灾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确保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应急预案的内容

  1. 灾难预警:建立灾难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灾难。
  2.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3. 数据恢复:制定数据恢复措施,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4. 业务连续性:制定业务连续性措施,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4.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企业和个人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防范网络灾难。

网络安全措施

  1. 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安装和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防范勒索病毒等网络攻击。
  2. 加强密码管理: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防范密码泄露。
  3. 定期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4.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5.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企业和个人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数据丢失和损坏。

良好的使用习惯

  1.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将重要数据定期备份到云端或外部存储设备,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恢复数据。
  2. 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行:避免电脑长时间满负荷运行,防止硬盘损坏。
  3. 及时处理坏道硬盘:出现坏道的硬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备份重要的数据,不要使用出现坏道的硬盘存储数据。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语

提升灾备意识,建立完善的容灾备份系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三个真实的故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加强灾备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网络灾难。希望本文的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提升灾备意识,保障数据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信息化社会。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作了业务持续性管理意识课程,以帮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机构对全员进行BCP/DRP意识的宣导,同时我们也创作了大量的安全意识课程,包括数据保护及数据备份的知识内容,欢迎有兴趣或有需求的客户及合作伙伴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