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的启示

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的情况往往是突发性紧急信息安全事故,比如遭遇“猪猪侠”这种黑客大牛将系统漏洞挖掘出来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或者遭遇勒索不成恼羞成怒的骇客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让在线业务停顿。

其实,能够引起突发性紧急信息安全事故的并不限于黑客或骇客,多数信息安全威胁都是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除了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之外,做风险评估和应对计划,业务持续性计划及灾难恢复计划时都会考虑这些。所以,出现安全事故难以完全避免,而且出现了也不会出乱子,一切尽在掌控。

可是,突发性的严重安全事故不能频频出现,否则不仅信息安全总监、经理或主管们睡不好觉,一线的业务大佬们甚至CEO和董事会主席都可能是彻夜难眠啊。

有了4G和视频通话,信息安全总监可以在被窝里指挥前线值班人员快速恢复信息系统吗?这太好笑了吧!更好笑的更刺激的更冷的是让黑客入侵了智能手机终端,偷偷拍下床头的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上……

这不是没可能,而是信息安全官带着的一批队伍的水平好过普通的入侵者,或者说安全防范措施足以应对这些安全威胁,让信息安全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很多互联网服务在鼓励客户使用移动终端,其实我们也看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开始超越个人电脑,而且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使用平板电脑和大屏手机处理简单的业务流程操作,要比使用个人电脑要高效的多。

移动应用和移动终端设备来势汹涌,安全问题也逐渐替代PC而成为信息安全官们的梦魇,而移动终端要比PC的控管难很多,因为它们可能属于员工的资产,严格区分工作和私人用途已经非常不易,并且这些设备和用户可能随时游离于传统的工作区域和内部网络,移动用户的有效身份鉴别也挑战着传统的IAM系统,更不用说保护终端信息数据的保密不被偷窥和滥用等等。

除了移动终端之外,大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也没让信息安全官轻松,大数据,大价值,大关联,不仅仅是终端用户,更可能是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等利益相关者。抛开隐私顾虑不说,产品流、信息流的任何一点出现严重故障都可能损及整个链条的利益和信誉。在自然,面对这些潜在的问题时,信息安全负责人轻松不下来。

信息设备和系统越来越强大和稳定,Windows蓝屏都已经很少了,PC故障排差已经不是什么IT工作了,不是么?但是IT安全的维护越来越难,为什么会这样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顾问James Dong说: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难,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起因于人为因素比如故意破坏或操作失误。

从外部来讲,黑客、竞争者和商业间谍的活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猖獗;从内部来看,新世代员工们更加的开放和容易轻信他人,这内外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无疑让信息安全管理难上加难。当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时,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也是常态之事了。

信息安全官想睡个好觉,解决之道何在?在技术控管层面,无疑需加强大数据——机房、服务器、应用系统、数据库以及商业流程的中央安全,以及海量终端设备的安全。在人员管理层面,无疑需要强化内部人员以及利益相关链条的信息安全意识,让内部的信息安全素养和防范水平高过外部威胁,例如,能辨识出商业诈骗电话和钓鱼邮件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各组织可依赖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合作伙伴,我们专注于帮助各类型的组织管理信息安全中关于人员的风险,欢迎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未来的企业安全重点在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俨然成为目前各行业了解用户潜在需求、挖掘商业价值、改进服务质量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一大利器,也是各大信息服务提供商决战企业级大客户市场的焦点。的确,行业内人士相见,三句不离大数据,否则就恍如隔世。

如同电子商务、在线赌博以及网络色情服务业,网络犯罪分子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先行体验者,他们部署最先进和快速的方案,用来窃取价值不菲的商业信息。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行业观察员James Dong说:我们已经进入一种由智能化驱动的安全时代,传统的静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无法应对被高度智能化武装过的信息窃贼,我们需要走在网络犯罪分子的前面,比他们更加聪明和智慧,这样才能赢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战争。

索尼和塔吉特这类世界级的知名公司都被黑客搞成国际头条新闻,集团高管们连续几个季度睡不安稳都是小事儿,客户严重流失、商业信誉不保、生意亏损尚能撑着则是常态,严重点儿的话就是昔日的世界五百强公司在瞬间倒闭!

黑客们早已不再简单通过单一的方式入侵,比如分析网站和应用的技术漏洞,通过钓鱼邮件和诈骗电话等社工攻击,他们变得日益狡猾,狡猾到熟知业务流程。昆明亭长朗然James表示:攻击者打探业务流程中的安全弱点这种事儿是很可怕的啊,其实大型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员工都不清楚业务流程中的严重安全弱点,因为人们的专业技能、职责范围、精力和视野都是很有限的,即使是专注于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安全审计的人员也不是商业流程安全方面的全能人士。

但是狡猾的训练有素的黑客们却能借助大数据来快速学习和分析攻击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多数公司内部人员,对攻击目的的内部业务流程的安全控管和薄弱之处一览无余。针对塔吉特Target的攻击便是明显的一例,犯罪分子通过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一环——PoS零售终端进而渗透到PoS后台系统,直取客户信用卡信息。事后,Target花了不少功夫找懂安全防范的人才,最终找了一位没有IT背景的高管。

其实我们再看看Stuxnet伊朗核设施攻击案例——攻击者选择的是利用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漏洞,这是事先业界几乎都无人知晓的薄弱环节。

那如何能够应对掌握大数据分析这类高科技武器的网络犯罪分子呢?信息安全业界专家们常常呼吁复合型跨学科的安全人才,来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确,万精油式什么都懂的安全精英在适当的环境和舞台下能够全面发掘业务流程中的安全弱点并提供修复建议。然而这种人才是很难培养和获得的,也是如同夏洛克福尔摩斯一样的稀缺资源。

有没有替代的方案呢?昆明亭长朗然公司James说:最佳的方案是让业务一线人员了解基本的信息安全理念,让他们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样,业务流程中的安全漏洞方能被有效发掘和修复。

信息安全人员通常发现不了业务流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因为信息安全人员不是业务流程方面的专家,简单说不懂业务。而业务流程相关人员通常也发现不了业务流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因为业务部门人员不懂信息安全。传统的思维是让信息安全人员学习更多业务相关知识,了解更多业务流程,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让业务人员了解更多信息安全知识呢?

大数据分析是业务流程的创新,离不开业务人员,网络犯罪分子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发现安全漏洞,我们要做的是在大数据分析领域超越这些坏家伙们,武装起我们的业务团队人员的头脑,早于坏家伙们之前发现业务流程中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之。

要让众多专注于创新和效率的业务单元部门员工们了解基础的信息安全理论和知识,我们无疑需要强化基础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并鼓励员工们积极思索和找寻业务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安全隐患,并与信息安全团队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保障信息安全管理团队与业务部门或单元的顺利沟通,欢迎和我们联系洽谈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