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的启示

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的情况往往是突发性紧急信息安全事故,比如遭遇“猪猪侠”这种黑客大牛将系统漏洞挖掘出来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或者遭遇勒索不成恼羞成怒的骇客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让在线业务停顿。

其实,能够引起突发性紧急信息安全事故的并不限于黑客或骇客,多数信息安全威胁都是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除了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之外,做风险评估和应对计划,业务持续性计划及灾难恢复计划时都会考虑这些。所以,出现安全事故难以完全避免,而且出现了也不会出乱子,一切尽在掌控。

可是,突发性的严重安全事故不能频频出现,否则不仅信息安全总监、经理或主管们睡不好觉,一线的业务大佬们甚至CEO和董事会主席都可能是彻夜难眠啊。

有了4G和视频通话,信息安全总监可以在被窝里指挥前线值班人员快速恢复信息系统吗?这太好笑了吧!更好笑的更刺激的更冷的是让黑客入侵了智能手机终端,偷偷拍下床头的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上……

这不是没可能,而是信息安全官带着的一批队伍的水平好过普通的入侵者,或者说安全防范措施足以应对这些安全威胁,让信息安全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很多互联网服务在鼓励客户使用移动终端,其实我们也看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开始超越个人电脑,而且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使用平板电脑和大屏手机处理简单的业务流程操作,要比使用个人电脑要高效的多。

移动应用和移动终端设备来势汹涌,安全问题也逐渐替代PC而成为信息安全官们的梦魇,而移动终端要比PC的控管难很多,因为它们可能属于员工的资产,严格区分工作和私人用途已经非常不易,并且这些设备和用户可能随时游离于传统的工作区域和内部网络,移动用户的有效身份鉴别也挑战着传统的IAM系统,更不用说保护终端信息数据的保密不被偷窥和滥用等等。

除了移动终端之外,大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也没让信息安全官轻松,大数据,大价值,大关联,不仅仅是终端用户,更可能是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等利益相关者。抛开隐私顾虑不说,产品流、信息流的任何一点出现严重故障都可能损及整个链条的利益和信誉。在自然,面对这些潜在的问题时,信息安全负责人轻松不下来。

信息设备和系统越来越强大和稳定,Windows蓝屏都已经很少了,PC故障排差已经不是什么IT工作了,不是么?但是IT安全的维护越来越难,为什么会这样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顾问James Dong说: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难,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起因于人为因素比如故意破坏或操作失误。

从外部来讲,黑客、竞争者和商业间谍的活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猖獗;从内部来看,新世代员工们更加的开放和容易轻信他人,这内外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无疑让信息安全管理难上加难。当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时,信息安全官半夜被呼醒也是常态之事了。

信息安全官想睡个好觉,解决之道何在?在技术控管层面,无疑需加强大数据——机房、服务器、应用系统、数据库以及商业流程的中央安全,以及海量终端设备的安全。在人员管理层面,无疑需要强化内部人员以及利益相关链条的信息安全意识,让内部的信息安全素养和防范水平高过外部威胁,例如,能辨识出商业诈骗电话和钓鱼邮件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各组织可依赖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合作伙伴,我们专注于帮助各类型的组织管理信息安全中关于人员的风险,欢迎联系我们洽谈业务合作。

移动计算时代应该严肃对待安全漏洞

从城市到乡村,走一走,看一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几乎无处不在了。虽然移动数据通讯的昂贵资费问题仍然是搞活移动互联网经济的最后一道障碍,但是大的趋势需要我们来积极拥抱,商业以及家庭WIFI几乎覆盖到城乡的各个角落,虚拟移动运营商必将打破电信业务的垄断,移动信息化就在眼前。

各厂商纷纷摩拳擦掌,要决胜移动终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购物。市场营销、业务创新与IT部门开始专为移动设备创建入口网站,设计开发移动APP,唯恐落后被行业竞争者或颠覆者抢了先。于是,移动平台软件开发人员开始供不应求,程序员的春天来了……

不过,心中痒痒欲上马移动互联网的主儿们却比较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犹豫不决,因为人们忘不了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其实,两者并不具可比性,互联网泡沫时候人们在纯玩互联网,拉带宽,建网站,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甚至完全无关。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是为了帮助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改进客户体验来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并不是纯粹局限在技术层面玩一玩。

所以,不要迟疑,立即行动起来吧!可是也不能盲目投资,谁都不想让真金白银统统打了水漂,弄的个血本无归吧?那怎么开始呢?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应用安全分析师James Dong说:及早行动抢得市场先机很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先进入者也不见得能赢在后面。

基于iOS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已经汗牛充栋,如何能让那些被海量移动应用冲击的疲惫不堪的用户使用呢?需要不断改进消费者体验。亭长朗然公司的James说:消费者体验,好说,难做。今天,随便在国内发达城市的街头找个IT人都能做出个UI豪华的APP来,可是往往华而不实,缺乏内涵。反观海外的软件如SAP等,则恰恰相反,界面简陋的有些像丑八怪,内在功能却强大实用无比。拜托,用户来这儿是花钱买产品和服务的,是来享受的或找实惠的,不是看网络店面装修是否豪华的。当然啦,门面也不能太寒碜的吓跑用户。

关键的移动应用功能还需要不少,特别在数据安全方面,无疑用户的数据搜集、分析和利用是商业创新和制胜的法宝。同时,我们还需要遵循行业内的高安全标准和严格的个人信息和用户隐私保护法规,这可不是可以轻视的。计算机黑客、竞争对手和商业间谍也对这些数据虎视眈眈呢!

数据安全保护最关键的无疑是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几乎所有的移动App都用被恶意利用的“空子”,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漏洞或安全弱点。软件有安全漏洞是正常的,并非说软件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或安全水平太次,在个人电脑上不也是每个月都要修补嘛!

移动应用的安全漏洞应该被严肃对待,这并不简单只是定期刷新一下小功能,更新一下版本让用户去下载这么简单。除了程序更新相关流程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安全通知机制,及时告知用户相关的安全问题,并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软件补丁修复行动。

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能力并不充足的机构组织来讲,我们的建议是制作移动版本的Web门户,再基于此开发设计出“轻量级”的移动应用APP,这样可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节省开发成本。典型的“轻量级”移动应用有FT中文网,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其实使用体验也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