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遐想

互联网行业变迁迅速,我们这一代IT人都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当驱动着和支撑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类应用、数据都分布于云端之后,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呢?世界将走向何处呢?

您可能觉得这个话题太大,远离了我们的视野范围。其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至少对我来讲,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远见。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志军总结说:本人做了多年网络安全技术工作和企业信息安全咨询工作,经历过一波又一波安全控制产品和技术的热潮,目睹着一批又一批一夜暴富的安全厂商和竞争失利暗淡出局的昨日黄花。

说到这儿,相信您也会深有同感并心生感叹,我们都希望能够预见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安全领域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呢?

首先,云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终端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移动化,传统的接入管道和网络边界的会逐渐变成人们视而不见的基础设施,虽然不会消亡,但不能一直处于扩充态势。这样看来,那些内网安全、网关安全之类的措施,与云端化和移动化大趋势不够契合,所以在未来的日子,这些类型的产品也会成为配角,需求少了,厂商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艰难。

其次,随着消费者对隐私保护的关注、运算能力的增强、安全证书的降价普及,加之防线路窃听和中间人攻击的刚需,端对端的加密传输必将大行其道。这样一来,那些靠协议分析的网络安全产品将失去用武之地。虽然加密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和数据传统的安全,但是却不被监管机关喜欢,他们需要能实时解密的利器,以便进行追踪和审计。处于云端的服务商自然必须得向管理当局提供特殊的用于解密的密钥,但是管局显然不会满足于解密大众的主流化网络应用,其实我们也知道,管理当局直接让服务商派专员入驻提供现场服务的情形更为常见。只是,管理当局真正想要的宝贝是对常规性的加密协议进行解密的利器,目前估计也只有美国的监管机构有这个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我国早晚得拥有,而且是不公开的拥有。这里面关键的不见得是技术难题,而是整合能力,那些和政府机构关系密切的厂商如何能抓好这个机会,必将挖出一个大金库。

最后,终端安全已经被360和BAT这些大腕们搞到没一点儿利润空间,所以有不少厂商将目光放到云端安全。这里面可以搞的创新就很多了,把传统的网络安全服务搬到互联网云端是最快捷的了。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是网络安全厂商的顾客们往往是政企大客户,受制于互联网保密等法规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完全开放地拥抱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安全的消费者主流只能是非政府控股的机构——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家庭用户,而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安全意识太低,似乎只相信360和BAT。想搞定又能搞定360和BAT的,又有多少呢?当有这个水平的时候,或许早被人高薪挖去了。剩下的那些只靠整几个WEB安全漏洞,忽悠稍小一点又能有钱的互联网服务商,意欲从中分一杯羹。说到Web安全,很多渗透测试人员自称“安全专家”也不脸红,说到底就是一个会使用扫描探测工具和远程溢出工具的“脚本小子”,根本不懂WEB软件编程,和开发人员聊报告的时候就瞎吹,你说东他说西,说到底,就是厚着脸皮把客户吹晕……

唉,其实说来惭愧,笔者曾经就是这种“渗透测试人员”,只是还有一点良心,觉得做这些渗透测试工作不实在、心里不踏实,还给真正有能力的白帽黑客团体抹黑。要说在业界咱也接触过不少真正的高手,这些高手们话不多,却干活很利索,还经常鼓励人们多学习新东西,多分享新知识。

咱没什么领先的科技知识分享,但是至少可以分享一些对信息安全未来的看法。以后的网络信息安全,必将是一种内嵌式的安全,也就是说安全将成为应用的一部分,没有全面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技能积累,只能做些简单的低端的活儿,甚至没有机会。托工业文明、IT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福,现在的日子还算是太平和富足,除了吃饱穿暖这些早已经被满足的基础需求,似乎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了。年轻的信息安全人,勿贪图享受和玩乐,也勿行尸走肉得过且过,行动起来吧,喜欢与人交流的,可以多学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喜欢与机器交流的,可以多学习各种IT技术……

虽然我不喜欢分享黑客技术,但是并不表示没有分享的或不能够进行分享,而是我更愿意分享反黑客的方法。对此,我们创作了信息安全管理者快速课程,以帮助各类安全管理专员和行业从业人员,从宏观的层面,了解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知识,以及反黑客的更广泛更普遍的方法。即使您更喜欢玩儿技术,而不是与人打交道,您也可以了解一些无妨。

如上是本人的一己之见,由于本人知识和经验有限,不管您对此文任何话题有任何的意见,都欢迎您随时通过如下方式快速联系到我。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董志军

手机:18206751343

微信:18206751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767022898

独立防病毒厂商的末日来临

在类似病毒的各种互联网安全威胁成几何倍数剧增的时候,说防病毒厂商的末日来临仿佛是一个伪命题,然而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析师Bob Xue却坚持认为:独立防病毒软件厂商的好日子快到头了,不过,凤凰涅磐,防病毒产业的全新时代即将来临了。

首先,病毒通过终端设备如软盘、光盘、USB存储等进行感染的渠道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新型的病毒多数会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而在技术上,防范网络新型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渠道仍然是安装补丁等终端设备加固措施;在管理上,最重要的则是强化终端设备用户的安全意识,比如不乱接收、开启或点击奇怪的不靠谱的附件或链接。即使有多层的防病毒体系保护,倘若没有实施这些关键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控管措施,终端安全也是一种奢望;反之,如果终端本身的安全控管到位,比如开启了必要的安全设置、保持了软件的更新,并且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足够的提升,那防病毒显然是只会影响性能和误报误杀的麻烦东西。

然而,从多重防御的基础安全理念上看来,防病毒可能并不是“麻烦东西”,反而仍然有其作为一层安全“防护带”的价值。不过,了如同我们所讲,过多的低效安全防护反而会严重影响效率,打乱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所以,将安全投入的99%给到防病毒,只实现1%的保护功力,完全不合算。

其次,防病毒软件与勒索软件不分家,很多独立的防病毒厂商让防毒软件免费只是个噱头,它们真正的罪恶目的是让免费的软件变成勒索软件Ransomware。勒索软件经常会弹窗,告知用户:如果不花钱升级、如果不点击广告,将会如何如何。个人、家庭及企业用户都深受其害,然而多都抱着“破财消灾”的心态,给恶人汇了款。显然,少数防病毒厂商的这些恶劣非法行径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多数受害者开始了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自我觉醒和救赎,加上有正气的安全力量比如正牌防病毒厂商开始揭露和阻止这些勒索行为,相信打着“免费防病毒”旗号的的勒索软件日子不会太久。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多数的防病毒厂商都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公民,然而,常言道:一颗老鼠屎害一锅汤。市场上几家不良的防病毒厂商能轻松害死整个产业,更何况这个产业在走下坡路呢。

再次,则是在终端层面,独立防病毒软件被替代的时代已经来临,操作系统已经默认整合了防病毒软件,特别是Windows 8的开启时代。实际上,在过去的这些年,微软已经在防范恶意代码袭击操作系统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收回了不少的回报。防病毒,对微软这种大鳄来讲,投入一点点零花钱都会比其它独立防病毒厂商做得好,而且好的多,因为它更了解自己的操作系统,它的防病毒在兼容性、效能和性能上绝对排在前列。不过此前由于担心被扣上“垄断”的黑锅,而且要考虑独立的防病毒厂商的合作伙伴感情,微软并没有花大力气推动自家的防病毒产品。然而移动计算终端的革命,让微软少了很多顾虑,XP将寿终正寝,Win 7和Win 8时代,使用微软集成的自家防病毒,不花钱,又好用,无疑不再需要独立的第三方防病毒软件。

最后,对独立防病毒软件进行彻底革命的是更猛烈的云计算,主要的病毒感染渠道无疑是通过互联网络。一方面,各类互联网服务商会将恶意代码防范作为其增值或基本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另一方面,企业级的互联网安全网关将强化Web安全、邮件安全和内容安全,这显然会很大程度上将恶意代码等互联网威胁拦在企业的网络大门之外。一年之内,防病毒软件没有报告出一条病毒,你还能指望用户会继续用下去吗?

不过,在结束之前,我们还要强调一下,如果最终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够,给再多的防病毒软件都帮不上忙。如果最终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足够强,不给防病毒软件,他(她)可能还会主动索要,尽管独立防病毒软件厂商的末日似乎不远了。所以,真正的帮助客户提升信息安全的防病毒厂商,是那些在信息安全意识上花功夫进行宣传的,而不是拿着“免费”诱饵的。

计算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