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不是意识形态“制脑权”的争夺

近日,关注军事频道、网络战争和互联网舆论监管的人们应该对“制脑权”不陌生,话说这未来的战争,很可能是网络媒体之间的战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是认知空间上的战争。只有打好网上舆论斗争的主动仗,才能争得话语权,赢得制脑权,最终夺得制胜权。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疑问和不同的意见,比如:为什么要“制脑”呢?“制脑”是不是“洗脑”?“制脑”和“愚民”有什么区别?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顾问James Dong对此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考证,发现人们对“制脑权”的概念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最初,郑友林著书《制脑权》中对此的概念是: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掌握了知识与智慧,人才与速度,就掌握了“制脑权”的机遇,从而就可以在竞争中获胜,创造财富。

我们不是国家安全和政治军事方面的专家,所以不敢妄谈在信息化战争领域中认知空间和思想意识争夺的重要性。但是从浩瀚的人类历史上看,精神文化的传播往往主要依靠经济活动,比如古希腊文明席卷欧洲靠的是希腊商人,基督教的起源和传播也与擅长经商的犹太人密不可分,中国佛教的起源也和信奉佛教的千万西域商人聚居东汉都城洛阳紧紧相关。

让我们从逻辑层面想一想,外来文化不是拿来把玩儿的东西,而是附属于经济实力的,经济实力的领先才会造就文化的领先。所以,我们与其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我们实施潜移默化的认知空间思想攻击,倒不如说是他们对我国发起强大的全球经济活动入侵。让我们问一问,为防止经济侵略,能关掉对外开放的大门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中国也很担心美国会搞“和平演变”,校长拿尼克松出的书《1999不战而胜》来教育我们,邓南巡才让这事儿给冷却下来。

我们今天谈信息安全意识,也得注意“制脑权”,知晓和重视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多数还是一些外向型的公司,比如外资公司以及合资公司。为什么呢?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更为领先,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更为发达。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如同向员工灌输职业道德操守和日常行为规范一样,是领先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中国近些年对外办了不少孔子学院,在传授汉语的同时,也在灌输意识形态,借此影响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崛起之势不可挡,但是由政府来组织对外输出意识形态,使用非经济手段来制老外的脑,这种手法可取,但效果不会太好。反过来想想,假如街头开了些巴西语培训班,都有多少什么人会参加呢?我们要对外输出有利于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就得依赖经济手段,依赖拓展海外的中资公司,让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要对外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这才是正道,才能在对外文化推广方面收到有效的成绩。

文化大革命对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不过近些年的国学回归活动已经让人们看到重拾信心的希望。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我们无疑也需要正确的战略指导,需要热衷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信息安全思想家、理论家和实践家,也更需要一些商业公司方面的力量。在这一个细分的边缘领域,亭长朗然公司无疑是这方面的探路者和先行者。James说:如同企业管理思想和智慧一样,信息安全管理可以借鉴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很多,其中有太多需要被深度挖掘和发扬光大。但是在前期无疑我们需要“西为中用,中西结合”的战术,先建立起一套框架,再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髓来不断丰满和润泽内容。

有时人在年轻时,自己的娘说的话的一句听不进去,人家的娘说句话,顶自己亲娘的二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领先的经济实力和优秀的文化来影响西方国家的员工,进而征服和控制更大范围内的人心。

文化的融合依赖商业的往来,亭长朗然公司,对国内的外资及合资公司,我们引进海外优质信息安全意识资源;对开拓海外的中资公司,我们帮助建立全球信息安全合规文化,并助客户借此向外推进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帮助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各类公司推进企业安全文化交流,增加理解和互信,并借此让世界更加的平安、和谐、美好。

责怪不能让用户接受信息安全

日本人做事情比较严谨,可以说一丝不苟,在信息(情报)安全方面也是如此。不过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多数日商的内部工作气氛比较沉闷,领导批评和训斥下属做事不力的情景时有发生。当碰到信息安全工作中的问题时,那批评也很严厉。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教育培训顾问董志军说:我就亲眼看过上司当着厂商人员的面,狠狠批评下属的事情。其实缘由就是芝麻粒大一件事——EICAR病毒测试文件引起了防病毒安全报警,但是领导却这么不给脸面,也实在是让我们觉得汗颜。

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不是什么坏事儿,特别对于靠品质管理来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信息安全负责人多少会受到更高层领导的管理思想影响,往往期望严格要求下属们,发现违规情况一顿狂批,通过这些高压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对于长期在日商、台商那种沉闷气氛下工作的员工,或者了解日企企业文化的人们来讲,在接受到批评时,首先肯定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然而,对于流动频繁的职场人员,或长期在比较宽松的欧美、港资或内资公司工作的人们来讲,在受到严厉的批评时,可能不会轻易在心底认错,反而会觉得受了伤害,比较委屈,进而带来的是对信息安全的躲避和抵制。

受众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如何鼓励人们改进他们的安全行为呢?董志军认为:首先当人们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行为不当时,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责怪往往会适得其反,不能帮助我们改变或者获得更有效的安全行为模式。

在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方面,组织必须找到与员工合作的方式,并让他们改变。这是一门行为科学,综合设计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我们需要公开严格地测试与安全有关的假设和实践,并根据经验证据修改人们的想法。

设计学并不仅公是构建某种东西(比如产品或系统),而是使其易于掌握的做法。简单说,我们研究用户如何使用信息产品或系统,改进设计,再次测试、改进和重复这个过程。在理想的情况下,信息安全不需要任何人为的互动。就是说,信息安全是隐藏在后台,不影响用户体验的。这么说,安全就只是安全专家的主要工作了,对于其他所有人来说,要把安全放到台面上,那就是对生产力的消耗。

当然,现实世界比较复杂。董志军解释说:仅仅靠技术,很多安全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为了自圆其说,“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就闪亮登场了。就如同机场安检一样,人们不得不牺牲效率排起长队经过这一关,安检技术不能是完全透明的,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来帮助快速安检还远着呢!安全意识和教育也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想答案,那些坏人才不会轻易受到安全教育方面的感化而放下屠刀。

安检就是将人员、流程和技术有效结合使用的一项典型安全管理措施,尽管有少数人对此不满并反抗,然而,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只被解释和理解为他们不懂安全,带来的也只是被强化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因此,在极端的状态下,强力宣讲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强制人们理解和接受信息安全相关的要求,虽然这并不表示人们会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用户可能会选择退避,比如不乘飞机和高铁,而选择较慢的线路。或者不接受工作对他们严格的信息安全行为要求,进而辞工并让生活变得困难。

您可能会觉得虽然各种奇葩人物都有,但是这主要还是沟通的问题,没错,这就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范围。信息安全专家需要说服员工们和企业管理者一起,合作起来管理他们共同面临的安全风险。

沟通信息安全相关需求,需要时间、鼓励和指导。不安全的想法、冒险的行为需要得到改变。所有的安全指导必须是可行的,安全沟通必须是简洁明了、有可操作性、经过测试的,我们需要专业信息安全教育人士的帮助才能做到这一点。

要改变人们冒险的行为,并开始践行正确的安全,这急不来,不是张贴几张安全宣传海报、发送几封电子邮件就能实现的。

网络钓鱼测试的帮助也是有限的,这些测试通过向员工发送伪造的网络钓鱼企图,来提高安全意识。它并不能真正地吸引用户,也并不能真正构建正确的安全心态。原因何在?董志军表示:网络钓鱼测试依赖假设的钓鱼场景模型,这可能是缺陷的,这是安全专员们长期以来试图避讳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不断测试我们的假设并加以修改完善,是借助网络钓鱼测试取得信息安全意识项目成功的重要步骤。

我们的一份报告发现,许多安全意识项目是由技术背景的人员而不是由社会学、心理学或沟通等学科背景的人员进行的,这就很难研究用户群并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特朗普国家网络安全顾问在中美网络会议上曾表示,信息安全团队的技能缺陷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对于所有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组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走出技术的笼子,要么请求外部专家的帮助,要么寻求有社会学、心理学或沟通等学科背景的人员加入。

不要轻易责怪用户,更不要使用严厉的惩罚手段来影响安全行为。惩戒特别是对那些无意犯错的,会伤人们的心,换来的不是顺从,而是对信息安全要求的逃避和抵制。董志军举例说:我曾经有一位工作很努力的同事,在两次安全检查被查出问题之后,他都变得谈虎色变,每次再碰到安全检查活动,就立即收拾东西,离开座位,去躲避检查了。我也能理解他,因为安全检查出来的问题,他不仅被警告过,绩效考核也被降了一级,再被抓一次不合格,可能就面临解雇了。

我并不是否认使用常规的安全检查来教育员工们注意信息安全行为,我们要实施惩戒,一定要有充分的沟通,否则惩戒本身就成了一种威胁,人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惩戒,而不是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了。如果我们期望员工们对一项新的信息安全要求作出反应,我们需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惩戒要让人心服口服,让用户接受信息安全理念,对信息安全行为的改变才有帮助。

对于信息安全行为的改变,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不要只专注于不良行为,转而奖励积极的正向行为。设置一些安全行为奖项,让人们在实践正确的安全行为时,能获得鼓励,扬善弃恶,进而刺激和培养出好的安全习惯。

总之,信息安全的认知重在沟通,认知的改变能带来信息安全行为上的改变。安全意识的沟通是一项科学,不是简单粗暴地买来安全宣教材料就甩给用户,用户就能消化和接收。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信息安全管理层和员工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欢迎联系我们,对此文谈谈您的想法,以及洽谈业务合作。

电话:0871-67122372

手机:18206751343

微信:18206751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