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数据共享与安全——构建信任的基石

healthcare-cyberattack-awareness

近年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在我国蓬勃发展,国民健康信息被上传至网络,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得以分析,为后期保健、疾病跟踪和预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居民对健康信息建档的积极响应并未如期而至,这反映出民众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深刻担忧。本文将深
入探讨当前医疗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构建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医疗信息化生态。

民众疑虑的根源与应对

目前,居民普遍担心个人健康信息被盗用,进而遭受骚扰广告、甚至犯罪威胁。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近年来,商业部门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民众对政府机构的诚信度产生怀疑。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医疗信息化拥有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建立民众的信任。

从数据收集到安全掌控:多管齐下

为了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

  • 优化数据收集方式:效率与安全并重 传统的纸质调查表虽然方便,但效率低下且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因此,应引导医疗机构将病人的基础信息在信息登记时通过网络进行上传,最大限度减少纸质信息传递带来的风险。同时,政府应鼓励医疗机构采用电子化的方式收集信息,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赋能患者:安全掌控,自主选择 当前医疗信息化,患者往往被动接受,缺乏对自身健康数据的掌控权。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 个人信息访问权限管理: 实施“谁访问,何访问,访问范围,访问权限”的全方位管理机制。患者可自行设置允许特定医院、特定医生访问健康信息的范围,甚至可以设置更新操作权限,例如允许医生在特定情况下更新一部分信息,但无法随意访问所有信息。
    • “黑名单”机制: 类似银行账户冻结,“黑名单”机制可用于管理对个人健康信息的访问权限。当患者发现被不信任的医生或机构非法访问其健康信息时,可立即冻结其访问权限,并进行追责。
  • 构建信息安全文化:全社会共同参与
  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普及基本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2. 鼓励信息安全报告: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事件报告机制,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及时报告任何可疑的安全事件,并对相关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3. 信息安全审核与追责机制: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审核机制,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
  • 技术保障:多层次的安全防护 技术层面,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 数据加密存储与传输: 使用高强度加密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 身份验证与授权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授权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健康数据。
    • 审计日志记录与分析: 建立完善的审计日志记录和分析机制,对系统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追踪,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深知医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致力于为医疗行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公司开发了数百部安全、保密与合规相关教程及动画视频,其中HIPAA培训课件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并通过移动式学习平台,帮助员工随时随地了解并掌握基础的安全防范理念。

结语

医疗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医疗信息化生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健康领域的潜力,为实现全民健康战略贡献力量。 只有在安全、可信的医疗信息平台上,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员工们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进行简单的移动式学习和体验,便可了解基础的安全防范理念。欢迎联系我们预览和洽谈采购使用。

  • 电话:0871-67122372
  • 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
  • QQ: 1767022898

防止数据泄露的最佳实践

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访问、窃取或披露敏感、受保护或机密数据的事件。数据泄露可能因多种原因而发生,例如网络攻击、人为错误或数据存储设备的物理盗窃。数据泄露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包括财务损失、声誉受损、法律责任和失去客户信任。最近的一项研究预测,网络犯罪每年造成的损失将达到50万亿元。因此,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泄露至关重要。

以下是防止数据泄露的一些最佳实践:

  1.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的漏洞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使用商业的或开源的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组织内部网络特别是重要的网络端点进行弱点扫描,以主动发现问题。同时,还应该进行巡逻走访,以发现网络IP之外的安全隐患,比如办公桌面清洁检查、文印室和会议室的安全保密等。
  2. 保持软件和系统最新:定期使用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更新更新软件和系统,以防止已知漏洞被利用。设置内部的更新服务器,通常来讲,对所有的终端计算设备,应该设置为对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进行自动更新。当然,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还需要有完善的补丁修复管理流程,包括订阅更新源,测试更新、停工通知、数据备份、失败回滚等等。
  3. 限制数据收集和保留:仅收集必要的数据,并仅保留需要的时间。这些不仅是相关法规的硬性规定,亦是防止发生意外数据泄露的实践做法。
  4. 使用强身份验证方法:使用多重身份验证(MFA)和强密码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实施多重防御的方法,在传统的用户密码失窃的情况下,让不法分子无法或难以突破登录验证,进而无法实施其罪恶行径。对于终端设备和用户来讲,可以启用生物特征鉴别,如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等方式。对于企业级来讲,最好部署一次性口令或动态口令以辅助验证。
  5. 实施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个人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制定最小化权限的政策,确定合适的业务数据访问需求,定义用户的角色和权限,使用正确的访问控制配置,加强用户管理员的操作技能和职业操守培训,同时加强日常的监管和审计,以检测任何可疑的数据访问行为或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6.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定期为员工提供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威胁以及如何避免。不应该让员工们读一堆无聊的文字,相反,应该让学员们观看一段段简短的视频,其中将解释数据安全工作的其重要性,为保证良好的信息传达效果,时长通常应限制在两三分钟。内容应该包括并不限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数据安全保护法规科普、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数据保护注意事项。
  7.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监视网络流量并检测可疑活动。
  8. 加密敏感数据:对静态和传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被盗。
  9.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泄露时可以恢复。

通过遵循这些最佳实践,组织可以显著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并保护其敏感数据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盗窃或泄露。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数据安全保护的实践操作都离不开员工们的理解和支持,对此,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专员董志军表示:数据无处不在,用户是数据的创建者和使用者。如果说数据是客体的话,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当然离不开用户这一主体,那么,用户们是否接受过培训并具备帮助预防组织内部数据泄露的知识呢?

经过与客户和安全从业者讨论安全意识计划的底层作用,从研究数据的角度审视安全意识,愈发认识到信息安全意识的必要性。为了确保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我们建议实施一项安全意识培训计划,其中的在线培训模块用于引导员工完成在互联网上保护自己所需采取的步骤,内容包括有关网络钓鱼诈骗、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的信息;模拟钓鱼系统通过监控员工的互联网使用情况来确保没有员工受到恶意软件或网络钓鱼诈骗的危害。

解决安全意识问题的方法是确保员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法是训练人们了解周围环境以及如何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安全。鉴于人类记忆的特征,这种安全意识培训应该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并且应该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进行,使员工们能够轻松记住他们学到的信息并付诸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之中。

如果贵司准备开始自己的网络安全培训或信息安全意识,请让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安全培训库提供帮助!从网络威胁类型到数据安全,提供丰富建议的知识库包含海量的动画视频和电子课件,可以帮助贵司的员工识别威胁并制定全面的预防计划。不管您有任何关于数据安全与人员意识的疑问,请不要客气地联系我们一起探讨。

  • 电话:0871-67122372
  • 手机、微信:18206751343
  • 邮件:info@securemymind.com